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干溪坡尾水电站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0-110施工组织设计10.1施工条件10.1.1工程概况干溪坡尾水水电站位于天全河干流干溪坡尾水段,距天全县城约5km,上接干溪坡水电站尾水,下与禁门关水电站正常蓄水位相衔接。干溪坡尾水水电站采用河床式开发,电站坝(厂)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390km2,占天全河全流域面积的62.6%,基本控制了天全河中上游地区。干溪坡尾水电站为单一径流、引水式电站,设计引用流量85m3/s,设计工作水头7.5m。装机4800KW(3×1600KW),电站由拦河闸段、厂区枢纽段两大部分组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属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4级设计。本枢纽主体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工程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无供水、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要求。泄洪冲砂闸段由拦河闸、河道整治建筑物、进水闸、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等组成。拦河闸兼有挡水和泄水作用,于选择的坝址处,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冲砂闸,闸孔宽9.50m,采用平面钢质闸门,采用7台QPQ2×25卷扬式启闭机控制,闸室底板长13.0m,闸底板高程为793.50m,闸墩顶部高程为804.20m,于闸前设长22.0m的C20砼铺盖,前厚0.6m,闸后设36.0m长的C20砼护坦,厚0.8m。护坦末设低于河床3.0m深的齿槽及防冲槽。槽内抛填块石。在右岸设三孔进水闸。闸室长10m,孔口尺宽×高为5.0×4.0m,采用平面钢质闸门,由三台QPQ2×16卷扬式启闭机控制,进水闸后接渐变段。厂房布置在右岸,下距禁门关电站取水口约350m,主要有主厂房、付厂房、升压站、进厂公路及防洪墙等组成。电站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表表10-1-1编号项目名称土石明挖m3土石填筑m3混凝土m3钢筋t砌石工程m31第一部分:建筑工程84480123252006674583151.1泄洪工程(泄洪闸段)33345482512491247315干溪坡尾水电站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0-2编号项目名称土石明挖m3土石填筑m3混凝土m3钢筋t砌石工程m31.1.1泄洪工程333454825124912473151.2厂房及挡水工程505937500751772091.2.1坝后厂房及挡水工程32393750071041691.2.2尾水渠工程1820041370401.3升压变电站工程5425831.3.1开关站工程5425832第二部分:临时工程854741689092.1导流工程854741689092.1.1导流明渠工程52139092.1.2导流围堰工程33344168本电站以发电为单一开发目标,无防洪、航运、灌溉、漂木等综合利用要求。本电站施工对外交通运输根据工程区周边交通状况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大宗物资中水泥主要采用天全县生产的水泥,钢筋、钢材、机电设备在成都购买,木材、油料及火工材料由当地解决,生活物资从天全县采供。工程区内水质良好,可作生产、生活用水;施工用电直接从附近电源点引一回10KV线路至工区。针对该工程的特点,有众多施工队伍可参与施工,可实行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10.1.2水文、气象天全河流域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降水丰沛,雨日多的特点。本流域为盆地到高原的过渡带。流域由西向东倾斜,西部流域分界海拔高程在3000~5000m,东西海拔高度悬殊,地形条件有利于水汽的输送和抬升。因而降水量较为丰沛。但受地形作用,降水量各地相差较大。总体上看,河谷地带较山坡雨量少,就全流域而言,上游大于中下游。流域内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匀,雨量集中于汛期。5~10月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0.4%,12~3月枯水期占年总量的9.5%。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0-1-1。