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黄梅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黄梅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在密封线内填写清楚。3.第Ⅰ卷各题答案填机读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考生只交机读卡和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搭讪(shàn)执拗(ǎo)瘦削(xuē)面面相觑(qù)B.账簿(bù)撮合(zuǒ)打烊(yàng)信手拈来(niān)C.草窠(kē)谬种(miù)荸荠(bí)步履蹒跚(pán)D.起哄(hòng)箍桶(gū)笑靥(yè)劲头十足(jì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执著慈详兑现俊采星弛B.服侍忖度纨袴恬退隐忍C.谛听嫡亲央浼黄梁美梦D.惫懒彤云撕打冒然行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C.季羡林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东方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苦心孤诣,令人感动。D.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和沙特处境相似,两国的许多主张不谋而合,在二十国集国、世界银行等框架下开展了有效的沟通与合作。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C.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给人家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D.“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说,“我要立刻做手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唐诗宋词配乐朗诵会,受到首都各界观众热烈欢迎,对这次朗诵会赞叹不已。B.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C.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6.选出曹雪芹原文与脂砚斋的批评对应正确的一项()①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肉叫着大哭起来。②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③黛玉也哭个不住。④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a、傍写一笔更妙b、书中人目太繁,故注明一笔,使观者省眼c、自然顺写一笔d、写天下疼儿女的神态A.①d②a③c④bB.①d②c③a④bC.①a②d③b④cD.①d②a③b④c二、阅读理解。(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以进士及第第一人为状元始于唐,第二人称榜眼,始于北宋,第三人称探花始于南宋,元、明、清科场上沿用之,此说原由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考明:“世称进士廷试第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按状元之名,唐已有之,自武后初试贡士于殿前,列其等第,其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榜眼之名起于北宋无疑。……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宋南渡后固以第三人为探花矣。”(见该书卷28《状元榜眼探花》)。然近人屡有提出异议,声称进士及第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系南宋《梦梁录》贻误所致。台湾学者侯绍文所著《唐宋考试制度史》第三编《唐宋以来科举之放榜》:“《梦梁录》所记,榜示三鼎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谓系宋朝之制。以作者吴自授系南宋人,似乎可以取信者。……其实考之宋代榜示,则《梦梁录》三鼎甲之说,大可怀疑。”邓嗣禹在其《中国考试制度史》第二编《宋之考试制度史》中,把怀疑的理由说得很明白:《梦梁录》为辑出之书(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不识孱后世之制否?”因辑本出自清人之手,而怀疑《梦梁录》记载之真实性,终究是推测之辞。今据宋人记载,予以考实,以榜眼为进士及第第二人,探花为进士及第第三人之称呼,确始于宋。赵翼谓始于南宋,笔者以为还可以提前,始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之后。的确,北宋初期,进士及第第二人、第三人皆可称“榜眼”:如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进士及第第三人朱严(见《宋会要辑稿补编》页336((举子》),王禹偁有《送第三人朱严光辈从事和州》诗云:”赁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见《小畜集》卷11)则第三人也可称榜眼。然而,南宋人赵彦卫所撰《云麓漫钞》卷3写道:”世目状元第二人为榜眼,第三人为探花郎。”这又反映了两个事实:宋人状元可包括进士第一、第二、第三人,但已有向第一人专称状元、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之定型化转变。问题的关键是,这第三人称探花,始于何时?探花,原名为探花郎,始见于唐。唐进士及第后,照例筹钱举行期集,于杏园赏花会时,挑选进士中年龄最少者二人为探花郎,使赋诗。宋初沿用,及至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33年)状元余中乞罢宴席探花。缘此,南宋戴植,在《鼠璞》中推论道:“熙宁余中为状元,乞罢宴席探花,……恐因此讹为第三人。”其意为,自熙宁六年罢探花郎后,探花之名,遂变为进士第三人之称呼了。按此说,即北宋后期,榜眼、探花遂逐步定型为进士第二人、第三人之俗称了。值得指出的是,称呼之起源于宋,并非说已成为宋代科举中一项定制。进士第一人为状元,第二人为榜眼,第三人为探花,定制于明太祖朝。宋代既非朝廷之定制,在放榜时,自然不会有状元、榜眼、探花之名目,如《宝祐四年登科录》:“第一甲二十一人:第一名,文天祥;第二名,陈赏;第三人,杨起莘;第四人,陈俞……”侯绍文先生据此而否定南宋进士第二人称榜眼,第三人称探花,自难成立。7.关于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进士及第第一、第二、第三的称呼的起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翼认为状元的称呼始自武则天时代,榜眼之名始于北宋,探花之名始自南宋。B.侯绍文和邓嗣禹认为,榜眼和探花的称呼是由于《梦梁录》中不够真实的记载而流传下来的。C.状元,在历史上只指及第第一名,榜眼在北宋时曾同时用来称呼及第的第二、三名。D.探花,原名探花郎,始见于唐朝时,并不专指进士及第第二或第三名。8.关于《梦梁录》,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梦梁录》的作者系清朝人,因而有学者怀疑它的记载可能搀杂了后代的添加成分。B.据《梦梁录》记载,宋朝科举放榜时已出现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称。C.作者认为,《梦梁录》虽然是清人的辑本,但应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D.宋朝的其他史料可以证明,《梦梁录》中关于宋有状元、榜眼、探花的称谓的记载是历史事实。9.不符合本文内容和推论的一项是()A.学者们讨论关注的焦点在于榜眼、探花用作称呼进士及第第二、第三人出现于何时。B.作者完全同意清人赵翼的看法,认为榜眼和探花的称呼开始于北宋。C.南宋戴植的《鼠璞》中的推论可以说明,自北宋熙宁六年之后,探花之名开始成为及第第三人的称呼。D.北宋后期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已逐步定型,南宋时已是约定俗成,并成为史家所采用。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於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鸣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望:每月十六日B.今者薄暮薄:迫近C.披蒙茸披:拨开D.攀栖鹘之危巢危:高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AB.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翅如车轮,玄裳缟衣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C.D、顾安所得酒乎过临皋之下,揖余而言曰12.对《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赤壁还是那个赤壁,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境界。B.《赤壁赋》字字秋色,《后赤壁赋》句句冬景,两赋因季节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C.《后赤壁赋》登山情景可惊可怖,与《赤壁赋》风月水光的安谧幽静形成鲜明的对照。D.《赤壁赋》是作者以主客对答的形式发表的一篇议论,《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的故事抒发超脱的情怀,写的都是舟中发生的实事。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3分)13.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已学课文中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3分)(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4分)(3)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3分)1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满江红[金]刘克己①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②。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注】①段克己: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己皆以文章擅名,被时人目为“二妙”,金亡后终不仕元。②射(yè);秋季九月。(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3分)(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5.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②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③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④,上出重霄;,下临无地。⑤,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法国的、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⑦《三块钱国币》是剧作家、物理学家创作的独幕剧。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坦然看生活邓皓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吁叹。活着真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曾经看到一个
本文标题:黄梅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6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