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高云佳苑基坑开挖方案(底稿)
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1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11.1相关技术规范………………………………………………11.2相关文件………………………………………11.3企业文件………………………………………1第二章工程概况…………………………22.1工程概况………………………………………12.2周边环境………………………………………12.3工程地质情况………………………………………12.4气象及水文情况………………………………………1第三章工程水文地质条件……………………………………53.1垂直施工计划………………………………………13.2水平施工顺序………………………………………13.3施工进度安排………………………………………13.4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配备……………………1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23.5施工准备工作………………………………………1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104.1土方工程………………………………………14.2其他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4.3施工监测………………………………………1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15.1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15.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措施……………………………15.3雨季及冬季施工措施………………………………………1第六章劳动力计划……………………………………156.1劳动力计划………………………………………1附件1、地下室土方开挖施工进度计划表2、地下室基坑开挖示意图3、基坑开挖平面分区及走向图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1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1.1相关技术规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l20一2012;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2、《浙江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1.2相关技术规程1、《新城保障房建设项目-高云佳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舟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基坑围护设计图纸》;3、新城保障房建设项目-高云佳苑Ⅲ标段施工设计图纸4、舟山市现行的有关技术规程和制度5、舟建委[2012]2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6、舟山市有关渣土管理、市政管理文件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27、舟山市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规定。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新城保障房建设项目-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地理位置:位于舟山临城新城隧道口东南侧Lka-3-28,地块东北侧为新城大道,东南侧为高云路,西靠山体。建设单位:舟山市公共住宅建设有限公司代建单位:舟山市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舟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舟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浙江万事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科润建设有限公司本工程2#、4#、5#、6#为地上13层,建筑高度37.95米;地下一层为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车库;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总建筑面积为:55892.13㎡,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1940.91㎡。主体结构正常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按7度设防。本基坑安全等级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r0=1.00。本工程拟采用3台QTZ60型塔吊,其中1#塔吊位于4#楼东侧,2#塔吊位于6#楼东侧,3#塔吊位于2#楼南侧。1#塔吊在4#楼基坑内,其余均在基坑外。具体位置详见附图;本工程室内地坪±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40米(其中2#楼的±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3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米),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3.37米,地下室顶板标高为6.40米。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600mm,700mm,800mm,混凝土标号为C30水下混凝土。坑底面积约13000.00㎡,坑底周长约343m,深度平均约为3.16m,土方量约有40000m³;承台部位再挖深(基坑底板以下)1.00m左右,坑中坑(电梯井)深度6.00m。基坑最上层土质为塘渣层,全场地分布,根据地址勘察报告得知,厚度1.0~1.20米左右。2.2周边环境拟建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新城隧道东南侧,场地原为耕地,现已铺有1.20米左右厚的塘渣。本标段西侧为山体,东侧为在建高云路,南侧为原居民住宅(已拆迁完毕),北侧为本项目的Ⅱ标段,拟挖基坑内由北向南原有一条宽约2.5米、深约2米的溢洪道(桩基施工时已全部采用塘渣回填完毕),基坑内及其临近四周无地下管线及通信电缆等。2.3工程地质情况深基坑所在地上住宅楼2#、住宅楼4#~6#位于场地南侧,地貌成因类型主要为堆积地貌-海积坡洪积平原,局部与山体斜坡交汇处为坡洪积斜地,平原地形相对平坦,地表主要为耕田,耕田间有渠道贯通,场地中央至北向南有水泥路面,斜地场地稍有坡度,场地西侧斜坡地带地表主要为果树、竹林等,场地东侧、东北侧斜坡地带地表塘渣堆填,有原建建筑物。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工程地质层分述如下: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41).近期人工堆积杂填土、素填土、耕土和第四系全新统上组冲积粘性土○1-1层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湿,主要由淤泥质粘粒、块石、碎石及少量建筑垃圾等堆积而成,以淤泥质粘粒为主,其中块石、碎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25~45%,颗粒形状以棱角形为主,碎石粒径约在4~8cm,块石粒径>10cm。该层局部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斜地地带,分别在住宅楼13#、14#、15#、16#揭露,层厚3.00~13.50m,层顶高程5.40~17.27m,层底高程1.80~6.16m。