根据天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极端最低气温-6.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82.4mm,多年平均降水干溪坡尾水电站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0-3日数为235.7d,多年平均雷电日数29.4d,多年平均蒸发量814.8mm,多年平均湿度83%,平均风速1.0m/s,最大风速为25m/s。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表表10—1—1单位:m3/s位置计算时段(月)使用时段(月)设计流量(m3/s)2%3.3%5%10%20%坝、厂址12~312~3183163146118914439235131726020455.1~5.204394103843402926~95.21~l0.10280025502360202016601010.1l~10.31439398364307249111121919317213610310.1.3工程地质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西缘与青藏高原接壤的龙门山构造带东边,位于北东向龙门山隆起褶断带之西南端宝兴背斜南东翼,并处于东南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大川~天全断裂),西南天全~荥经断裂所切割的块体内。区内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产生和发展以北东向褶皱、断裂为主,并伴有北西向断裂的基本构造格架。工程场地内无区域性断裂构造,本身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条件,地震效应主要受外围中强地震波及的影响,外围历史地震对工程区的最大影响烈度均未超过Ⅶ度。经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复核,本工程场地在50年超越概率10%时,地震烈度为7.4度,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为119cm/s2。河床式电站水库区,无影响工程成立和水库正常运行的不良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淤积问题。闸基持力层宜为漂卵砾石夹砂,能满足低闸对地基承载力、抗滑稳定性的要求。但该层均匀性差,存在不均匀变形问题。尤其是分布其中的粉细砂层,分布范围大,埋藏浅,结构松软,承载力低,具有在强烈地震条件下产生液化的可能性。建议对闸基进行加固处理,并采取适应性较强的建筑结构措施。河床及两闸肩堆积层均存在强透水带,两岸地下水位低于正常高水位,故存在闸基及绕闸肩渗漏问题,应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左岸岸坡为川藏公路路基,边坡陡峻~直立,干溪坡尾水电站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0-4不能再行开挖破坏岸坡结构,应采取护坡措施。右岸坡度较缓,基岩卧坡角在ZK1以右为3~5°,目前自然岸坡整体稳定,但坡体由孤块碎石夹砂土组成,永久稳定性差,需设采取工程措施予以保护。闸体下游冲刷区河床和漫滩系挡水坝建成后库内堆积的漂卵砾石夹砂,局部为砂夹卵砾石,并夹砂层透镜体。其结构松散,抗冲刷能力低,须采取相应的抗冲刷工程措施。围堰地基持力层为河床漂卵砾石夹砂,其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但透水性强,存在渗漏及渗透稳定等问题,因此围堰地基需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在本电站开发河段内,天全河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岸边通过,没有厂址地形条件,不宜布置建筑物。右岸据其地形地质条件,一段为工程建筑弃渣堆积的块碎石陡坡、峻坡,渠道高程位居坡脚冲刷区,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渠道埋筑于河床中;二段~四段渠道须沿河漫滩填筑渠道。前池须填筑于天全河右河漫滩和右岸块碎石堆积层岸坡地带(类同于右取水闸段),应对右侧开挖边坡采取护坡工程措施;池基为漂卵砾石夹砂,地形地质条件可行。本工程引水式方案的前池区与全闸方案的取水闸段地形地质条件类同,压力管道与厂房紧连,其间无镇墩,防洪墙地基与厂房、尾水渠地基类同。厂址位于下寺处天全河右河漫滩上和二级阶地前缘地带。厂基为漂卵砾石夹砂,局部有砂层透镜体,下伏基岩为二迭系下统石灰岩。厂房地基持力层主体为为漂卵砾石夹砂,能适应其地基持力层要求,但需对粉细砂透镜体加强工程处理措施。厂基漂卵砾石夹砂属强透水层,地下水丰富,在施工中可能产生基坑涌水,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厂房下部将位于洪水位以下,须构筑可靠的防洪工程。