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i-论文摘要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它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创伤感染,多发生于闷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本文通过对养殖户送来的病鸭进行初步问诊后剖检诊断,实验室细菌培养观察,以及生化鉴定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感染,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菌必治、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对此巴氏杆菌较敏感,选用恩诺沙星治疗后治愈率为90%。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鸭巴氏杆菌诊断发病因素治疗宜顺论文网目录引言……………………………………………………………………………………1一、材料………………………………………………………………………………1二、方法………………………………………………………………………………1(一)问诊……………………………………………………………………………1(二)剖检病变………………………………………………………………………1(三)实验室诊断……………………………………………………………………11、细菌分离培养………………………………………………………………………12、细菌形态观察………………………………………………………………………1(四)药敏试验………………………………………………………………………2(五)生化鉴定………………………………………………………………………2(六)动物实验………………………………………………………………………2三、结果…………………………………………………………………………2(一)剖检结果………………………………………………………………………2(二)细菌分离结果………………………………………………………………2(三)细菌形态观察结果……………………………………………………………3(四)药敏试验结果…………………………………………………………………3(五)生化鉴定结果…………………………………………………………………3(六)动物试验结果…………………………………………………………………3四、结果分析…………………………………………………………………………3五、治疗方案…………………………………………………………………………3六、结论与讨论………………………………………………………………………4七、参考文献…………………………………………………………………………4宜顺论文网引言: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集体化规模化养殖越来越普遍,鸭霍乱也叫出血性败血症或巴氏杆菌病,是危害现代养殖业的一大疾病之一。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传染病[1]。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长1~1.5um,宽0.3~0.6um,不形成芽胞,也无运动性。普通染料都可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氏法或美蓝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很象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该病多发生于闷热、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见于青年鸭和产蛋鸭[2]。病禽的排泄物中含有多量细菌,污染环境,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饲养管理不当、阴雨潮湿、通风不良等易引起发病和流行。本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2013年3月饲主带来5只2月龄大病鸭,主述患鸭精神痴呆,离群,打瞌睡,行动缓慢,不愿下水,食欲减少,拉绿便。一、材料嘉兴嘉善养鸭户带来病鸭5只无菌刀片无菌手套培养皿血琼脂培养基(杭州微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452010)抗凝剂(天津市大茂化学制剂厂生产批号05232010)生化试管(康达试验器材生产批号06472009)显微镜无菌操作台药敏试纸(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362010)等。二、方法先和养殖户交流了解临床症状然后解剖对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及记录,再从病料中提取病变组织进行实验室诊断。根据诊断情况确诊病情,由此做出治疗方案。(一)问诊主诉:同批次鸭子养殖4周龄,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常落于鸭群的后面或独蹲一隅,闭目瞌睡。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少或不食,口和鼻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并常常摇头。(二)剖检病变抽取其中症状严重的鸭子进行解剖。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质脆,表面有许多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心冠脂肪、腹腔脂肪和浆膜等处有小点出血或形成出血斑。脾呈大理石样变化.质脆。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肺呈出血性实变。(三)实验室诊断1、细菌分离培养无菌操作从病鸭的肝组织划线接种鲜血琼脂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h后观察。2、细菌形态观察挑取血平板划线上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和瑞士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图3宜顺论文网态。(四)药敏试验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16~18小时,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悬于3ml生理盐水中,混匀后与菌液比浊管比浊。以有黑字的白纸为背景,调整浊度与比浊管(0.5麦氏单位)相同。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挤压去掉多余菌液。