○1-2层素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块石、碎石和粘粒堆积而成,其中块石、碎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0%以上,颗粒形状以棱角形为主,碎石粒径约在2~8cm,块石粒径>10cm。该层局部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场地东侧、西侧局部揭露,分别在住宅楼8#、10#、13#、14#、15#、16#揭露,层厚0.70~3.60m,层顶高程1.80~6.13m,层底高程-0.40~4.56m。○1-3层耕土(Q4pd)杂色,软塑,湿~很湿,由粘粒、砂砾和植物根茎等组成。该层普遍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央及南侧平原地带,层厚0.30~0.40m,层顶高程1.31~5.49m,层底高程1.01~5.19m。○1-4层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软塑~可塑,湿,中等压缩性,摇振反映无,切面稍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5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普遍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央及南侧平原地带,层厚0.80~2.70m,层顶高程1.01~5.20m,层底高程-0.74~4.09m。2).第四系全新统中组冲积海积粘性土、海积淤泥质粘性土○2-1层粉质粘土(Q4al+m)灰色,软塑~可塑,湿~很湿,粘粒间含砂粒、砾石,中等偏高压缩性,摇振反映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局部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斜地地带,分别住宅楼13#、14#、15#、16#揭露,层厚0.70~6.70m,层顶高程0.55~6.16m,层底高程-2.90~3.64m。○2-2层淤泥质粘土(Q4m)灰色,流塑,饱和,粘粒间含粉砂粒、贝壳碎屑、云母碎片,高压缩性,摇振反映无,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普遍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央及南侧平原地带,场地北侧斜地地带局部揭露,层厚0.60~12.90m,层顶高程-0.74~2.00m,层底高程-13.39~0.06m。3).第四系全新统下组洪冲积含砂砾石粘性土、含粘性土砂砾石土○3-1层含砾砂粉质粘土(Q4al+pl)黄褐色,可塑~硬塑,稍湿~湿,粘粒间含砾石、砂粒,中等压缩性,摇振反映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局部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西侧、东侧斜地地带,层厚0.90~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66.10m,层顶高程-5.21~7.70m,层底高程-6.71~6.00m。○3-2层含粉质粘土砾砂(Q4al+pl)黄褐色,稍密,中等偏低压缩性,主要由砾石、粘粒和砂粒组成,其中砾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25~45%,颗粒形状以棱角形为主,粒径约在1~3cm。该层局部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北侧、西侧、东侧斜地地带,层厚0.30~1.30m,层顶高程-4.92~-3.43m,层底高程-6.22~-3.83m。○3-3层含砾砂粉质粘土(Q4al+pl)黄褐色,可塑~硬塑,稍湿,粘粒间含砾石、砂粒及少量碎石,局部层底砾石含量高,中等压缩性,摇振反映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普遍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央及南侧平原地带,斜地地带局部揭露,层厚0.50~6.10m,层顶高程-13.39~0.39m,层底高程-14.49~0.91m。4).第四系上更新统上组坡洪积含粘性土碎石土○4-1层含粉质粘土碎石(Q3dl+pl)黄褐色,中密,稍湿,低压缩性,主要由碎石、块石和粘粒组成,胶结一般,其中碎石、块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35~45%,颗粒形状以棱角形为主,粒径约在2~8cm,块石粒径>10cm,颗粒间由粘粒充填。该层普遍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央及南侧平原地带,场地北侧斜地地带局部揭露,层厚0.60~10.10m,层顶高程-14.49~6.05m,层底标高-18.09~3.05m。5).第四系上更新统下组坡洪积含粘性土碎石土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7○5-1层含粉质粘土碎石(Q3dl+pl)黄褐色,中密~密实,稍湿,低压缩性,主要由碎石、块石和粘粒组成,胶结一般,其中碎石、块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0%以上,颗粒形状以棱角形为主,粒径约在3~8cm,块石粒径>10cm,颗粒间由粘粒充填,层底残余风化岩石结构。该层普遍分布,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央及南侧平原地带,层厚1.10~7.70m,层顶高程-18.09~-8.49m,层底标高-23.88~-13.03m。2.4气象及水文情况1).地表水简况地表水主要为平原地带耕田间的渠道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人工抽排影响,水量较小,易于抽排,对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没有影响。2).地下水简况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缝水,其中孔隙水分别为潜水和承压水两种类型。○1-4粉质粘土主要位于场地平原地带,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弱透水层,其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竖向入渗、地表水体下渗补给以及人工灌溉影响,径流缓慢,以蒸发方式或向邻近区域侧向迳流排泄,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高程约在1.50~2.00m之间,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气象、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年变化幅度0.50~1.00m,孔隙潜水水量较小,易于抽排。○2-1粉质粘土、○3-1含砾砂粉质粘土主要位于场地斜地地带,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8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弱透水层,其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竖向入渗、斜坡地表水体下渗补给,径流稍缓,以向邻近平原区域排泄,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高程约在1.00~3.00m之间,地下水动态变化主要受气象、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年变化幅度0.50~1.00m,孔隙潜水水量较小,易于抽排。○4-1含粉质粘土碎石、○5-1层含粉质粘土碎石为孔隙承压含水层,强透水层,主要通过孔隙潜水补给,雨季丰水期水量较大,年变化幅度大。高云佳苑Ⅲ标段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9第三章:施工计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公司计划于2014年2月11日开始挖土至2014年3月22
本文标题:高云佳苑基坑开挖方案(底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4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