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黔江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719
1黔江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讨论稿)为深入贯切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大批适应黔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快建成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中心,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全区职业技术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导向,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有坚实的硬件基础。2007年以来,我区职业教育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建设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3所学校共占地1066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并按规定配置了设施设备。——有较完整的结构体系。现有公办、民办高职各1所,其中公办高职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于2010年招生、民办高职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于2011年招生;有公办、民办中职各1所,其中公办中职为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民办中职为重庆经济技术管理学校。有中短期职业培训学校16所。形成了集公办、民办高职,公办、民办中职,中短期职业培训2学校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格局。——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现有高职学生1750人(其中重庆旅游职业技术学院1400人,重庆经贸职业技术学院350人),中职学生11738人(其中区职教中心11614人,区经济技术管理学校124人)。特别是中职在籍学生从2007年初的1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近1.2万人,高中阶段普职比接近1:1,职教中心在全市236所中职中专学校中跨入超万人的5所学校行列,位居武陵山片区前列,并成功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有响亮的特色品牌。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区职教中心高水平打造旅游类专业、建筑类专业和民族艺术类专业,形成了一批适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区职教中心探索出学生在校既是学生又是单位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大中专毕业生适应社会周期长的难题。深入推进“园校互动”,被重庆市批准为16个“园校互动”办学模式改革示范点之一。扎实开展“三礼”(礼貌、礼仪、礼节)、“四爱”(爱自己、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四心”(感恩之心、施恩之心、敬畏之心、怜悯之心)教育,打造德育品牌。——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我区职业技术教育主动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年均为各行各业输送中职毕业生和实用技能人才近2万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为新增劳动力转移、农村脱贫致富、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职业院校每年承3担区内各类大型礼仪服务100次以上,展示了职教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外展现了黔江的良好形象。职教中心组建政策宣讲、科技服务、文艺宣传三位一体的宣传队,每年开展为期5个月以上的“三下乡”活动,年均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受益群众7万人以上,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和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存在的问题——对职业技术教育认识不足。职业技术教育未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不畅,中职毕业生升入高校深造机会不多,大专学生升入本科学习的更少,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亟待提高,导致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见。同时,部分教师、家长及学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能成为人才,不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正确选择成才之道。——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当前,校企合作并没有取得质的突破。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尚存,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没动力、少约束、没保障、少实惠的风险和顾虑依然存在,没有建立行业企业支持并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激励机制,校企合作不稳定、不深入、不实在的情况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加强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未能全面落实;部分争取到的市级以上项目的配套投入未能落实;支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多4元投入的保障机制没有形成;对学生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的支持范围较窄;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奖励机制,特别是社会各界、部门、乡镇对支持职业院校发展、规模扩大、内涵提升、技能大赛、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奖励机制尚待建立。——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基础能力建设较薄弱,不能满足职业院校规模发展的需要。一是房屋及实训设施设备不足,教学等功能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等不能满足现有规模发展的需要;二是教师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外聘教师人数多,待遇低,不稳定,不便于管理,不利于质量的提升。三、发展面临的环境——面临的新形势。市上明确指出把我区建为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中心,为我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社发展的机遇期,培养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落实富民兴黔、人才强区战略,推进我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水平,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新挑战。当前,黔江区职业技术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应有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职业5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效益亟待提高。在新一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黔江区要构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我区要构建渝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打造武陵山教育高地,必须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把提质量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加强建设为主线,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四、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为目标,以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中心为载体,坚持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高端引领、多元发展,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加快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城乡统筹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与充分就业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开放灵活、发展协调、民族特色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确保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社会有用、终身受益的职业技术教育。(二)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按照“面向市场、量质并举、多元发展”的工6作思路,规划建设舟白职教园区,努力争取国家在黔江布局建设1所本科职业院校并开设应用技术专业;招商引资,积极创建1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支持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创建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职教中心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规范和扶持重庆经济技术管理学校;整合资源成立就业创业暨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8个以上市级重点专业。稳步提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打造适应经济发展、彰显黔江特色、辐射周边区县的职业技术教育,把黔江建成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中心。具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教中心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规范和扶持黔江区经济技术管理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招商引资,力争创建1所民办高职院校,整合资源建立就业创业暨农民工培训基地。全区高职在校生达到1.5万人,中职在校生达到1.5万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每年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培训达到3万人次以上。累计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4万人以上,全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以上。职业技术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打造出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龙头骨干院校。基本建成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中心。到2020年,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支持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校建成市级示范高职院校,力7争国家布局建设1所涵盖应用技术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全区高职以上在校生达到3.5万人以上,中职在校生稳定在1.5万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每年开展各级各类培训5万人次以上,累计向社会输出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7万人,建成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中心和武陵山区教育高地。五、重点发展任务(一)优化布局和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学校布局。结合城乡统筹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定位、一次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舟白职教园区建设。控制预留园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用地,保障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用地需求,使园区职教用地相对连片集中。新建、迁建职业技术学校原则上向舟白职教园区聚集。努力争取国家在黔江布局建设1所本科职业院校并开设应用技术专业;招商引资,积极创建1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支持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创建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职教中心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规范和扶持重庆经济技术管理学校;整合资源成立就业创业暨农民工培训基地,走中高职衔接、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共赢之路,大力推进产教一体化,使职业技术教育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之中。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市场,我区职业技术教育紧围绕正阳工业园区的产业群和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我区支柱产业和市区重点产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电工电子、汽修、8机械等类别专业,积极发展经贸、旅游、建筑、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加强现代农业、园林、畜牧等涉农专业建设,依托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经贸职业学院和职教中心,高水平打造旅游类、建筑类和民族艺术类专业建设,开设民俗生态旅游、民族歌舞、民族服装设计与制造等特色专业。到2015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市级重点专业3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市级重点专业5个,形成专业品牌,实现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示范引领、校为基础、校企共建的原则,打造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吸引周边区县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到我区进行实训实作、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提升我区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性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鼓励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向职业技术学校开放。到2015年,建成市级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1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6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训基地30个。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成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文化艺术的挖掘和研究;组建艺术团,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文艺“三下乡”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区内大型活动及周边地区民族艺术交流活动;编写民族艺术读本,纳入相应的课程;开办民族特色专业,培养民族艺术人才,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9加强优质学校建设。支持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扩大办学规模,不断完善办学功能,积极创建市级示范高职院校。加快推进职教中心迁建工程,及早解决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和区职教中心合址办学问题。大力实施职教中心国家级示范校创建方案,力争2013年底通过评估验收。扶持一批与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联系紧密的优质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市上标准,实行高限核定编制数量,中限配备教师人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配足配强职教师资。完善师资队伍管理,推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公开招聘、动态管理”的编制管理模式,制定扩大职业技术学校招聘教师自主权、鼓励招聘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政策,完善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创新师资培养培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全员培训计划,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展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从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中安排5%的专项资金,用于“双师型”教师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每年组织1—2批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取得技能等级证书;鼓励教师
本文标题:黔江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7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8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