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2)
北京市翠微中学高二新课程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第1页共7页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一.中国古代经济1.中国古代农业:(1)中国是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精耕细作A.原始农业→刀耕火种B.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C.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3)中国古代主要水利工具和工程A.战国→都江堰B.汉朝→漕渠C.曹魏→翻车D.唐朝→筒车(4)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提高社会生产力,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2.中国古代手工业(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A.夏商周时期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B.特点: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b.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c.中国官营手工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2)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A.明朝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纺织、制瓷、矿冶)B.明朝中后期以后,江南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萌芽(3)主要成就:A.瓷器:中国是瓷器故乡;北朝烧出青瓷;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瓷都B.丝绸: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3.中国古代商业(1)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2)隋唐:A.商业繁荣原因:a.农业发展b.手工业发展c.大运河开通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3)宋朝: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4)明清:A.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B.出现地域性的商帮:徽商和晋商4.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城市设市(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官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坊市分开(2)宋朝: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早市和夜市昼夜相连;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北京市翠微中学高二新课程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第2页共7页(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原因:A.丝绸之路开通B.大运河的开凿C.经济重心南移(扬州、成都)5.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6.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A.战国时期:推行重农抑商B.汉武帝:实行一系列政策,抑制富商实力C.作用: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抑制了工商业发展7.中国古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A.明朝(明太祖):实行海禁B.清朝:厉行海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朝:闭关锁国D.评价: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近现代经济1.中国近代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作用。(3)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他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背景:a.鸦片战争以后外商在通商口岸设厂,受外商企业刺激,b.洋务派的诱导,c.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B.概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C.代表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机器磨坊。(5)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6)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A.条件:a.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b.政府奖励发展实业。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B.概括: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C.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衰退下去。(7)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打击。在华北,日军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8)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1949-1976)北京市翠微中学高二新课程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第3页共7页(1)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3)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A.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B.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主要内容:a.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八大是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成功探索,但没有坚持下来。(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大跃进”:反映了人民对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忽视了客观规律。(6)人民公社化运动:(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评价及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8)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9)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劫难。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今)(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来开序幕。(2)改革:A.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城市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C.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D.1992年中共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F.1997年中共十五大——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G.成就:a.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奇迹,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3)开放局面的形成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国家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正式确定为“经济特区”。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B.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设立为经济特区。C.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D.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E.1990年,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地区。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北京市翠微中学高二新课程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第4页共7页F.格局: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4.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中山装和穿旗袍受到新派人物的欢迎。(2)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馆,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3)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辨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4)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5)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6)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5.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2)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3)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4)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缓慢。(5)评价: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6.大众传媒的变迁: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使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2)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3)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和方便。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三.世界近代经济(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1.新航路的开辟(1)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87)(2)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1492)(3)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回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早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扩展(1)17世纪: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积极参与殖民掠夺。(2)18世纪: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帝国。(3)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1)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革新,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北京市翠微中学高二新课程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第5页共7页(2)1785年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迅速推广到其他工业生产部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3)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4)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4.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研制成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了垄断组织。(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4)影响: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策(1)经济危机的原因: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B.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国民贫富差距扩大;C.市场的虚假繁荣使资本家被眼前利润所驱使。(2)概括: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3)经济危机特点: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4)经济危机影响:A.危机加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德国法西斯分子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趁机抬头。B.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尖锐。C.标志着“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5)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罗斯福新政A.罗斯福新政内容a.整顿财政金融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1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