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之33题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1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之33题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1.正三价铁元素有一定的氧化性,FeCl3溶液吸收一定量SO2后溶液颜色变浅。(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除H+、OH-外,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A.Fe2+B.Fe3+C.Cl-D.SO42-E.H2SO3(3)对还不能确定的粒子存在情况提出合理的假设:假设1:只存在Fe3+;假设2:即不存在Fe3+,也不存在H2SO3;假设3:。(4)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20%KSCN、3%H2O2、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步骤2:2.(16分)用右图装置可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1)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少量白色固体,请设计实验确认该固体的成分: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固体为NaOH和Na2CO3;假设2:该固体只有Na2CO3;假设3:该固体只有。假设4:该固体为。2②.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的固体是NaOH和Na2CO3,写出步骤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限选的...试剂、仪器:1moL·L–1HCl、1mol·L–1MgCl2、0.5moL·L–1BaCl2和1mol·L–1Ba(OH)2溶液,甲基橙、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3.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③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氯水中含有Cl2④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含有H+(1)实验①得出的结论。(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实验现象”:②,④。(3)实验③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4)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a.,b.。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5)若将实验③中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换为pH试纸,(填“能”或“不能”)测出氯水的pH,为什么?。(6)若实验中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实验方法不变,对上述实验无影响。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步骤2:源:]步骤3:34.(1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Na2SO3在隔绝空气并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然后对加热后固体进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固体组成与Na2SO3无异;但把加热后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pH值比Na2SO3溶液的pH高。(1)Na2SO3溶液呈性(填“酸”或“碱”),其原理是(以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2)强热后的物质是什么呢?同学作如下探究①分析猜想:Na2SO3在强热下发生了分解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②该残留物可能的存在物质:假设1:;假设2:。③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请按下表格式完成相关内容。(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试管夹;6mol·L-1HCl、0.1mol·L-1BaCl2、0.1mol·L-1KCl、蒸馏水)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固体分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溶解固体全部溶解步骤2:往试管中,加入若溶液,则说明固体中含有;若溶液,而仅有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含有Na2S步骤3:取步骤2中的澄清液于试管,然后往试管中加入若有,则说明固体中含有Na2SO4。结合步骤2,若溶液没有变浑浊,只有气体放出,则假设1成立;若溶液变浑浊,则假设2成立。5.(16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铜粉(含铁粉5%以上)制取胆矾(CUSO4.5H2O)并检验其纯度陧选试剂:、浓硝酸、3%H202、、20%KSCN有关物质溶解度如下表(单位g/100gH20)。温度/0C020406080100CuSO414.320.728.540.055.075.4Cu(NO3)281.8124.8163.1181.8207.8247.34(1)在答题卡上补充完成制取胆矾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预期现象步骤1:除铁。将铜粉置于烧杯中,_________步骤2:溶解。将步骤1得到的铜粉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结晶。将步骤2所得溶液蒸发浓缩至液面有晶膜出现,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粗产品。(2)完成步骤1后,检验铜粉中的铁是否除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3)若胆矾中含有少量,测定其中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称量胆巩样品的质量为M,,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冷却,称得其质量为M2。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算式O化学式量:)6、(1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以胆矾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I、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实验步骤为:①研磨②称量空坩埚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⑥重复③至⑤的操作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1)第④步需要使用的仪器是。(2)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失水的方法是:。(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为5.3,估计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提出两点可能的原因)。II、用胆矾制得氧化铜固体来探究氧化铜的性质(1)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制取氧气。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在上述实验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按实验先后填写字母顺序)。然后进一步证明该固体为氧化铜。a.过滤b.烘干c.溶解d.洗涤e.称量(2)但有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同意吗?若同意,要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若不同意,说明理由。57、(16分)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合作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材料: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NaCl溶液、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开水(1)探究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溶液说法A不正确(2)探究2:【查阅文献】Ⅰ.苹果中含有多酚和多酚氧化酶,苹果褐变是氧气、酚类、酚氧化酶共同作用生成了醌类物质的缘故。苹果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Ⅱ.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进行如下实验验证。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序号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在一块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表面变为绿色苹果中含有酚类物质②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浸入0.1mol·L–1NaCl溶液中。表面逐渐褐变;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苹果褐变与有关③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90℃~95℃的开水和0.1mol·L–1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放置于空气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无明显变化苹果褐变与有关④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各0.1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放置于空气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3)问题与讨论:6①0.1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可能的原因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褐变会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口感,试举出家中防止削皮苹果褐变的一种措施:8.(10分)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兴趣小组欲探究SO2的性质及绿色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方案:⑴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则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为了实现绿色实验的目标,某同学重新设计了如上右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⑶E中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mol/L盐酸、2mol/LHNO3、1mol/LBaCl2溶液、1mol/L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和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取适量“吸收液”于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取1mol/LBaCl2溶液向小烧杯滴加直至过量。出现白色浑浊,则溶液中存在SO32-或SO42-。步骤2:将小烧杯中的浊液过滤、洗涤,再用适量水把附在滤纸上的固体冲入另一小烧杯中;向冲下的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9.(16分)氯气和漂白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常用的消毒、杀菌剂。(1)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请按照气体从左向右流动的方向将仪器进行连接:H→、→、→;并指出其中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2)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肯定存在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固体物质。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只含;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只含;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Ca(ClO)2又含有CaCO3。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mol/LHCl、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提示:不必检验Ca2+和Cl-)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取少量上述漂白粉于试管中,②8过滤操作Ⅰ①无水Na2SO4干燥②过滤操作Ⅱ浓盐酸酸化①蒸发浓缩②冷却,过滤10.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CH3+2KMnO4ΔCOOK+KOH+2MnO2+H2OCOOK+HClCOOH+KCl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1)操作Ⅰ为,操作Ⅱ为。(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现象是。(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之33题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4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