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三化学试题(十)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刚砂的成分是Al2O3,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B.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C.含硅的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D.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B.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C.利用溶液中pH与7的大小关系,可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D.氢的两种微粒:H3+和H2互为同位素6、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B.10%C.15%D.20%7、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SO2混合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出现沉淀④不出现沉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①Na2SiO3;②AlCl3;③NH4HCO3;④Al2O3;⑤NaHSO4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D.③④9、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可以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减小,原因相似10、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的是()A.Fe(NO3)2溶液――→+过量盐酸――→通SO2――→+BaCl2溶液白色沉淀B.Ba(NO3)2溶液――→+过量盐酸――→+Na2SO3溶液白色沉淀C.无色溶液――→+稀硝酸――→BaCl2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溶液――→+过量盐酸无沉淀――→+BaCl2溶液白色沉淀11、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1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2-3B.c(H+)=1.0×10-13mol·L-1溶液中C6H5O-、K+、SO2-4、Br-C.Na2S溶液中SO2-4、K+、Cl-、Cu2+D.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4分13、(8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请按要求填空:(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C的结构式__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3)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4)化合物J的化学式________。14、(15分)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BCD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112232O2FeO+8SO高温(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b.过量空气能提高2SO的转化率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2SO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4)每160g3SO气体与2HO化合放出260.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5)2SO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2Br。2SO吸收2Br的离子方程式是。16、2010上海世博会成为第一个“低碳世博”。主办方确定以“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主题,将大量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世博会。(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填字母序号)A.电解水制氢:2H2O电解2H2↑+O2↑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高温2H2↑+O2↑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TiO2太阳光2H2↑+O2↑D.天然气制氢:CH4+H2O高温CO+3H2(2)CO2加氢合成DME(二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2CO2(g)+6H2(g)CH3OCH3(g)+3H2OΔH>0。请在上面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3)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ΔH=-49.0kJ/mol。①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填编号)。A.若在绝热容器中,反应体系温度不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H2,同时生成1molH2OD.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E.单位时间内CH3OH(g)的浓度改变量为0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②下列措施中能使体系中)(COnOH)n(CH23增大的是(选填编号)。A.升高温度B.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E.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F.使用高效催化剂17、(6分)如何用所提供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粉末状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所选答案的编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内(如果不需要外加试剂,则对应答案栏可不填).可供选择的试剂:A.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氧气D.水E.二氧化碳可供选用的操作:①水洗②加热③高温灼烧④过滤⑤结晶粉末状混合物试剂方法(1)CaCO3(SiO2)(2)NaCl(SiO2)(3)SiO2(Fe2O3)(4)SiO2(CaCO3)(5)SiO2(H2SiO3)(6)SiO2(NH4Cl)18、(10分)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驱动系统几乎无噪音,且氢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近年来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的燃料有氢气、甲醇、汽油等。(1)有科技工作者利用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制造出了甲醇—空气燃料电池。这种稀土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能传导O2-。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②在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2)氮的氧化物是汽车尾气主要污染之一,消除其污染有多种方法。①消除汽车尾气污染,喷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在950℃时喷NH3与NO反应而脱氮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过程能量前10min内N2O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反应进行至25min时,若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该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具体物质的数值、文字说明)。19、(8分)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2-3、SO2-4,为了确定溶液中所含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取三份100mL上述水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896mL(标准状况);(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哪些离子的浓度能确定,分别是____________。(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如何确定?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试题(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4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