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三历史第十九周周练命题人:邬素清一.选择题1、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照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策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军机处B.中朝C.中书省D.枢密院2、1949年以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其中,“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最有可能是哪一年提出的A.1949年B.1954年C.1958年D.1978年3、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阻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标明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B.国民革命军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国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D.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4、2012年7月27日晚,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跳伞的方式来到伦敦碗,给奥运会开幕式带来意外惊喜。作为君主立宪国家的虚位国家元首,下列哪件事不在英国女王职责范围内A.出席议会开幕B.决定英国王室的费用C.授予比尔盖茨爵士勋章D.授权首相组建内阁5、某班上月复习完西方工业革命后,同学们纷纷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论文题目,其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大工厂制度》B.《英国在交通运输业率先取得新突破》C.《工业革命及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工业革命从珍妮纺纱机的使用开始》6、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7、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9、《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斯大林执政时期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C.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1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11、“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A.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B.学者研究结论: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C.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D.史料记载:距今一万年前后人们已会栽培谷物1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314、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他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15、下列关于英美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英国国家元首是首相,美国国家元首是总统②美国权力中心在总统,英国在议会③两国国家元首都是通过选举产生④两国政府官员都是由政府首脑任命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④16、美国总统杜鲁门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17、明朝“万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明中后期A、富起来的地主较多B、原来富有的地主被后起的超过C、商品经济发展,经商致富者多了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冲击封建经济18、唐宋以后中国的东南地区赋税较其他地区更为沉重,这是因为A、该地区经济较其他地区发达,百姓相对富裕B、统治者对非统治中心的地区往往课以重税C、削弱该地区人民的经济实力,防止人民的反抗活动D、历史上长期以来的重税传统19、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20、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4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21、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人惊呼:“这简直是法西斯”。这种论调是针对A.罗斯福谋求加强法西斯力量B.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罗斯福政府试图改变社会性质D.加强扩军备战,积极对外扩张22、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议会权力高于王权B.完善王位继承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和平过渡政权23、假设你是唐代的一位商人,在长安做生意,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出售在草市搜罗的地方土特产品B.在夜市里卖唐三彩C.在居住区开的丝绸店里卖衣料D.必须接受政府管理24、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2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5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在印度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方面,印度人民也象所有东方各国的人民一样,把他们的农业和商业所凭借的主要条件即大规模公共工程交给政府去管,另一方面,他们又散处于全国各地,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地点……所以从很古的时候起,在印度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即所谓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印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马克思的上述论断适用于中国吗?为什么?(6分)材料二:在东方,传统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则体现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这种封建专制统治越是发达,其所赖以产生的农业社会结构就越稳定,因而就越是要抑制工商业的发展而维护以小农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连朝毅《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视阈的“中央集权制”》(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并分析这一政策的后果。(8分)材料三:我们要立足于政府行政生态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主义政府的实践发展中不断达至集权制与分权制的有机统一。在这方面,工人阶级国家政府体制的历史实践是有经验教训的,归结起来应当着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度集权倾向,其典型是苏联社会主义政府模式。二是分权有余而集权不足的倾向,其典型是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政府模式。——连朝毅《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视阈的“中央集权制”》(3)请写出“苏联过度集权倾向的社会主义政府模式”的名称。这一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确立的国内外背景。(9分)6(4)材料三提到的“工人阶级国家政府体制”的历史实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催鉴?(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工业革命前,巴黎商人和工匠的房屋结构是:“房屋高而狭小,底层是铺子,上面是主人住房,再上面是工人的房间。同样,1619年伦敦每个面包师傅都在自己家里安置子女、女仆和学徒。”……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整个曼彻斯特本城,索尔福和休尔姆的全部,彭德尔顿和却尔顿的大部分,阿德威尔克的三分之二以及奇坦希尔的个别地区——所有这些地方形成了一个纯粹的工人区……”在“工人区”扑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自由放任”,也是其主要的原因。因此,工业革命后期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政府开始注重住房问题了。——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材料二:在中国知网中,某教师用“工业革命”为篇名,搜索到以下2009年发表的关于“工业革命”的学术论文篇名:《焦炭炼铁的发明与英国工业革命》、《论工业革命的开端》、《经济危机将加快“绿色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与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工业反差的原因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监狱改革运动》、《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探析》、《阿诺德·汤因比的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盛宴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高工薪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前后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况》、《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视角看学徒教育》、《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如何解释美国晚于法国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家庭女佣人之身份问题研究》、《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治理途径》、《工业革命与欧洲人口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城市的居住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住房条件恶化的原因,并指出其根源。(9分)7(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期西方各国开始注重住房问题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2009年学术界对工业革命研究的主要特点。(6分)28.“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这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显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明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8(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第十九周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4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