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三生物摸底试题(090828)
成分图1组成成国内海淀区高三样本校调研卷2009年9月生物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B.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C.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不具多样性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B.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3.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某一时期,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如图1所示。据此推断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A.细胞板形成B.着丝点分裂C.核膜逐渐解体D.DNA分子正在进行复制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④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⑥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②③D.②③⑥5.请结合下表中的数据,指出选项叙述错.误.的是()蛋白质(质量分数/%)脂类(质量分数/%)外膜5248内膜7624A.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C.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D.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6.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A.N-MB.N-2MC.N+MD.N+2M7.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维持某牧场的一公顷牧草的正常生长,必须提供150g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钼是牧草所必需的化学元素B.钼可由其它元素转化而来C.钼是牧草所必需的微量元素D.钼的作用不可用其它元素代替8.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A.分离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以利于染色B.水解染色体中蛋白质和DNA以利于染色C.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以避免染色剂进入细胞图2图4D.将染色体中的DNA解螺旋成脱氧核苷酸链9.图2是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且考虑最全的一组是()①本实验未设对照②有无光照是a、b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③实验初始a、b均达到无淀粉状态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0.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②ATP中含有C、H、O、N和P元素③植物细胞产生ATP的过程称为光反应④ATP是生物体内唯一储存能量的物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A.丙酮酸B.乳酸C.二氧化碳D.水12.甜菜块根细胞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将块根小块先用盐酸处理,再放入蒸馏水中,则能使蒸馏水变红,这是因为()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B.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D.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与五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B.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多C.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增多D.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减少1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若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成熟的生殖细胞形成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15.图3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B.a点的形成是由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造成的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积累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积累终止D.d点的形成与曲线Ⅰ、曲线Ⅱ的变化均有关16.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Q→R,图4中的实线E表示没有酶时此反应过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图3图5中,图中的哪条曲线表示此反应的真实进程()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17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考察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体时发现两种现象:有机型污染水体是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水体一般是变绿。据分析,这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类型有关。请问生活在前、后两个环境中的生物类型依次是()A.光能自养生物、异养厌氧生物B.异养厌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C.化能自养生物、异养需氧生物D.异养需氧生物、化能自养生物18.乳酸杆菌的全部遗传信息储存在它的(D)A.细胞核中B.细胞核与细胞质中C.DNA和RNA分子中D.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两个纯种交配,子代必是纯种B.两个杂种交配,子代必是杂种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D.杂种自交的后代都是杂种20.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A.减数分裂间期B.第一次细胞分裂后期(后期Ⅰ)C.同源染色体联会时D.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后期Ⅱ)21.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如右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C)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C.两对常染色体上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22.人类发生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B)A.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B.碱基对发生替换改变C.缺失一小段DNAD.增添一小段DNA23.请分析并指出下列杂交组合中是错误的(C)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24.利用单倍体培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具有的突出优点是(A)A.可以迅速获得纯系植株B.可以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C.可以获得无籽果实D.可以大大提高变异频率25.注射抗流感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性流感的发生。但是,流感似乎防不胜防,不断有新的流感病毒出现。这些不断出现并引起流感爆发的新病毒往往是(C)A.病毒对新环境适应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基因突变的结果D.病毒对疫苗选择的结果26.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1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有3600人,褐眼的人6400人,其中纯合体(AA)有1600人。那么,在这一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A.40%和60%B.60%和40%C.50%和50%D.64%和36%27.将人的血清注射到兔子体内,兔子便产生了针对人血清的抗体。将具有这种抗体的兔血清分别与人和其它七种动物的血清混合,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沉淀(见图5)。此结果表明(D)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4219146♂4712155A.兔子体内合成了人体的蛋白质B.这些生物中进化水平最低的是猪C.这些动物和人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产生沉淀越多的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越近28.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9.在某动物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动物将表现为()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30.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D.通过导管运输31.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32.下列与免疫功能无.关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B.血友病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3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患者的细胞免疫有缺陷D.体液免疫仅依靠B细胞就可以完成3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一类有机物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35.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人患疟疾,同时人体也能够产生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疟原虫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C.人抵抗疟疾不需要非特异性免疫D.淋巴因子能够增强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36.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B)A.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B.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致使体液丢失,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体表排出的水量相等37.对某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列一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样方X1X2X3X4X5X6X7X8密度(株/m2)371524984A.此地段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约为6.5株/m2B.该组数据采集的方法为样方法C.另一小组再次调查,所得的数据完全相同D.该调查必须是随机选取的样方图638.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数量、天敌、传染病都可以抑制种群的增长B.用人工方法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C.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数量达到K值时,自然增长率最大D.空间、资源和其它生物都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39.图6表示数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的某种群在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后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D.若图④所示为海洋中某鱼的种群,在d点时进行捕捞,捕捞量大于K/240.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了群落的结构B.生物在时间上的不同配置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中生物的生态位分离,缓解了种间竞争D.温度和水分是导致群落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41.图7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情况,图中的箭头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②分解者可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所有能量进行生长繁殖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④人处于第二营养级比起处于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图1042.下列关于生产量或生物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量就是某一营养级的净生产量在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B.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差值是呼吸量C.海洋中次级消费者的生物量不可能高于生产者的生物量D.净初级生产量中的一小部分转化为了次级生产量43.图8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①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最多能养活2000人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摸底试题(09082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8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