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考复习社科文阅读应考技巧
高考复习社科文阅读应考技巧【应考技巧】一、近几年来社科类文章的命题关注点1.复述文意。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地转述文章的内容,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转述得准确与否,也正是检验考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2.概括要点。概括文章要点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更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这也是经常性的考点。3.把握观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观点态度,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综合为主的社科文阅读测试,理所当然地要考查对文章所体现的作者观点的把握能力。不过,这种测试并不一定像平时阅读教学那样分析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而往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对某一具体观点的把握。二、社会科学类文章命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1.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2.答非所问。尽管选项内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3.曲解原文。利用文中某一词语原有的多义性或某一短语的歧义性(这一词语或短语在原文中是单立的、无歧义的),故意曲解原文意思。4.偷换概念。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见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5.源流倒置。选项在时间上将原文内容提前或滞后,在因果或条件与结果关系上,将原文的“因(或条件)果”互换,在“源流”关系上,将“源流”互换。6.以偏概全。即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7.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谓词变主词,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8.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在错误的备选项中以部分代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改变了原文的概念的外延。三、社科文阅读方法1.整体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类文章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明显的,赞成与反对或提倡什么,在文章中是毫不含糊的,它不同于纯自然科学类文章在叙述上的客观与中立,在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时,要明白文章的价值取向。2.梳理出文章的内容结构。因为社会科学类文章仍然属于文章阅读,阅读的思维类型与自然科学类是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注意理清文章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分清各个内容要素的主次轻重,以及上下从属关系。也就是要求我们要能够准确地拟制出内容提纲,这样才能够在比较宏观的角度去正确解决试题乃至于选择项中的具体问题。3.注意整理文章中出现的新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上下左右的相关概念。社会科学类文章,不同于文化散文,它总是以说理或介绍最新发现最新研究成果为主的文章,这当中自然就有新的现象新的概念出现,对这些研究过程中的现象和认识,有的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有的则已经得到确认或公认,在表述时,需要仔细区分。4.阅读社科文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的词语等,忽略了这些语词的修饰限定对象,对社科文的内容就难以准确把握。四、社科文的解题步骤与方法1.通读全文。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在做题时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在理解个别语句和解题时就不至于犯“一叶障目”式的错误。2.针对试题和选项,到原文中寻找信息对应点。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不可忽视。3.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逐一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高考题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007江苏卷)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4.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B.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4.C(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对对相关信息的筛选与辨析。由“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可知A项正确。据“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可知B项正确。据原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可知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有共时性的存在而非分先后发展阶段的相继存在,因而C性不当。据第一段第二句,可知D项正确。)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虑”。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D.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础。5.B(本题考查筛选辨析文中信息的能力。据B项语句所在语境,“殊途”“百虑”指的是不同形态汉学研究的不同状况。据第二段可知其他三项正确。)6.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B.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C.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D.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6.A(本题考查筛选辨析信息的能力。据第三段“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可知“中国文化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只是近期之事,而非始终如此。据第三段可知其他各项正确。)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就已经存在,但那时它的侧重点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B.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C.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D.汉学研究曾经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现在的作用则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7.D(据“‘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可知A项正确。据原文最后两句,可知B项正确。据“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等信息可知C项正确。汉学研究现在的作用不只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同样可以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加强文明间的交流共生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07辽宁卷)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1.D(根据原文第一段“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这句话可知,D项应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内在原因的一项。)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2.C(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A项中“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表述有误,不是“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
本文标题:高考复习社科文阅读应考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0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