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3
★绝密12015年高考一轮复习内部资料(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试大纲**商周时期的政治**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梳理】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含义:又称封帮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3、特点:①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权利和义务,“土地和人民”“义务”是联系周天子和诸侯的纽带;②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分封对象多元化;④层层分封。4、作用:①通过分封制,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西周贵州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5、遭到破坏:①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主要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封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1、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权力高度集中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最终使军车大权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3、地方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4、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法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②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中央:①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中朝,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地方:①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②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指中书(负责起草诏令),门下(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绝密2作用: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③三省六部的确立和完善,使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3、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措施:削实权(“权”)①削弱藩镇;②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③设二府削弱宰相权力;④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制钱谷(“钱”)①地方各路设转运使,各州郡赋税均由中央直接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②设三司,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收精兵(“兵”)①设三衙,统领禁军,彼此互不统属;②发兵之权归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影响:①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4、元朝的政治制度①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另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②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君主专制的新高度——明朝①明太祖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分权,后设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无决策权;地方废行中书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②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此后内阁大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票拟”。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影响: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2、君主专制的顶峰——清朝①设立背景:清初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康熙时设南书房;到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皇帝挑选亲信官员担任军机大臣。②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③军机处的最大特点:“简、速、密”。作用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考试大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梳理】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制产生的过程1、从君主制到贵族制贵族制特点: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变君主制时期的终身制为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作用: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2、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措施:①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③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打击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工商业奴隶主分离了政治权力;④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立“四百从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改革的特点:“公平”、“中庸”。影响:使雅典走了了民主化轨道。★绝密33、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措施: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②成立上将军委员会;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影响:使雅典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4、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措施:①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取消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②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雅典民主制的内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2、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特征的充分体现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的落实大会决议。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世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的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实行轮番而治,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②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处于群众监督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③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②采用的轮流坐庄形式导致的结果并非总是公正的,限制、窒息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才能。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罗马法1、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①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②《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制定的,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意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审判、量刑有法可依(积极)。根本上还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消极)。是罗马法的渊源,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篡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罗马法的影响当时——维系帝国,影响后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法国的《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起草的;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第三单元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试大纲]★绝密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梳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义会发生矛盾。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内容: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五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业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全,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①为贡车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②各派可能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②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③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经后经过多次改革,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代谇制的概念】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独立战争后建立的松散邦联存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9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