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历年试题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马克思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A.社会规范B.社会事实C.社会制度D.社会问题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A.严复B.章太炎C.费孝通D.雷洁琼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深度访谈D.定量分析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量方法D.定性方法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A.生产关系B.交往关系C.社会关系D.群体关系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文化传播B.文化采借C.文化杂交D.文化冲突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2A.马克思B.雷克斯C.布劳D.帕森斯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重新社会化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A.互动论B.交换论C.拟剧论D.理性选择论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A.个人选择B.印象管理C.自我坦白D.扮演角色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A.合作B.学习C.共享D.交换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同辈群体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A.第一部门B.第二部门3C.第三部门D.第四部门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社会控制功能B.传播知识功能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功能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A.涂尔干B.滕尼斯C.齐美尔D.韦伯19.韦伯提出的进行社会分层的三项标准是()A.经济、政治和文化B.财富、权力和声望C.财富、权力和文化D.权力、社会和地位20.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A.功能主义B.结构主义C.马克思主义D.后现代主义21.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A.垂直流动B.水平流动C.代内流动D.代际流动22.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是()A.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B.精神生活发展C.农村经济体制变革D.劳动力素质提高23.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称作()A.偏差B.越轨C.犯罪D.失范24.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25.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的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生活,妨4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称为()A.社会失范B.社会偏差C.社会矛盾D.社会问题26.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A.社会整合理论B.社会有机体理论C.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D.社会冲突理论27.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民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这是()A.利益冲突理论B.价值冲突理论C.社会解组理论D.社会失范理论28.信息成为战略资源,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先进的通讯和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这是()A.知识社会论B.知识体系论C.信息价值论D.信息社会论29.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C.科学技术的进步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30.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A.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B.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C.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D.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社会学的研究功能包括()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E.探索性功能32.文化的特征包括()A.创造性5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E.特殊性和共性33.合作的主要类型有()A.自发性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C.指导性合作D.教育性合作E.契约性合作34.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A.人口B.区位C.经济D.文化E.组织35.偏差行为的负功能包括()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E.减少公共物品的提供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37.社会互动38.科层制39.社会风险40.社会学本土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社会学的特征。42.简述宗教的正向功能。4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功能。44.简述群体的特征。45.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主要功能。47.试述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的学者是()A.斯宾塞B.涂尔干6C.韦伯D.孔德2.认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的学者是()A.斯宾塞B.涂尔干C.韦伯D.孔德3.社会学成为一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4.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称之为()A.暴乱B.暴动C.骚乱D.恐怖主义5.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社会学的()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6.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这是指社会学的()A.研究功能B.教育功能C.社会管理功能D.社会批评功能7.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称为()A.定性方法B.定量方法C.观察法D.实验法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A.马克思B.雷克斯C.霍曼斯D.帕森斯9.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称为()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社会实验方法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10.“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11.“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指的是文化的()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12.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A.文化集丛B.文化模式C.文化结构D.文化特质13.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A.习俗B.道德C.法律D.宗教14.“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就是()7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负向社会化15.职业学校教育属于()A.预期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负向社会化1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负向社会化17.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A.传统合作B.自发性合作C.指导性合作D.契约式合作18.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属于()A.传统合作B.自发性合作C.指导性合作D.契约式合作19.属于人群类别的是()A.消费者协会B.看热闹的人群C.工会组织的旅游团D.训练的军队士兵20.相距122厘米到365厘米之间,是()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21.组织与初级群体最显著的区别是()A.正式而明确的制度化规定B.对其成员有明确的角色规定C.有一定的权威体系D.组织规模比较大22.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B.专业化程度高C.行政管理效率高D.量才录用23.第三部门是指()A.私人部门B.政府部门C.非营利组织D.公共部门24.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利润最大化B.非营利性C.提供公共物品D.组织的独立性25.社会结构内部运作不协调和由于矛盾而产生的压力,叫做()A.社会张力B.社会危机C.社会失范D.社会失调26.属于教育制度负功能表现的现象是()A.社会控制B.应试教育模式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27.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A.积极性控制B.消极性控制C.内在控制D.非制度化控制28.吴某原是一名返城知青,后进厂当了工人,现又下岗在家,现在自己开了一家饭馆,收入颇丰。吴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8A.代际流动B.垂直流动C.水平流动D.结构流动29.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是()A.种族B.等级C.种姓D.阶层30.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A.形式主义B.退缩主义C.创新D.反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A.社会变革的需要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D.阶级斗争的需要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32.社会现代化包括()A.工业化B.城市化C.民主化D.社会结构分化E.生活方式的世俗化33.社会解组理论认为,社会解组的形式有()A.文化冲突B.无序状态C.价值崩溃D.自然灾害E.社会变迁34.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E.有助于社会预警35.社会网络具有的特征包括()A.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B.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C.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D.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E.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互动37.社会结构38.社会问题39.社会安全阀40.继续社会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社会流动的意义。42.简单分析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殊性的关系。43.简述初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历年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