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实验和荣誉体系)
第1页共8页(地理必修3试题)深圳科学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年级:高二科目:地理(实验荣誉理科)命题人:王乐乐审题人:王乐乐考试时长: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注意事项: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解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区域的内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B.区域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水文B.地形和气候C.土壤和植被D.地形和植被3.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A.土壤和水文B.地形和气候C.土壤和植被D.地形和植被4.我国三大自然区是指()A.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B.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C.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西南内陆区、东部季风区D.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沿海区5.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6.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季节变化不大B.植被以森林为主C.全部为外流区D.海拔较高7.关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为内流区B.地势相对高差不大C.气候干燥D.气温日较差不大第2页共8页(地理必修3试题)8.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A.人口增长过快B.水源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气温日较差大9.关于青藏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的自然特征B.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风区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10.下列地貌单元在东部季风区的是()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阿尔泰山D.内蒙古高原11.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势平坦,很少有山脉分布的我国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12.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准噶尔盆地D.东北平原13.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形成的基础是()A.热量的差异B.海陆位置的差异C.地貌的差异D.植被的差异1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主要是什么的差异形成的()A.热量B.降水C.植被D.地貌15.我国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其原因是()A.纬度位置低,太阳高度大B.纬度位置高,日照时数长C.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D.气候干旱、云量少,日照时数长16.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节()A.太阳高度大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17.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C.细毛羊、滩羊、牦牛D.羚羊、紫羔羊、蒙古马18.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A.品种优良B.灌溉水源充足C.土壤肥沃D.日照充足、日温差大第3页共8页(地理必修3试题)19.划分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依据是()A.自然条件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历史背景D.产业结构20.下列有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最小C.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越小D.产业结构能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22.适宜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地带转移的企业是()A.资金密集型企业B.技术密集型企业C.高原料消耗企业D.市场指向型企业23.对台资产生很大吸引力的经济区是()A.珠江三角洲B.闽东南经济区C.环渤海经济区D.长江三角洲经济区24.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D.协调---不协调25.有关区域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和环境B.区域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五大要素C.区域地理环境不包括工业区D.环境不能容纳人类的废弃物26.下面哪个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决定性()A.采集和狩猎阶段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信息社会27.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其主要原因是()A.有充足的水源B.有便利的水运条件C.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D.有天然的防卫屏障28.适宜发展种植业的环境因子有()(1)平坦的土地(2)适宜的气候(3)肥沃的土壤(4)广阔的草原(5)充足的日照(6)便利的灌溉水源第4页共8页(地理必修3试题)A.(1)(2)(3)(4)(5)(6)B.(1)(2)(3)C.(1)(2)(3)(5)(6)D.(1)(3)(5)(6)29.生活在人类社会后工业化阶段的人们,选择的理想居住地是()A.山清水秀,飞禽走兽成群结队B.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秀丽C.沃野千里,土壤深厚灌溉便利D.交通便利,矿产丰富人口密集30.下列关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文明时期,海洋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海洋深受人们重视B.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影响工业布局的唯一条件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沿海经济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了内陆D.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不断下降读右某小岛归属权益图,回答31-32题:31.下列关于某小岛的归属权说法错误的是()A.在a区域完全属于主权国家所有[B.在b区域其它国家享有无害自由通过权C.在b区域最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是锰结核D.根据国际法规定小岛的归属权遵循先占原则32.许多国家争夺一些小岛的根本原因是()A.争夺小岛的土地资源B.争夺小岛的淡水资源C.争夺小岛的矿产资源D.争夺小岛的周围海域的归属权33.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A.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B.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C.促进城乡结构调整,逐步消灭城乡差别D.实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34.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吐鲁番盆地3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右图),完成36-38题。36.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第5页共8页(地理必修3试题)住家耕地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天山D.内蒙古高原37.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A.利用风力发电B.兴建小水电站C.营造速生薪炭林D.修建核电站38.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D.工矿开采39.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40.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41.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42.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油菜C.甘蔗D.谷子4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44.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原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B.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在黄河上游C.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D.治理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措施是工程措施4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④森林破坏严重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46-47题。46.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B.洪水泛滥C.地层下陷D.水土流失47.该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土质疏松D.环境恶化第6页共8页(地理必修3试题)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48-49题48.梯田田埂的水平延长方向一般与()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49.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50.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C.东北和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51.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区是()A.陕西、河南、重庆B.山西、河南、四川C.内蒙古、河北、山东D.湖北、吉林、江西52.下列省区既有经济特区,又有沿海开放城市,且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C.广东、海南D.浙江、福建53.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原因正确是()A.我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投资环境改善B.因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C.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D.中西部地区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54—56题。54.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B.“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C.“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55.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7页共8页(地理必修3试题)56.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57-58题。57.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珠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C.黄淮海平原D.渭河平原58.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2012年6月17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荒漠化防治国际高级研修班上说,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据此回答59-60题。59.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不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60.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A.水分差异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实验和荣誉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0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