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三语文试卷(如皋中学)
1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薄.暮/厚古薄.今楔.子/锲.而不舍曝.光/一曝.十寒B.轧.钢/相互倾轧.大度./度.德量力瘦削./削.足适履C.刹.车/名山古刹.叱咤./姹.紫嫣红劳累./连篇累.牍D.堵塞./敷衍塞.责干劲./疾风劲.草呼吁./长吁.短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从不呵斥挖苦。B.古人云:“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的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历史的集体记忆,就难有现实的广泛认同,就难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悲哀。C.今年二月,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D.同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相比,舟曲的灾害异曲同工....——相同的是都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同的是,舟曲发生的是罕见的山洪泥石流灾害。[来源:Zxxk.Com]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众所周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五个副主题之间具有极为丰富的关联性。主题馆每一个板块在重点对应一个副主题的时候,也将涵盖该副主题与其他副主题之间。B.不管是企业的低碳行为,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其实都是要行之于简朴自然,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C.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D.今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小虎队”这个演唱组合的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3.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从研究方法上看,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关键词:4.如今过年,不少年轻人选择“宅居”在家,逛网上庙会、放网上鞭炮、发网上拜年祝福短信贺卡等等,这种新鲜过年方式给中国传统春节带来变化,也引发网民热议。请就“宅居过年方式”发表看法。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态度鲜明。(5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童区寄传柳宗元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①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②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②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注:①毁齿,小孩换牙,指七、八岁。②汉官,汉族官员,边境地区多是派汉人做官。③秦武阳,战国时燕人,十三岁杀人,后作为荆轲的副手刺杀秦王,未成被杀。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是越中户口滋耗.耗:减少B.贼易.之,对饮酒易:轻视C.童微伺.其睡伺:伺候D.大府召视儿,幼愿.耳愿:老实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B.苟得僮,恣所.为不问某所.,而母立于兹C.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愿以闻于.官激于.义而死焉者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区寄所以能够自救,在于利用了敌手麻痹大意、低估对方的智力和胆量的弱点。2B.再被贼人抓获后,区寄危在旦夕,但他用“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打动强盗的心,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再次留下了杀贼逃脱的可能。C.本文中,作者通过一个牧童被劫的故事,揭露了掳掠儿童、贩卖人口的社会现实,并且说明在残害人民这一点上,官匪本是一家。D.区寄机智勇敢。他伪儿啼哭,就刀就火绝绳,连杀二贼,哭叫报官等等,这些都是一般孩子难以达到的。虽是传记,但是可以看出本文虚构的成分居多。8.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3分)译文:②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4分)译文:③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计杀二豪,岂可近耶?(3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注:中圣,曹魏徐邈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1)两诗都为赠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不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答:《赠汪伦》。《赠孟浩然》。