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
用心爱心专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教材解读(一)教学准备1.研究课程标准——抓“根本”2.研究教材————抓“工具”3.研究学情、生情—抓“对象”4.研究高考————抓“方向”(一)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2.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3.课程标准“总”的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课程标准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具体规定。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课程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本书教学定位:培养目标确定于文学素养,学习方法确定于感悟、探究。1.激趣乐于拓宽欣赏眼界,丰富感情世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2.体悟理解思想内涵,探索丰富意蕴,领悟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和评价。3.积累读懂内容,培养语感。背诵名篇,学习诗词格律,了解文化常识。4.得法学习鉴赏知识和方法,初步把握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5.创作尝试进行诗歌、散文创作,乐于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体会。本书学习性质:趣味性、选择性、发展性、创造性(二)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高度从总体上把握教材(1)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各专题教学内容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意旨10)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意境)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声韵)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48散文之部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11(理解形象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逻辑性和抒情性)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灵活性和趣味性)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49诗、文集中编排12按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互文”“一课一得”注重学法指导.每个单元三个层次: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诗歌每个单元10首诗,赏析示例1首,自主赏析4首,推荐作品5首。散文之部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用心爱心专心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禇少孙大铁椎传/魏禧散文每个单元6篇作品,赏析示例1篇,自主赏析3篇,推荐作品2篇。第二册·第二单元5、《诗经》两首(氓、采薇)6、离骚7、《孔雀东南飞》(并序)8、*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从诗三百到魏晋第三册·第二单元5、蜀道难6、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7、琵琶行并序8、*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唐诗第四册·第二单元5、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6、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宋词依照的是文学史的顺序(2)明白教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赏析指导(短文):总领赏析示例(诗作):示范自主赏析(诗文作品):教师指导下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推荐作品: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自主赏析”部分都附有“探究•讨论”和“相关链接”,提供同学们自主赏析的凭借。“探究•讨论”问题设计层级明显,注意多方面比较、引申,符合单元要求和认知规律,极富价值。“相关链接”资料广泛丰富,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深度把握处理教学内容的尺度把握教学内容的尺度有四个层次的要求能力层级A(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体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F(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示例: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2009年全国卷1)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广度多角度拓展教材,拓展思维的宽度用心爱心专心(三)研究学情、生情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把握两个脉络:教材的编写脉络,学生的思想脉络。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在教材与学生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教材无差别,有差别的是学生,可能还有城乡。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情发生了重要变化。研究学情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二教学建议(一)瞻前顾后,融会贯通;充分预设,加强学习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建议将整本书的大框架和概貌作一番了解,并力求对赏析指导部分能有深入的领会,从而可将同一体裁3个单元的知识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增强各单元的互补性。示例:第一、二单元自主赏析的课后第一题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声韵特点、诵读要求。学生的活动增加,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增多,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二)注意与必修课的衔接与区别“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可有意识地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将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保留并迁移到选修课中,还要有所发挥、发展。一定程度上要有比必修课更高的要求:学习诗文作品,学习欣赏方法,甚至进行作家诗人的个案研究,各种比较阅读和比较探究。要注意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过程和方法的整合。《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第三、四题可以借助“探究·讨论”的有关课题和材料,开展小课题诗词研究性学习尝试,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能力。1)注重诵读、涵泳诗歌单元几乎每一课第一题都是“背诵这首诗”,紧接着给出诵读提示,对语气、节拍、句式、韵律进行指导,并且直接或间接地都指向情感把握。有声与无声读解法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涵泳,就是悉心揣摩与反复咀嚼。这是无声读解法,突出欣赏者细腻感受的重要性。曾国藩给儿子的家书“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谕纪泽》)选修课程突出了诵读技巧的指导,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节拍、语势呼应等。参见《阁夜》建议:读法指导要与诗文意象、形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2)注重积累、创新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A、积累运用2009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启示有二:学以致用出华章,激趣启思。满分作文挑刺,打好基础。B、模仿模仿有高下之分,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高考作文《诗人•明月•黄花》片段就古代散文而言,可模仿的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方式,散文的“形散神聚”和抒情性……“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C、创新(局部、整体)(1)“文本素描”“文本改编”“我最喜爱的一句诗文”学生习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那是明月松间照的恬淡;一串淡远的音符飘过,那是清泉石上流的润泽。清馨怡人,淡远悠扬。松间明月朗朗照亮一弯纯净的心湖,一片菊花飘香的圣土。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流去满身的疲惫,尔后如一只初醒的鸟儿径直飞向那一片苍茫的绿叶。漫步林间,任身上映出松针的翠影,浮现出亘古的幽静,任脚步下踏出轻快的步伐,与石泉流水对唱、和歌。不知不觉间,流出了一个安谧的梦,梦中以树根为枕,静静地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王维安在?问石泉,只无语,默默东流。(2)“感动中国”历史人物颁奖辞不朽的行者:屈原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个不屈的生命得用心爱心专心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赤胆忠心,足智多谋,助他人之霸业,成自己之威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其它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诗词,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提供常见的意象、主题进行讨论研究。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与当地有关的名篇或著名作家,展开实地考察和讨论研究。探究成果展评:小论文、读后感、书评等可展览,出墙报、向外投稿,或者在读书报告会上宣读。3.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形成宽广的多元化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菩萨蛮》“未老莫还乡”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能说一说你的理解吗?“莫”换成“不”合适吗?“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作者写得很旷达,但却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这样一来,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从而委婉地流露了有乡不能还的苦衷,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所以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这样,全词就体现了韦庄词似达而郁的特点。《湘夫人》的爱情悲剧是否屈原政治悲剧的曲折反映?(创作意图)《拟行路难》与《行路难》的比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苏台览古》与《越中览古》的比较。(写法)分析课后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探究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庄子写过哪些技术高超的匠人,他们的技艺达到何种地步?4.多元解读时注意文本含义的确定性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者要适当肯定。但尊重学生主动参与、重建古诗文意义的同时,又要要求学生解释必须以古诗文的客观内涵为依据,既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又肯定古诗作为客观存在的规定性、制约性,二者应达到辩证统一。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倾向,但教师要把握住客观原则加以引导。5.运用好课本的“助学系统”利用“赏析指导”,丰富欣赏知识,印证欣赏体验,借鉴鉴赏方法。利用注释,准确理解作品词语,丰富文学常识。利用“赏析示例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