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囚绿记》
《囚绿记》知识讲解编稿:董海娜责编:王娜课前导入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他就是《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学习目标1、感受作者对绿的深深热爱,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语言特点,领会文章主题思想。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2、背景材料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作者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从而,文章引申出更深层的意蕴: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3、给红色的字注音。淅沥()揠苗助长()猗郁()蕈菌()涸辙()急不暇择()嵌()葱茏()答案:xīlìyàyīxùnhéxiáqiàncōnglóng4、形近字┏徙(xǐ)迁徙┏猗(yī)猗郁┏暇(xiá)闲暇┏揠(yà)揠苗助长┣徒(tú)徒弟┣倚(yǐ)倚靠┣遐(xiá)遐想┗偃(yǎn)偃旗息鼓┗陡(dǒu)陡峭┗绮(qǐ)绮丽┗瑕(xiá)瑕疵5、多音字┏(xiān)纤细┏(dù)度假┏(dī)提防┏(lèi)劳累纤┫度┫提┫累┫(léi)硕果累累┗(qiàn)纤夫┗(duó)度德量力┗(tí)提醒┗(lěi)罪恶累累6、词语解释【涸辙】课文中指的是干涸了的车辙。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急不暇择】比喻焦急的心情,等不及做仔细的选择。【移徙】课文中指搬动、移动。【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作拔苗助长。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偃,拔。【淅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抑郁】压抑、忧郁的心情。【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也指战争(借代修辞)。7、词语辨析“固执”和“顽固”【辨析】两个词都可以做形容词,都有坚持、不肯改变的意思。主要区别:“固执”指坚持已见,不肯改变。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如:固执已见。“顽固”为贬义词,程度比固执深。①指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②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③不易制服或改变。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顽固没有动词用法。8、文学常识(1)陆蠡,现代优秀的_______作家,原名_______,主要作品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著名的______家,译著有_________等。(2)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文艺工作者利用特殊环境组织文学活动,文学史上称之为_________。本文就写于这个阶段,全文的结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思绿。【参考答案】⑴散文、陆圣泉、《海星》《竹刀》《囚绿记》、翻译、《鲁滨逊漂流记》。⑵“孤岛文学”、赏绿、囚绿、放绿。内容分析句子解析(1)主旨句: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明确】正因为常春藤的向光触发了作者的情思,作者才借它的这种执著精神来抒发自己内心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含蓄地赞美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2)重点句:①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明确】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②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明确】点明写作的特殊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本文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3)过渡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明确】在结构上起引起下文的作用,由前文对绿的热爱过渡到下文的“囚绿”。(4)内涵句: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明确】这句话既隐含了作者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又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珍惜与向往。(5)总结句: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明确】这句话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这句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也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地无限期望。运用问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1、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本文结构特点?【明确】结构精巧,变化多端,是这篇散文的主要特点。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按“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来构思全文,形成了课文特有的节奏。“赏绿”部分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为“囚绿”作铺垫。接着用详细的语言来写“囚绿”的执著,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恼之切。“放绿”部分是文章主旨所在,由前面的两部分的恣情描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停桨,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思绿”部分虽短,却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广阔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回味。结构层次本文属于状物抒情散文,至始至终贯穿了作者对“绿”的情感,通过“囚绿”这一件小事,表达了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以作者为代表的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第一部分(1-7段):赏绿。作者用浓墨抒写了对青藤的喜爱之情。第二部分(8-11段):囚绿。作者着意表现了他“囚绿”的固执和常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第三部分(12-13段):放绿。作者“放绿”的目的是呼唤自由与光明,点明文章的主旨。第四部分(14段):思绿。含蓄表达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深入探究1、写作特点简析(1)语言含蓄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能使读者从文字上去感受,去深深思索,领会文章的深刻含义。(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采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3)主旨鲜明。本文状物抒情,以小见大,借一株小小的常春藤,来抒发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立意深远。(4)结构严谨。文章以“绿”字为线索,把作者的情感变化孕育其中,分成四个有机的部分: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抒情言志浑然一体。2、“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我”与常春藤都有一种执著的精神,都有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相通的,从全文看来,可以说:“绿”是“我”的寄托,是“我”的灵魂,写“绿”就是在写“我”自己。“我”的囚绿,表面上违背了其生长的规律,但作者以之为中心来结构全文,正是因为“囚绿”才发现它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才发现它的执著,才能因爱而囚绿,放绿,最后达到咏物抒情的目的。3、“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密,以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我”抑郁之心,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我”把绿色囚住。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青藤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作者仿佛看见了呼唤光明和自由的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故珍重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表达了对“绿”的歉疚和祝福,希望常春藤永葆青春,希望象征和平的绿色能够永远存在,不再遭受蹂躏和欺凌。本段最后一声轻轻的询问,言尽而意无穷,使读者陷入深思。迁移训练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甲)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乙)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丙)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1、请用恰当的词填入甲、乙、丙三处。2、文中加红词“猗郁”的反义词是_________。(在本段中找。)3、第一句中的“忽然”一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4、文段中“我”的“一种自私的念头”具体表现在哪里?5、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6、作者为什么要将窗外的绿枝条牵进屋里囚禁起来?(用文中原句回答)7、从表达方式看,请用双竖线将该段分为两层,并归纳段意。【参考答案】1、牵进伸长装饰2、抑郁3、“忽然”一词在于表明“我自私的念头”不是由来已久,而是在短时间的突发异想。4、“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5、⑴反复。例: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⑵比喻。如: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6、“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7、第一层(从开头到“更亲密”)。层意:叙述“我”由爱绿到“囚绿”。第二层(从“我拿绿色来”到最后)。层意:抒发作者爱绿极至的情感。考点解析(2011重庆模拟)阅读下文,完成l-4题。(共22分)木槿花开寂寂然舒舒向晚,天空浓云翻卷,看不见以往如瓷器般湛蓝如洗的天色。忽来一阵大雨,哗啦啦畅快淋漓,打得白铁皮雨棚叮咚作响,似琵琶声声,嘈嘈切切错杂弹。约半小时后,雨声渐稀。拿了一把绛色的小伞,出了门。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夏的香息沁入心脾,淡淡的,纯纯的。淅沥的细雨在薄薄的伞面轻轻弹奏,多么柔美的乐曲。行至森林公园,潇潇暮雨已歇。蜿蜒的青石路干净,湿湿的,带着雨水的味道,夹杂着百草的气息和野花的幽香。石径旁的紫罗兰,不再像前几次看到那样灰扑扑,蔫耷耷,被雨水一洗,清新亮丽,深紫细长的叶片上晶莹的水珠熠熠生辉,好似镶嵌了一颗颗细碎闪亮的水钻。若摘一枚叶片别在素薄的衣衫上,不知要比饰品店里那些华丽精致的胸针美上多少倍呵。可我,终究不是美眷如花的年龄了,已不习惯张扬地佩着那些绚丽的饰物了。再往前走,突然发现,一段斑驳的老墙前种了一大排木槿。细密的绿叶间,粉的、白的木槿花纷繁而美好。记得小时候,母亲在菜园边上种了许多的木槿。一入夏,那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囚绿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1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