尾水渠位于天全河右河漫滩上和二级阶地前缘地带。渠道地基和渠道左边坡、防洪墙地基为漂卵砾石夹砂。由于尾水渠开挖深度不大,其边坡稳定性较好。主要问题是渠道左边坡、防洪墙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建议加强工程处理措施。防洪墙上游接头处可嵌入较完整基岩岸坡中;下游接头处为二级阶地前缘地带,建议结合厂基开挖,接头嵌入二级阶地台地一定深度。漂砾卵石夹砂层属强透水性,存在渗透变形和基坑涌水等问题,需对防洪墙地基进行防渗处理,加强施工降排水措施。厂房右边坡为二级阶地前缘地带,总体地形地质条件较好,不存在厂房右边坡稳定性问题,建议作适当护坡处理。升压站布置于二级阶地上,地形地质条件完全满足要求。干溪坡尾水电站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0-510.1.4天然建筑材料1、砼骨料工程库区河段有大面积的天然砂砾石富集料场,邻近河段亦有多个料场,料场勘察储量大。。各料场高出枯水期河水面一般1.5~3.5m,汛期大部分将被淹没,建议在枯水期间开采,储备使用,各料场均位于天全河左、右两岸河床漫滩,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各料场砂砾石总储量为130.61万m3。含砂率为13.93~21.76%,净砂(层中砂)储量约为20万m3;净砾卵石储量约为52万m3。粗骨料(砾石)中≤80mm含量为32.14~55.84%,储量约为28万m3;80mm储量约为22万m3。各料场150mm含量普遍较大,一般为25.5~45.38%。各料场混凝土用细骨料(砂)除孔隙率均偏高,堆积密度、细度模数、平均粒径大多偏小;含泥量除小河、吊场坝料场偏大外,各料场细骨料其余指标均满足质量技术要求,建议使用时加强冲洗。混凝土用粗骨料轻物质含量不合格,需进行冲洗处理,其余各项试验指标均符合质量技术要求,各料场中大于80mm超径料含量约占40%以上,岩质坚硬,可用其制作人工砂石料。因此,砼骨料主要从开挖弃料中筛选,不足部分外购。2、土料本工程所需土料主要用于施工围堰防渗,主料场为天全县城附近天全河右岸的沙坝土料场,距闸址和厂址区距离约为4km,有108国道相通,交通方便。沙坝土料场位于斜坡上,为第四系坡、残积堆积层,表层为耕植土,厚0.3~0.4m,其下为粘土,局部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碎石,厚1.5~2.2m,下伏粉砂质泥岩。勘探试验成果表明:粘土的粘粒含量为40.5~50.2%,有用层储量为3.04万m3,无用层体积(地表耕植土)为0.72万m3,占用农田约28.7亩。该料场粘粒含量、塑性指数、天然含水量偏高,其余指标符合技术要求,可作为施工围堰用土。10.2施工导流10.2.1导流标准及时段干溪坡尾水电站为单一径流电站,设计引用流量85m3/s,设计工作水头7.5m。装机4800KW(3×1600KW),电站由拦河闸段、厂区枢纽段两大部分组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属Ⅱ等大(2)干溪坡尾水电站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0-6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4级设计。其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0-2-1。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表表10-2-1单位:m3/s位置计算时段(月)使用时段(月)设计流量(m3/s)2%3.3%5%10%20%坝、厂址12~312~3183163146118914439235131726020455.1~5.204394103843402926~95.21~l0.10280025502360202016601010.1l~10.314393983643072491111219193172136103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情况、结合施工进度分析认为河床建筑物可利用枯水时段建成,推荐采用分期导流,一期工程为左岸4孔泄洪闸门,二期工程为右岸2孔泄洪闸和厂房。导流时段拟选为10~5月,相应导流设计流量Q=292m3/s。10.2.2导流方式根据枢纽的地形、地质及水工建筑物布置等条件,河道纵坡较缓陡,导流流量相对较大,导流时段相对较长,经综合比较采用枯期右岸明渠过水、汛期利用建好的泄洪闸渡汛、主体工程分期施工的导流方案。二期围右岸2孔泄洪闸及厂房,利用完建的左岸4孔泄洪闸导流。10.2.3导流规划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第一年9月初开始右岸明渠开挖和衬砌,10月初截流并填筑围堰至设计高程,
本文标题: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