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三上学期地理单元测试(11)[新课标人教版]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地理单元测试(11)[新课标人教版]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l,回答l-2题。1.该省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内陆地区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平原广阔,农业生产水平高B.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密集C.生态环境良好,环境承载力高D.经济发达,交通便利2.图中在建铁路是我国沿海客运铁路专线中的一段,其对该省产生积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改善交通运力紧张状况②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③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④加快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⑤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⑤“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3~5题。3.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C.水稻和甜菜D.谷子和大豆4.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蓝天家教网.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6.该省区在10年间()A.第一产业比重加大B.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比重缩小D.第三产业比重第一产业7.该省区最可能是()A.吉林B.广东C.青海D.山西下图为江苏省制造业部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1999年至2003年间,江苏四个主要制造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化学工业B.冶金及延压工业C.运输设备制造业D.通讯、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9.江苏发展工业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A.能源和资源缺乏B.劳动力素质不高蓝天家教网.资金严重短缺D.对外交通不便读中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回答10-11题。项目地区粮食产量(百万吨)人均粮食(吨/人)人均耕地(公顷/人)水稻小麦玉米甲40.2150.80.18乙1872.50.50.06丙3.523130.50.08丁130.10.70.20.04全国0.40.0310.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A.江苏、山东、广东B.北京、吉林、江苏C.吉林、江苏、山东D.广东、北京、吉林11.与全国相比,丁的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较快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读“长江三角洲耕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13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耕地最多的是1958年B.耕地最少的是1950年C.1958年以后耕地一直减少D.1995年后耕地数量有所增加13.造成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B.全球变暖C.劳动力短缺D.环境污染严重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14~15题.14.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15.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蓝天家教网.用地紧张D.人口数量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坎儿井的主要用途是()①收集雨水②引流地下水③提供生产用水④减少地表径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7.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①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产业结构②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③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建设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18~19题。1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辽东丘陵19.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D.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根据下列资料,回答20~21题。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粮食生产指标粮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千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北方产区总计其中:松辽河产区53.911.567.319.785.131.9328.4366.5400.7495.2421.5569.5南方产区总计其中:长江产区46.129.732.724.314.911.3334.9352.6355.1396.3328.0379.9蓝天家教网.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②粮食大量出口③粮食单产下降④调整种植业结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1.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粮食生产格局的主要变化有()①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持续下降②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减少③我国粮食流通格局将出现北粮南运的局面④我国粮食流通格局将出现南粮北运的局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回答22~23题。22.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产业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③④23.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读“我国南方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回答24~25题。24.图中主要规划了三大块基地,其中A最有可能是()A.休闲旅游基地B.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C.工业协作配套及商贸物流基地D.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5.该县在进一步发展中,应该()①保护基本农田,保证粮食生产②发展乡村旅游,优化产业结构③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主要矿产分布图(1)比较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3)根据晋陕内蒙古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27.(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_________”,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_________有密切关系。(2)说明甲区域内发展经济的主要区位优势。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3)十—·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乙地区被列为优化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4)A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内差异显著,东西互补性强。简要说明这种区域合作的意义。28.(9分)下图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乙(2)图中甲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人WTO后,某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东北大豆的出路”为题进行研究。(3)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应主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试简述理由。(4)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_______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_____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_________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3分)(2)结合所学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6分)(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9分)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4)基塘生产是珠江三角洲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但近20多年来,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在不断萎缩。简要分析基塘生产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4分)30.(10分)下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却不断缩减,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如果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是否合理?(4)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BCDDBDACDCAB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ACBDCCBCA二、综合题26.(10分)(1)Ⅰ类侵蚀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侵蚀区属于温
本文标题:高三上学期地理单元测试(11)[新课标人教版]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