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文天地第八期第1页共8页时评欣赏再长的路,一步一步总会到达亲爱的你:不知道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会身在何方。在这个元旦的夜晚,18岁的我正提笔为你写这样的一封信。时光如林间响箭般飞逝,2015年,我将迎来我的高考。说这个时候的我不迷茫,那是假的;说我没有压力,那也是假的。我曾充满豪情壮志地将高考目标认真地写在纸上,贴在教室的墙上。这个目标将是我余下这一百五十多个日日夜夜最最亲密的伙伴。2014年,我有无数成长的烦恼,一颗敏感多疑的心总是被一些琐事困扰,成绩波动也一直很大,最近接连几次测试成绩都不理想。新的一年,我希望有新的气象,我希望抛却那些无谓的杂念,单纯地坚守着自己的梦想,轻装上阵;我希望自己能多一些包容,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开朗一些,与所有的人和谐相处;我希望自己可以沉稳一些,严格要求自己;我希望自己无论有多苦有多累,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强大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是拥有青春的人身上最最鲜明的标签。我想做一个永远拥有青春的人,无论何时都决不放弃,勇于攀登的人。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会说,看,那时的我多么有朝气。你会开心地笑,我并没有辜负18岁的自己,而不是撇着嘴皱着眉说,那时的我太天真。2015年,我要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见证一个奇迹。再长的路,一步一步总会到达;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抵达。我只愿把握一点一滴,守候自己的花开。“布鞋院士”并非因鞋成名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这位曾在演讲时以“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红极网络的学者,引发了人们的诸多哀思。在网民口中,李小文常被称作“布鞋院士”,但在媒体的报道和在师生的描述中,他也是常穿皮鞋的。他以“布鞋”出名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来生活上“不修边幅”,似乎更能映衬沉心实干的治学态度;二来朴实的衣着,则对应着与人交往时的平易。仔细想来,李小文为人称道之处,原本就该是学者的本分,那双“布鞋”之所以为人所熟知,恐怕还是因为“布鞋”所隐喻的那些品质,是当下的学术圈所缺乏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学术与金钱密切地关联起来,一些学术精英骗取、挪用科研经费早已成了大学里公开的秘密。一门心思向钱看的多了,专心学术的自然少了,也难怪逐年增加的科研经费支出,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科技进步。第八期(2015.01)主办:高三语文组语文天地第八期第2页共8页与此同时,学术也成了一些人攀附权力的工具,一些学者甚至不惜卑躬屈膝为利益集团“站台”。常听一些高校的学生讲,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喜欢炫耀自己认识多少领导、知悉多少“内幕”,名片要印上级别待遇不说,办公室的显眼位置还要挂上自己与高官的合影。至于“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一种选择路径,不少人一旦从科研岗位走上行政领导岗位,就把学术这块“垫脚石”踢得远远的。都说做学术要“板凳一坐十年冷”,说的就是沉心实干的态度,如果把金钱和权力看得过重,心有旁骛,往往会对学术产生极大的干扰。尤其对于学术圈的这些精英分子来说,他们既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同时也在职业道德等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他们的言行很容易对一代代的年轻人造成深远影响。如果连以学立身的人都做不到对学术精神的坚守,如果连学术圈都无法摆脱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恐怕也将是暗淡的。或许正因如此,李小文的离开更令人感到痛心,他脸上蓄着的胡子、脚上穿着的布鞋,都为人们所怀念。这些赞誉源于布鞋主人的内在品行,当然,对于那些把学术当做工具,醉心金钱与权力的人来说,即便穿上布鞋,也只是竖立了一块招人讥讽的靶子。冷漠是对染病女童的二次伤害就“5岁女童毛毛疑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事件,2015年1月10日上午,福建省卫计委对外通报情况:调查组专家认为毛毛因输注“窗口期”而感染的可能性极大。在毛毛父母的持续追问和舆论的强烈关注下,福建省卫计委终于给出了调查结论,但这个调查结论从过程到结果都留下了诸多遗憾。从去年8月发现毛毛感染艾滋病毒的那一刻开始,毛毛的父母就走上了申诉之路,但屡屡碰壁,一次又一次被拒之门外。福建省卫计委成立调查组后,曾向毛毛父母郑重“承诺”——最迟在2014年底出调查结果。可是,福建省卫计委爽约了。当没有得到践诺的毛毛母亲于今年上班第一天再次找到福建省卫计委催问结果、并质疑“办事效率低”时,相关调查人员竟然不耐烦地说“那你来做我的工作吧”,尽显冷漠、傲慢与任性。冷漠是对毛毛及其家人的二次伤害。既然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采集、检测、制备过程规范,各项记录完整且可以实现有效追溯,既然已经查明2010年3月31日确有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当地参加无偿献血,既然各涉事单位人员均默认毛毛确为输血感染,既然福建省卫计委做出了认真的调查论证,那么,为什么不拿出诚意,大大方方承认问题?为什么不拿出爱心和责任,及时对毛毛的健康权益进行全力弥补?“问法于民”才能释放更多红利重典治霾,处罚无上限;规范广告,不能说“疗效”……近日,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广告法修订草案在内的多部法律修订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舆论关注,一方面说明公众知法用法的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立法和修法的民生导向、民意关切。食品安全法保障的是“舌尖上的安全”;大气污染防治法或许能让人少吸入一点PM2.5;而一部细致入微的广告法,既可以换来荧屏前的耳根清净,也能让广告更称职地成为“消费向导”。公众的权益是天大的事。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部法律的制定,都应该以民众的诉求和社会的关切为出发点,以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为最终归宿。法律法规关乎社会关系调整,立法修法尤其应当注重民生导向。“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要赢得人心,法律既要植根于正确的理念,也要着眼于现实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能与时俱进的法律,必将遭遇执行难题,有损法律之权威。唯有不断关注民意、直面问题,法律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立足现实问题,积极“问法于民”“立语文天地第八期第3页共8页法为民”,法律才能更充分体现民意,更顺畅抵达人心,释放出更多民生的红利。高考优秀作文欣赏辽宁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领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髯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题解读】祖孙关于美景的对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一种美好的东西由于过分强势,往往会掩盖和隐藏了另一种美好。