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到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基本知识点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民主革命的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无产阶级领导1.英国为扩大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扭转中英贸易逆差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目的3.在《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和关税协定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5.太平天国运动首次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6.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7.1859年《资政新篇》不是太平天国的产物,是洪仁玕个人智慧的结晶,未得到实施的原因是没有必要的社会条件8.1894年7月,丰岛海战标志中日甲午战争开始;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标志甲午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日军在旅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9.1895年,《马关条约》开始,列强对中国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其中最明显的体现是《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10.19世纪末列强进入帝国主义,对外表现是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11.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12.惩办反帝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参加反帝性质组织,表明了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3.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4.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有效的限制了总统的权力。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要理解为五四运动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17.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转移到嘉兴的南湖举行18.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19.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0.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共最深刻的教训,掌握军队的重要性2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2.1927年9月,秋收起义中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23.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24.长征是一次战略转移,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5.国共第二次合作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26.正面战场: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最大的胜利)、武汉会战;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百团大战;海外战场:远征缅甸27.抗战相持阶段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28.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春开始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29.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0.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了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共产党宣言》内容: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5.巴黎公社革命脱离了广大的农民,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还处于上升期6.俄国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掌握实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建立说明的二月革命已经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7.《四月提纲》提出了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七月事件表明和平夺权的破产,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8.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从此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但并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2.新中国建立后确立起了三大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共同纲领》首先提出,1954年宪法中正式确认)3.1954年人大召开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1956年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政协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5.1947年,建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建立了最后一个民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6.文革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7.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8.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9.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10.第一次提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11.“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在香港。“一国两制”实施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12.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3.“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14.国共两党关系经过了:合作—破裂—再合作—再破裂—再合作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在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2.新中国建立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为了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5.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6.1971年10月25日,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是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7.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日关系改善的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出现外交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8.新时期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遏制共产主义”,“冷战”,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3.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杜鲁门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控制西欧);北约(军事,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4.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欧洲走向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5.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6.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7.不结盟运功的特点是:非集团、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8.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9.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10.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1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1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对比;维护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二、主要问题归纳(一)、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影响及特征(二)、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和远东国际局势的影响1.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西方国家竞相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文化侵略加剧,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发展教众,配合军事侵略活动。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新的进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经济上出现了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的浪潮,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打破了东亚地区短暂平衡的政治格局一方面,中国传统东方大国的地位急剧下降;日本由于战争的胜利和获取的巨大权益大大提高了它的地位,更加疯狂地扩军备战。另一方面,日本的扩张行为遭到法、德、俄等国的抵制,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更加激烈。(三)、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政治制度和体制上与美国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1、相同:从政治制度和体制上看,中华民国向美国学习,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不同: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在约法中特别规定了中国共和制下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与美国政治体制和制度的根本不同。(四)、从太平天国运动理解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1.作用:(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近代,农民由于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2)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2.局限性:(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有致命的缺陷。(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如太平天国借用基督教。(4)从组织上看,农民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说明了这一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到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18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