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生物选修一复习7(227)
-1-高三生物选修一复习七(2.27)姓名题号:17“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题号:17“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2014年高考样卷)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⑤、⑧空各2分,其余每空各1分。下面是关于制作泡菜、果酒和果醋的问题。请回答:⑴制作泡菜时,将原料装入泡菜坛并加盖后,需用将坛口密封,以保证泡菜坛内的。为缩短泡菜腌制的时间可加入适量已腌制过的。为降低乳酸菌的密度,并便于多次取用泡菜,开坛后可向坛内加入适量的。⑵下列关于制作果酒的叙述,错误的是。A.取适量干酵母加少量温水和蔗糖使其活化B.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5~30℃C.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D.加入适量的葡萄酒可加快葡萄的酒精发酵⑶制作果醋时,通常需接入的微生物是。若对该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⑷与制作果酒不同,制作果醋的必需条件是。A.缺氧B.有氧C.加NaClD.加蔗糖2.泡菜作为一种风味食品,广受人们欢迎,它是利用天然微生物发酵制成的。请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⑴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微生物在条件下利用菜中的糖类等有机物进行发酵,家庭制作泡菜时常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⑵如果做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紫甘蓝不适合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测定时,必须先制备已知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绘制,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其进行比对,可以大致计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⑶乳酸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A.能源供应太充足B.微生物细胞脱水过多C.改变了乳酸菌的pHD.葡萄糖不是乳酸菌的原料-2-3.下图是泡菜的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⑴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泡菜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是。⑵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和需氧腐生细菌的生长繁殖B.罐口密闭不严,氧气使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需氧腐生细菌的生长繁殖加快C.罐口密闭不严,氧气使酵母菌和需氧腐生细菌的生长繁殖减慢D.罐口密闭缺氧,促进了乳酸菌和需氧腐生细菌的生长繁殖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反应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色产物。绘制标准曲线时,应以亚硝酸钠含量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⑷某同学在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时,取10mL样品溶液,加入4.5mL氯化铵缓冲液、2.5mL60%乙酸溶液和5mL显色液,定容并在暗处静置25min后测量亚硝酸盐含量。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中的失误之处并改正。⑸三坛泡菜分别在腌制过程中的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和第13天分别对食盐浓度为4%、6%、8%的泡菜做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得到以下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对泡菜的制作提出两条建议、。-3-题号:17“生物技术实践”模块⑴①水②缺氧环境③泡菜汁④新鲜蔬菜⑵⑤D⑶⑥醋杆菌⑦液体培养基⑷⑧B2.⑴无氧消毒⑵紫甘蓝中的色素会干扰显色反应所产生的紫红色光密度值标准曲线⑶B题号:17“生物技术实践”模块(10分)①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②假丝酵母和乳酸菌③B(2分)④光电比色法⑤紫红⑥光密度值⑦缺少对照,再取10mL水作空白对照⑧泡菜腌制时间最好长于13天;⑨适当地增加食盐的浓度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选修一复习7(22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8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