(2)《赠孟浩然》最后两句所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①,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②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④,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读树李国文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年轮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1957年以后有一段日子,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还肯跟我来往,我就经常去劳动人民文化宫。那里的树,给了我特别的依靠。因为在那些年里,所有以为靠得住的朋友,都来不及地闪开了,只有这些无言的树木,没有一点表示嫌弃我的意思。太庙里的古树,那一种令人肃然的沧桑感,在昭示着我:打倒了,别趴下,挣扎着,要活下来。好像在说,我几百年立在这里,什么风霜雨电没经过,什么暑热苦寒没熬过,怎么着?不还继续存活着!虽然,它什么也没说,沉默着,但那庄重自敬、从容不迫、卓立挺直、不苟颜色的精神状态,使我渐渐悟透这点启示。这些有了点年岁的古树,既不特别向你表示亲近,也不格外向你表示拒绝。树老了和人老了,有相似之处,老人比较固执,老树比较倨僵,尽管如此,这对那时的我来讲,就是相当友善的态度了。惟其感到可靠,不用提防背后突然的袭击,惟其感到可信,不必担心会兜头泼我一身污水,能在树底下得到这一份苟安,也就难能可贵了。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后来,我差不多有二十年光景被逐出北京,过着背井离乡的流放生活。只要有机会回京探亲,我总要在那些古树下稍坐一会儿,尊敬地瞅着那些曾经慰我孤寂的老朋友。直到我也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那顶帽子不翼而飞,才终于回到北京。然而,人老了,腿懒了,也不常过来拜访这些老友。只是每年的书市,挤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累了,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重温我当年举目无助时的读树场景。其实,一棵树,固然是一本书,再往深处探究,但更像一个人。人各有各的不同风采,树,各有各的独特个性。即使同一品种的树木,无论在山谷里林海起伏,在旷野里连片成群,在公园里彼此相邻,在马路上延绵不断,那也是形态各异,姿势不一,张弛收放,绝非一色。如果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这和我们大千世界里,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太庙里的,曾经慰我孤独的老树,也许看得多了,久了,它们的身影,居然烂熟于心,如同老朋友那样,有一点变化便会觉察出来。树木如人,都是生命的载体,都有其生命的流程。因此,人的历史,是一本可读的书。树的历史,也是一本可读的书。尽管,人这本书,没有树这本书厚实,但是,树这本书,却没有人这本书复杂,这就是人和树的不同之处。3所有的人,尤其是有了名气的人,都会要顽强地表现出自己的存在,惟恐别人漠视,将他忽略或者忘却。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不把他当回事。而树木,在没有连根砍掉锯断之前,它的年轮,那一圈圈深深浅浅的岁月隐秘,都是密藏不露的。在其中所凝固着的她的一生,也许并不费解,可压根儿就没打算让人知道。不想为人知,更不在乎人知或不知,这是树的性格。惟恐人不知,恨不能吵吵嚷嚷得满世界都对他大惊失色,这是人的性格。微风轻拂之中,枝叶摇摆之际,听那窸窸窣窣的响动,你能感觉到树木也是很有灵性的生物,和所有老年人一样,也是很爱回首往事,感叹当年的。应该说,这些仍旧健在的太庙古树,至少见识过北京人从爷爷的爷爷那辈以来的往事:谁忽然红了,谁一下黑了;谁日前赢了,谁后来败了;谁拔份一时,谁窝憋一世,谁平步青云,谁乐极生悲,谁说胖就喘,谁盛极而衰……结果呢,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谁也逃不了病的病,老的老,死的死,亡的亡,最终的句号。而树,年年常绿,岁岁更新,继续存在碧瓦黄墙之中,经历着满清的衰亡,民国的沿革,“五四”的启蒙,军阀的混战,日伪的占领,一直到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嗣后政治上的折腾。不管这其间,是显赫的或卑微的,了不起的或马马马虎虎的,脚一踩地乱颤的,或蝇营狗苟,稀里糊涂过一辈的人物;也不管怎么样的折腾,鼓捣,翻跟头,跳得天高,最终都有伸腿瞪眼,退出舞台的那一刻。所以,读一读这些古老的树,能够多少参悟出一些人生道理。11.文章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读树..与读书..都是“大有益处”的事情?(4分)答:。12.“其实,一棵树,固然是一本书,再往深处探究,但更像一个人。”这里,作者为什么说一棵树像一个人?(6分)答:。13.作者在文章中写树与人的不同之处,旨在告诉读者怎样的做人道理?请分条概述。(4分)答:。14.苏东坡困厄黄州,于佳山胜水中释放块垒,史铁生身残志坚,于断壁残垣中笔写华章;李国文也是在人与树的静观默察中,写出了堪称经典的《读树》。请你简要谈谈其中的道理(或规律)。(6分)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20分)广陵散宗利华那时,聂政坐在一个酒肆里,面如止水。秋日的风已露出了峥嵘气象,吹得檐角枯草,咝咝作响。聂政的目光掷向窗外,有一稀稀落落的丧葬队伍缓缓走过,灰黄纸片散乱了黄昏的半个天空。那队伍寂静而行,竟不闻半丝泣声!看来,又有一个人,像父亲一样,被暴君害死了。聂政眼里,有恶恶的光一闪而过。该去了。聂政抹一把脸,左手将腰间的短剑一捏,凛凛地出了酒肆。风舞得正邪。次日黄昏。修建宫殿的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试卷(如皋中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