用棉拭子涂布整个培养基表面,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再贴纸片。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将平板反转,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从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并记录[3-4]。(五)生化鉴定取细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葡萄糖、果糖、甘露醇、鼠李糖、蔗糖、吲哚、乳糖、麦芽糖、木糖、水杨苷、糊精、淀粉、靛基质、明胶和硫化氢微量生化管,37℃恒温培养,12h观察一次,持续一个星期[5-6]。(六)动物试验分离到的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24h内死亡,解剖取肝脏做组织触片,瑞士染色,见到大量两极浓染的小杆菌。三、结果(一)剖检结果根据肝脏表面针尖状的白色坏死灶可以初步诊断为鸭巴氏杆菌感染,如下图所示。(二)细菌分离结果37℃恒温培养24h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露珠状灰白色、湿润而粘稠的小菌落,不溶血。麦糠凯培养基上无细菌生长,如下图所示。宜顺论文网(三)细菌形态观察结果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到大量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瑞氏染色见到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如下图所示。(四)药敏试验结果抑菌圈直径:20以上极敏;15~20高敏,10~14中敏,10以下低敏,0不敏。有一定耐药性。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药敏试验结果药物抑菌圈(mm)药物抑菌圈(mm)菌必治16恩诺沙星17庆大霉素16青霉素G0奈替米星11四环素0林可霉素0阿莫西林0(五)生化鉴定试验结果生化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符合巴氏杆菌的生化特征。细菌生化鉴定结果葡萄果甘露鼠李蔗吲乳麦芽木水杨糊靛基明硫化宜顺论文网糖糖醇糖糖哚糖糖糖苷精质胶氢+++-++-----+-+(六)动物试验结果分离到的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24h内死亡,解剖取肝脏做组织触片,瑞士染色,见到大量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四、结果分析根据剖检结果特征性的肝脏的肿大和针尖状的白色坏死灶与巴氏杆菌感染临床症状相符合和实验室诊断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生化试验的结果与巴氏杆菌感染相符合可以确诊本病为鸭巴氏杆菌病。[7]五、治疗方案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高敏药物10%恩诺沙星100克拌料80千克,每天二次、连用3天。注意鸭舍环境的消毒,鸭舍分别进行过两次的甲醛熏蒸,持续时间为三天。六、结论与讨论综合问诊主诉病鸭摇头特点;解剖病变心肌脂肪出血,肝脏上灰白色针尖状坏死点;细菌分离鉴定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露珠状灰白色、湿润而粘稠的小菌落;形态生化鉴定、动物实验结果,该群鸭子诊断为巴氏杆菌感染。在药敏试验中发现恩诺沙星对此菌较为敏感宜为治疗首选药物。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在购进试验鸭前,鸭舍分别进行过两次的甲醛熏蒸,持续时间为三天,并使用氨气进行中和,通风一周。另外幼鸭进入鸭舍后发病迅速,故可以排除鸭舍污染的可能性,病因分析可能是鸭子本身带有细菌,在养殖场内鸭体与病原保持平衡状态,但在炎热天气情况下,从养殖场运输回来,经过运输和热应激等不良刺激,抵抗力迅速降低,这种平衡迅速被打破,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发病[8]。建议在炎热天气运输时要实施一些降低应激的措施,避免意外的损失。目前,肉鸭或种鸭养殖基本为散养,鸭场常常选择在僻静处,利用天然屏障可以很好的抵御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抱着侥幸的心理,不使用疫苗。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野鸟的带毒或者饲养人员在市场带毒回场后消毒不严格,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为长远的发展着想,建议养殖户合理使用疫苗,并继续加强饲养管理,以更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9-10]。宜顺论文网参考文献[1][美]BW卡尔尼克(高福,刘文军主译),禽病学,第十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69(9):59[2]杨斌.乳鸭巴氏杆菌病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6):60.[3]邱玉瑞,王海本.信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12):47.[4]蒋岩,张长征,囝兴旺,等.肉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J].中国禽业导刊,2006,23(6):31.[5]刘丽颖,贺文琦,陆慧君,等.鹅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其病理学观察动物医学进展[J],2007,28(10):33-37.[6]韩文瑜,朝阳,玉斌.细菌检测技术[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5(4):64-65[7]孙治敏;马连兰,禽霍乱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1,23(4):47-48[8]王建深,禽霍乱多发的原因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2011,31(7):44-45[9]刘保,鸭巴氏杆菌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1,56(3):34-35[10]臧仁峰;石忠伟,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1,46(8):12-13
本文标题: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5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