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眼镜光学技术电子教案
《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本次课标题:2.1视力检查一、教学目标设计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4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能进行远视力的测定2、能进行近视力的测定3、能独自设计不同类型的视力表1、掌握视力表形成的原因2、掌握视力表的设计原理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训练学生能够独立对患者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掌握视力表的绘制原理教学组织形式:1、由教师按照设备和人数进行进行分组(两人一组)相互检查2、分组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3、由学生绘制小数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案例一:分组进行远视力的测定案例二:分组进行近视力的测定案例三:视力表的设计英文单词视角visualangle最小视角minimalvisualangle视标optotype标准检查距离standardexaminationdistance静态(屈光)视力staticvision动态(屈光)视力dynamicvision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一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验光配镜200问一眼屈光篇»一海洋出版社3.«验光配镜问题集»一天津科技出版社工具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二、课程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二、告知本次课的能力目标:1、能进行远视力的测定2、能进行近视力的测定3、能独自设计不同类型的视力表讲授(口述)主性板书本次课的项目目标(中英文)结合课件展示个别回答问题5分钟引入任务(任务项目)对班里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提问,了解同学们对视力测定的了解情况。讲述结合幻灯片演示课件演示归纳总结积极回答5分钟讲授掌握视力的检查方法、记录方法讲授实验室实践教学实践演示并讲解观摩、提问40分钟引入任务2学生分组进行远近视力的测定实践操作分组试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力记录试验内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40分钟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通过实验分析视力表的设计原理、掌握视角、最小视角、不同类型视力表的视力记录类型结合试验分析讲解课件演示试验分析记录重点难点30分钟引入任务3绘制小数视力表,加深1分视角的意义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每个学生独立绘制视力表50分钟归纳(知识和能力)通过实验归纳视力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总结检查视力的方法及记录法则。讲授幻灯片启发诱导通过课件展示加深同学理解记录重点内容20分钟总结总结视力的检查方法、记录方法,视力表设计原理同学总结老师归纳板书注意事项总结所学知识10分钟作业视力有哪些类别?何谓视角?视力与最小视角有什么关系?如何通过远近和视力判断眼的屈光状态?完成视力表的绘制的试验报告。备注《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本次课标题:2.2色觉检查一、教学目标设计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2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能通过色盲本对患者的色觉进行检查1、掌握色觉形成的原理2、掌握色觉障碍的理论知识3、掌握色觉的检查方法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色盲本进行色觉检查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色觉状况,并作出准确记录。教学的组织形式:1、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其他同学亲身体验色盲患者感受到的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的形式引出色盲形成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对色觉形成理论的理解。2、学生分组通过角色扮演法进行色觉检查,感知色觉异常患者和三色视者在辨色方面的能力差异工具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英文单词Younghelmholtz三色理论Hering拮抗色理论Tricolor三原色Stauration饱和度Averagebrightness亮度Colorblind色盲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二、课程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二、告知本次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1、掌握色觉形成的原理2、掌握色觉障碍的理论知识3、掌握色觉的检查方法并能通过假同色图检查本,检查患者的色觉是否存在异常讲授(口述)主性板书本次课程的项目目标(中英文)结合课件展示个别回答问题5分钟引入(任务项目)询问同学对色盲的了解,通过幻灯片的演示,让学生体验色盲眼中的世界,了解色盲对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讲述结合幻灯片演示课件演示归纳总结积极回答10分钟讲授色觉形成的原理以及色觉理论:杨-赫的三原色学说、Hering四色学说,色觉理论在色盲现象想想解释中的应用讲述结合幻灯片演示课件演示归纳总结积极回答30分钟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通过色盲本进行色觉的检查,掌握正确检查方法。实验室实践教学分组试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力记录试验内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10分钟讲授通过实验掌握色觉的特性。色盲的临床特点,引入色觉障碍和色盲本设计原理和色盲辨色原理讲述结合幻灯片演示课件演示归纳总结积极回答30分钟归纳(知识和能力)归纳色觉的理论及检查方法讲授幻灯片启发诱导通过课件展示加深同学理解记录重点内容10分钟总结总结色觉的形成理论、色觉的特性以及色觉障碍同学总结老视归纳板书注意事项总结所学知识5分钟作业简述色觉形成的经典学说分别解释杨-赫、Hering学说色觉形成的原因完成试验报告备注《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查本次课标题:2.3立体视检查一、教学目标设计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4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能通过Titmus立体视本对患者进行立体视检查2、能通过综合验光仪对患者进行立体视检查1、掌握立体视形成机制2、掌握视差的概念、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立体视本进行立体视检查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立体视状况,并做出准确记录。教学的组织形式:1、通过单眼对笔尖实验,让其他同学亲身体验立体视障碍患者感受到的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的形式引立体视形成的原理,进而引导学生对立体视理论的理解:2、通过Titmus立体视的检查图和偏振眼镜的应用将检查图正放,交替遮盖一只眼,感受两眼看到的物像的差异,同时睁开双眼,感知交叉视差对立体视的影响(近移);将检查图倒置,感知非交叉视差对立体视的影响(远移),再将图片侧立,让同学们感受垂直视差与立体视关系(不形成立体视)。