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物理复习中习题教学的研究
2011年宁夏新一轮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高三物理复习中习题课教学的研究项目负责人田学海负责人所在单位银川六中填表日期2011.9.16——新课程下的高三物理习题教学问题的研究【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把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中。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将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导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我们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探讨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改革问题。【关键词】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背景2000年12月19日,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其中指出:“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这一重要规定,昭示着教育信息时代的来临。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做出了两项规定:一是从小学至高中,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完成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然地融合到教育的每个环节,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结构的改革,从而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更高目标。在这里的信息技术具有“双本体”的特征。2、课题研究的现状在我国当前呼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背景下,用新的技术来改革课程,来激发新的教育理念,将成为改革学校教育的新途径。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也紧紧抓住了这一契机,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国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比较成熟,以网络技术应用于课程,以研究式、协作式、探究式学习为主。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尤其是IT行业的跨国公司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如IntelteachtotheFuture(英特尔未来教育),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我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新课程标准上并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开展这项研究和探索的。六盘山高级中学,是自治区政府为宁南地区的教育扶贫而投资兴建的一所面向南部山区招生的全寄宿制学校。学校建筑虽然是现代化的,但教学软硬件设施还不齐全,急待全体教师刻苦攻关。学生虽然刻苦勤奋,但见识浅视野狭窄,急待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弥补并提高其综合素质。3、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我校目前现状和需求,借助新课程改革之东风。我们几位物理教师特此设立此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以期理论联系实际,并赋于其现实与发展的重要意义。(1)、信息技术支持物理课堂(教师)——坚持“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以“图文声像影”等多媒体技术集中“描绘物理情境,构建物理模型”,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对照新课程,寻找、开发适合模块教学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精品教学课件,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情境描绘出来,构建解决物理问题的模型。同时,对于那些无法让学生动手实验的物理问题,用虚拟实验描绘建构。教师为整合的主体。(2)、物理任务驱动信息技术(学生)——探索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等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为整合的主体。如在信息技术课上,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大小,让他们:用MicrosoftWord编辑“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电子刊物或电子报刊。用MicrosoftExcel绘制“v-t图像”,分析“闭合电路u-I的关系图线”。用MicrosoftPowerPoint制作物理多媒体主题交流作品。用MicrosoftFrontPage创建小组合作探究主题网络站点。用MicrosoftVisualBasic设计物理交流探究学习软件等等。(3)、创建“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网站——其中包括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以及其它教学资源,发布于Inter网上,与所有教师学生交流共享。结题报告以“书面”和“网站”两种形式呈现。二、课题研究的价值1、课题的界定信息技术通常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也包括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内涵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物理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并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物理教学目标。2、课题研究的价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休戚相关,蕴涵在这内部的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不只被当作是一门学科的内容,而且已经被认为是学生能力的组成部分,就如同通常教育中所说的“读、写、算”一般,它不再是某门具体学科的目标,而是全部课程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将成为真正赢得学习主体地位的推动力。“学”与“教”的“度”一直是很难把握的问题,教师过度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扼杀他们的创造力;而学生过度学习,又会使课堂流于一盘散沙,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追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是要用技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让信息技术作为中介,力求达到课堂中“学”与“教”的平衡。这种整合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整合的主体是课程,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整合的目的是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物理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让学生充分接触、使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整合是有机的融合,信息技术既是物理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着教学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1、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演变而来的,它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教材和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信息技术从教学辅助工具转变成学生的学习伙伴和认知工具,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将信息技术变成独立探索、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工具,才能使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信息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中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同时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等。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将是我们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2、遵循的原则•辅助性原则•不可替代性原则•优势互补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四、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1、外部条件在我国当前呼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用新的技术来改革课程,来激发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改革学校教育的新途径。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也紧紧抓住了这一契机,开始这方面的探索。我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新课程标准上并结合我校具体实际开展这项研究和探索的。2、内部条件我校作为全区首批示范性高中,拥有较为先进和完备的信息技术环境,光纤专线上网,资源库内容丰富,为整合的各项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五、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及主要方法1、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在高一和高二年级的物理学科中进行。2、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标。通过实践,全面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授课能力及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尝试探索符合当今教育理念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3、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在物理学科进行研究,其他学科为辅助研究,研究贯穿了高中各年级。物理学科:主要由蔺立昌负责材料的总结、收集以及课程整合的相关技术性的活动具体由赵保利、鲍建礼承担。4、主要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法、调研法、测评法为辅进行研究。六、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学校课题组由物理高级教师蔺立昌任组长,年级主任赵保利、物理高级教师鲍建礼担任副组长,指导教师由区教研室物理教研员徐建国担任,课题实验教师由高一、高二年级的物理备课组教师、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实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均为科研意识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组长、副组长、指导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培训和理论研究,实验教师以本学科的内容为主进行实验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人员培训、软硬件准备、进行初步探索。整合首先需要高素质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参与整合过程。课题组组织了相关的培训、交流、研讨活动。课题组在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组内教学研究活动,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信息时代的教育首先应是开放的教育,为了少走弯路,防止闭门造车,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题组教师到北京人大附中、山东厉城二中及华东五省学习交流、观摩“整合”研究工作,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工作会议及培训。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建立“手拉手”学校,成为人大附中网校的分校。学校先后聘请中国教育学会及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作专题学术报告和交流。2、实施阶段课题组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明确了整合的基本指导思想,力求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从物理学科教与学过程入手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着重分析传统教学手段在完成教学目标时不同教学步骤中存在的困难,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解决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结果什么样,如何应用等。2004年9月至今,进行了6届整合探索课活动,总计作课300多节。在实验研究动中,我们认识到:整合应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始,系统分析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困难、信息获取渠道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当中可能的困难等。整合应在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开展,针对学科教与学的许多方面,努力营造必要的教与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合智慧,传承优秀教师、专家的经验和方法。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研讨形成了新的整合课教学评价体系,认真评议每一节课,注意规范学科教与学过程,对提高整合探索课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起止时间阶段成果成果形式课程模块承担人2004/9-2005/1选题,完成研究计划报告。同步实施模块1书面和电子作品及软件任物理与信息技术双科教学\模块1蔺立昌\师生2005/3-2005/7课题研究实施书面和电子作品及软件模块2师生2005/9-2006/7课题研究实施书面和电子作品及软件选修模块1\2师生2006/9-2007/7课题研究实施书面和电子作品及软件选修模块3\4\5师生2007/9-2008/7分析总结书面、电子作品教学软件及网站形式呈现物理与信息技术蔺立昌赵保利鲍建礼2008/7-2009/7撰写结题报告结题答辩书面、电子作品教学软件及网站形式呈现物理与信息技术蔺立昌赵保利鲍建礼3、分析总结阶段结合整合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组织课题组教师定期开展研讨活动。我们认识到:整合应最大限度地营造必要的环境,解决教与学的困难。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过程;安排合适的过程,使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吻合;营造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学习体系,培养科学研究、终身学习等能力;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提高教师的学科素质。我们先后征集了多篇论文,努力使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有新的提高。并利用这一理论平台,将整合教学优秀成果及时示范、推广普及。七、研究成果与自我评价(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研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复习中习题教学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7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