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7)
-1-高二语文同步测试(7)YCY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蹩.进憋.闷鱼鳖.跛躄.B.玄.妙泫.然炫.耀眩.晕C.赚.钱撰.述篆.刻转.动D.澄.清橙.色瞪.眼马蹬.2.下列各组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众口烁金纷至踏来各行其事题纲契领B.路有饿莩墨守陈规力行节约同仇敌忾C.拾人牙惠故伎重演坚苦奋斗融汇贯通D.仗义直言动辄得咎甘之如怡坐收鱼利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②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露出的颜色。③他到警察厅去,到各报馆去,悬赏玛蒂尔德丢失的项链。④他的一曲激越、高昂的独唱,成了这台晚会的,帷幕徐徐落下,观众仍不肯离去。A.黯淡羞赧招寻压轴戏B.黑暗羞愧招领压轴戏C.黯淡羞愧招寻压台戏D.黑暗羞赧招领压台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代社会出现的一起又一起卖官鬻爵案,买官者的胆量和伎俩,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叹为观止....。B.写作教学则由所谓模式、套路颐指气使....,教师的职责似乎就是把学生往套子里赶,成为不折不扣的“套中人”。C.何谓“教是为了不教”?对叶老这一耳熟能详....的名言的理解,不少教育工作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D.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刻画、场面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等一切传送审美情感的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我们抱着非常同情的心态搞了这次调查。-2-B.高考把辨析病句作为传统题型,正是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强调性措施。C.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上,比所有粮食都高。D.中学生作文水平需要有贴切、规范的文章作引导,但教材中的选文包括一些大家的文章,写起来是不拘一格的。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B.“应该给你的朋友写信,”他说:“说你把项链的搭钩弄坏了,正在修理。这样,我们才有周转的时间。”C.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D.陈奂生自问自答,左思右想,总是不妥。忽然心里一亮,拍着大腿,高兴地叫道:“有了。”7.下面语段画了横线的甲、乙两处,依次序填入的语句是()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甲,乙。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忽忽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①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巧②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③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④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A.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书名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C.鲁迅于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D.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二、(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3-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者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往河阳省.坟墓省:探望B.遇汝从.嫂丧来葬从:跟随C.丞相薨,吾去.汴州去:离开D.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客:客人10.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汝不肯来,恐旦暮..死B.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C.动摇..者欲脱而落矣D.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11.对下面各句中的“其”字用法,说明正确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又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④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A.①②③词性相同,④词性不同-4-B.①②词性相同,③④词性不同C.①②词性相同,③④词性相同D.②③④词性相同,①词性不同1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死而.有知,其几何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C.吾念汝从于.东而母立于.兹D.以为虽暂相.别则噪而相.逐13.下面对短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与一般祭文格式不同,记的是家庭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B.在写作者与老成的感情之外,作者还表达了一种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C.本文的语言主要体现在如泣如诉的特点上,似在与逝者作无穷无尽的长谈,更加深了悲痛之情。D.这篇情文并茂的祭文,作者还采用了铺排和张扬的手法,与如泣如诉的语言运用相得益彰,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三、(18分)14.翻译下面语句。(8分)(1)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翻译:(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翻译:15.默写下列各句的空缺处。(4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3),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5-(4)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东城》)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经五丈原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1)诗歌末句“从此谯周是老臣”中的“谯周”典故运用的作用是:答:(2)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与学习过的杜甫的《蜀相》中的,意思相同。四、(20分)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后面的问题。归途金顺根出站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真是春风得意,这次多亏在邮局工作的老同学“帮忙”,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电报,要不,谁知道猴年马月探一次亲呢!刚离开售票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宁波?”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探亲还是出差?”他紧追不舍。“回部队。”我爱理不理的。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偷了。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一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猛然,他跑到前面拉住我:“解放军同志,想求你一件事儿……”一听这话,我差点儿笑出来,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民警:“找他去吧!”老人一怔,说:“不,我想请你回部队替我发个电报。”说着,递上一个信封和10元钱。-6-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短语:“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你老人家,请妈原谅!小强于宁波。”我疑惑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老人:“你自己可以拍电报给你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因公牺牲了,没办法,只好……”啊!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件事儿拜托了。”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17.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6分)(1)(2)(3)18.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4分)答:19.请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小说的主旨。(6分)答:20.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小说整体上运用先抑后扬和反衬的手法,体现了其构思的匠心独运。B.老人的坚强与高尚,“我”的卑琐与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C.小说中,老人解释性的语言中,透露着悲伤,也透露着坚强。D.老人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是对“我”无声的批评。-7-E.题目“归途”一语双关,既指“我”回家探亲,也指“我”心灵的回归。五、(13分)21.修改下面文段中存在的语法及表达、规范上的毛病(选取三处修改,6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扬州影园即将在其原址上得到恢复性重建。影园建成于明崇贞八年(公元一六三四年),扬州名士郑元勋是园主。他是我国造园鼻祖计成晚年亲自营建设计的一座古典江南园林,以山影、水影、柳影而著称,是有遗迹可考的唯一的计成园林作品。修改1:修改2:修改3:22.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内容提要,不超过45个字。(3分)我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将“中国石器时代”的上限前推了36万年。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在位于河北北部、北京西面100多公里的泥河湾盆地东部,发现了藏有丰富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小长梁遗址。80年代中后期,距离小长梁遗址不远的东谷坨遗址的石器年代被确认为距今100万年。90年代末以来,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古地磁专家在小长梁遗址采集了上千个泥土样品,通过对这些样品反复测定,终于确认了,136万年前河北北部就有能够制造石器的早期人类。□□□□□□□□□□□□□□□□□□□□□□□□□□□□□□□□□□□□□□□□□□□□□□□□□□□□□□□□□□□□□□□□□□□□□□□□□□□□□□□□□□□□□23.根据文意,在下面语段空缺处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中国古代就有许多短文章,如《论语》《道德经》等,《论语》中有不少好东西;就是《道德经》在那个时代也有它突出的地方。拿民间谚语来说,很多生动的谚语都是既短小又有内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样的话就很好,它十几个字就抵得过一篇大文章。六、(60分)-8-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歌德的《叙事插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换了三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同步测试(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38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