工具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英文单词立体视stereoscopic深径觉depthperception独眼cyclopia零视差区zeroparallaxarea中心凹centralfovea主角方向principalvisualdirection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二、课程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二、告知本次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1、掌握立体视形成机制。2、掌握视差的概念、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并能通过Titmus立体视本和综合验光仪对患者进行立体视检查讲授(口述)主性板书本次课的项目目标(中英文)结合课件展示个别回答问题10分钟引入(任务项目1)观察Titmus立体视检查图,分别在戴偏振镜片和不戴偏振片,单眼观察时,观察立体视检查图,感受立体视的形成角色扮演教师诱导进行问题解答戴镜观察,体验立体视形成15分钟讲授针对刚才的观察,引出视差的概念。引入双眼视网膜的对应关系。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力记录所讲的内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15分钟引入(任务项目)观察Titmus立体视检查图,在戴偏振镜片观察时,将立体视检查图水平放置,垂直放置,倒置,感受形成立体视的差异角色扮演教师诱导进行问题解答戴镜观察,体验立体视形成15分钟讲授针对刚才的观察,引出水平视差和垂直视差的概念,巩固视差的概念,形成物体近移和远移的立体视的感觉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动画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记录所讲内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15分钟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通过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和红蓝眼镜的应用,检查立体视,水平视差和垂直视差的概念实验教学实操演练分组观察20分钟讲授视界区、panum氏区、视差及立体视形成的基础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记录所讲内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35分钟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通过综合验光仪立体视检查图表的应用,继续巩固立体视的形成原理,通过观察到的现象,绘图分析立体视的形成角色扮演实验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答实验操作40分钟总结归纳将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纠正,并分析立体视形成原因讲授绘图、分析对重点难点进行记录,提问回答30分钟训练巩固拓展检验巩固产生立体视的基础和检查方法,教师展示立体视相关图片讲练结合拓展延伸通过补充,巩固所学的知识对重点难点进行记录15分钟作业何谓立体视?简述立体视的形成机理?立体视功能主要有哪些检测?后记《视光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学习情境二:视觉功能检测本次课标题:2.4对比敏感度检查一、教学目标设计授课班级上课时间课时:2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对患者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2、能正确对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进行正确分析评估1、掌握对比敏感度的概念2、掌握测量原理和正常对比敏感度曲线的意义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重点加强同学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通过对比敏感度本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的方法和技能,了解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状况,并做出准确记录。教学的组织形式:1、案例教学:一患者在医院门诊检查的时候视力为正常(5.0),但一到室外,特别是阳光较强的时候,视力急剧下降,连手上的发言稿都无法看清楚,怎么来分析他的视力?引导学生对对比敏感度的理解。2、通过F.A.C.T远近距离对比敏感度展示,了解对比度检查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检查体验对比敏感度障碍患者感受到的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问题的形式引对比敏感度形成的原理,进而引导学生对对比敏感度理论的理解。工具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测试习题英文单词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functional深径觉depthperception独眼cyclopia零视差区zeroparallaxarea中心凹centralfovea主角方向principalvisualdirection参考资料1、《眼科屈光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验光配镜200问-眼屈光篇》-海洋出版社3、《验光配镜问题集》-天津科技出版社二、课程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一、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二、告知本次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1、掌握对比敏感度的概念2、掌握测量原理和正常对比敏感度曲线的意义并能正确对患者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能正确对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进行正确分析评估讲授(口述)主性板书本次课的项目目标(中英文)结合课件展示个别回答问题5分钟引入(任务项目)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对对比敏感度的理解案例教学讨论分析讨论,提问、回答15分钟讲授结合对比敏感度检查图FACT理解对比敏感度的形成和概念;以及对比敏感度的检查方法和意义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力运用记录所讲内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25分钟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戴镜和不戴镜两种情况,分别检查对比敏感度,了解对比敏感度的影响因素角色扮演实验教学实验操作15分钟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对比敏感度检查的临床引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力运用记录所讲内容,结合实践,加深印象20分钟归纳(知识和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比敏感度的检查和评估方法讲授课件展示启发诱导通过课件展示加深同学理解记录重点内容10分钟训练巩固拓展检验巩固产生对比敏感度的基础和检查方法,教师展示对比敏感度曲线相关图片。讲练结合拓展延伸通过补充,巩固所学知识对重点难点进行记录10分钟
本文标题:眼镜光学技术电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