是什么让“满天繁星没有了”?从材料看,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它产生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是扼杀了许多美好事物。材料的中心角度,颇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思维的思路,写作文章时要根据这个特点,选好自己认准的角度下笔。对于材料的审读,要抓住它的关键点,层层深人追问探究:①为什么听到了男孩的话后,“老人额首,又沉思摇头”?这个细节描写告诉我们那些材料的隐性指向。这个隐性指向可能就是写作的中心所在。爷爷先是认同男孩的话,即承认现代科技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接着他又否定了男孩的话,并侧重了另一点:当年祖先们,“山洞边点燃簧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你所说的美景根本算不上什么美景,“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②那么,为什么当年那样美好的“满天繁星没有了”?它们哪里去了?引人追问和深思。③材料的结尾部分,应该是本段的主旨所在:“点燃簧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真正的美景应该来自于大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才对。我们怎样去写这个题目呢?可以从以下三大方面审题和立意。第一,从男孩和爷爷综合的角度。这是一种辩证的视角。现代科技对现实生活的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三个短语,概括出了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真美!”即现代科技带来美的生活,美好舒适的享受,美丽的视觉冲击、这种类没有人能够否定它。“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这也是男孩—年轻人对现代科技严重依赖的原因之一。而从老者的角度着,‘佬人额首”,说明他认同了男孩儿关于现代科技改变人们生活的说法;“又沉思摇头”,说明老人否定了男孩关于美的看法,“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泉”。他对男孩儿的说法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因素。语文天地第八期第4页共8页第二,从科技与生活的关系的角度。“满天繁星”为什么“没有了”?这些美景到底哪里去了?细细思考可以发现,它们是被现代科技给掩藏和遮盖住了。强大的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刀剑,它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和人类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了诸多灾难性的负面影响,对生活的影响巨大。科技有美好的一面,但过分依赖就会产生可怕的严重后果,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从全面思辫性看问题的角度。我们看问题应该全面客观地、公正深刻地和辩证地来看,不能抓住一点而不顾及其它。祖孙二人的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都有其片面的一面,都有侧重强调了某种状态,而忽略了另一种状态之嫌。最佳的立意方法应该是把祖孙二人的观点综合起来看。生活中,我们既欣赏一种美,也不该否定另一种美的存在;既需要现代科技融入我们的生活,又不能过分地依赖;既喜欢热爱一种生活方式,也不能以野蛮霸道的行径否定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存在。第四,从位置决定态度看法的角度。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由于位置不同,视野就不同,因此,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小男孩站的角度是新新人类的角度,因此,他感受生活是以一种新人的视觉—青少年的角度,没有顾虑,没有偏见,没有负脚地看待问题。他们追求浮华光鲜的亮丽生活,在灯光声色中享受生活。而爷爷是站在成年人,历经磨难、饱经沧桑的老者的角度。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的平凡朴素的生活。两种位置,两种角度,两种心态,决定了两种人对美的看法各有不同。优秀作文A令人期待着的美景祖孙二人夜晚倚窗远眺,面对同样的美好夜色,孙子感慨地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而爷爷却不完全认同,他认为“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那些祖先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正如仓央嘉措诗云:“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梦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的确,对待同一件事情,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看的想的也就不同。因此,美景都令人期待。老子认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那么,看问题就该持有辩证思维,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随着国力增强,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过着更加富足的生活。晚上放学后,穿梭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看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一种豪迈之情从我心底油然而生:真美,中国变得美丽而文明了,我们幸福多了!我们的祖先面对的只有丛生的荒草,蚊虫的叮咬,洪水的肆虐……但是他们却也很幸福,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乐趣:着着“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享受着欣赏日月星辰的快乐;感受着“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时光流转,品味着祥和而又精密的美妙。刺客,他们仿佛在编织刺绣一幅山洞月光图。或许,在他们眼中,这种美才是最美好的吧?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着快捷方便的新生活的同时,生活“压力山大”,竞争压力与日俱增,谁也不能左右社会进程。无奈之余,人们渴望城市外的乡村美景,人与自然融合的田园生活,能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解脱。向往着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美景来释放一帘忧情,无非是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哪里是真的想要过原始生活呢?以前,城乡差距太大,为了享受城市的福利遇,农村人都干方百计地想迁居到大都市里来。而现在,有钱的人却都想在郊区、在海边、在山下买房产,建农庄,过着依山傍水的田园生活,将高科技与优美的田园生活完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班级报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