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中历史必修一至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1历史课本整理必修1第一、二单元一、填空题第1课:西周分封对象有()、()、(),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有为周天子()、()、()、()等义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等,随着诸侯势力的壮大,分封制遭到破坏。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核心内容是()继承制。第2课: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三个最高官职,职能分别是()、()、()。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长官都由()任命。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的()的()的()的封建国家。第3课: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了()。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军事上()、行政上()财政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便利了()加强了()巩固了()。2它的创立是我国()的开端。为搜罗人才,汉朝实行(),魏晋南北朝实行()。隋朝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第5课:雅典的民主政治经过()的改革奠定了基础。经过()的改革,基本确立。经过()的改革,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第6课:罗马共和国刚建立时,只有习惯法,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它主要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所以被称为()随着罗马的扩张,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的法律,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整理,汇编成(),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二、简答题第4课:从汉至清,君主权利是如何得到加强的?第三单元一、填空题第7课:1640年,英国爆发了()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688年,英国发生了(),1689年通过(),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1832年,英国通过议会改革,()获得了更多的(),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英国的第一位首相是(),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负责。英国首相掌握国家的3()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第8课:()年,美国诞生,起初实行()制,后来通过()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共和制,联邦制指()和()相结合,共和制指()权、()权、()权三权分立。美国实行()和()党轮流执政。第9课:1875年,法国共和派以()票的微弱多数战胜了保守派通过了新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政体。美国总统由()选出,法国总统由()选出,经()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同意有权解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颁布帝国宪法,确立了()政体。()掌握着国家大权,宰相由()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只对()负责。议会是()机构,由()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权力很小,由()选举产生,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和()的批准才能生效。二、简答题:1、美国的三权分立是怎样体现的?(答出总统、国会、最高法院的职责)2、英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占领香港的?三、填表中国欧美经济政治外交4思想科技第四单元第10课: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掠夺()和开拓(),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是(),俄国趁机强占中国北方(),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第11课:《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包括()和()它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但是,它体现的(),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设想,但迫于当时的形势,未能实现。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输出为主,战争后,以()输出为主,这主要体现在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掀起(),台湾地1895年割给日本,于()年回归祖国。《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5国()受到列强控制。使馆界实际上成为(),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朝腹地()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通过这个条约,清政府成为()工具,清廷沦为()。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的境地。第13课: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的民主宪法,具有()的进步意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说它具有伟大功绩指的是()。第14课:1919年5月4日,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了。这次运动先以()为中心,再以()为中心。最能反映斗争性质的口号是()。五四运动是一次()革命运动。在运动中,()是先锋,()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开始走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把()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是中国()的开端。1924年,()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国共合作后,北伐()()()三派势力。但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发动了(),并于4月18日成立()。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合流。第15课:南昌起义打响了()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开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6容。由于第()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从()开始,()结束。第16课: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会战是()()()()。战争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阶段。1938年10月至1944年,是()阶段。1944年至1945年是()阶段。当时中国有三个区域,分别是()()()。日军制造的滔天罪行有()()()。1940年,()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米的战线上,摧毁敌人交通线,拔掉日伪军据点。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17课: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国民党又改为重点进攻,主要进攻()和()解放区,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从1948年开始,中共中央相继发动了()()()三大战役。1949提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间是()至()。第五单元第18课:三个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法国的()()和英国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共产党宣言》的三大理论来源是()()(),《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7(),它的问世标志着()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的指导,()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第19课:俄国二月革命是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和()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完成了将()革命转变为()革命的任务。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现实指的是()。第六单元第20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的性质,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的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宪法体现了()和()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是()()()。第21课: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被迫害致死。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第22课: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但最早应用于解决()问题,香港是通过1842年的(),1860年的()和1898年列强8瓜分中国狂潮时占领了()而一步步被英国占领的。海峡两岸关系缓和的表现有大陆成立了(),台湾成立了()。1992年达成()2005年,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2008年三通即()()()实现。目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有()的提出,两岸()的民族情感,两岸()的不断交流,国民党的(),一个中国原则的()等。不利因素是()和()。第七单元第23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首的()和以美国为首的()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新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它还和中国签订了《》由于此条约的限制,中国没有参加()运动。周恩来最先和()国家的代表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中国在50年代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有1954年,参加(),1955年,参加(),会上提出了()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第24课:中国在()年第()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年,中美建交,()年,中日建交。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目标是反对(),维护()。第八单元一、填空题第25课: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新体系是(),代替了原来的(9)体系。实质上是在美苏两国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这个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以()为两极的世界格局所取代。二战后,()国和()国被人为地分裂,美国侵略()()相继失败。第26课:1951年,法意等六个国家签订了《》,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成立,1993年,()成立,1999年,()正式启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第27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是()。()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二、简答题1、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是什么?2、中美能够建交的原因是什么?3、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三、填表名称性质任务主力领导阶级结果前途指导思想所属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0必修2一、选择题第一课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2、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3、()时期,中国已经有了铁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的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第二课4、商朝时已烧出原始瓷器,到了唐朝,已形成()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江西()是著名的瓷都。5、古代的手工业主要包括()和(),后者又分为(),()。6、()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7、我国素有()的誉称,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和欧洲,商路被称为()。8、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西方国家称中国为()二、列举题1、列举春秋战国以来的主要生产工具2、列举春秋战国以来的主要耕作方法3、列举春秋战国以来的主要耕作制度4、列举春秋战国以来的主要灌溉工具三、问答题什么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小农经济的特点?11四、填表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管理方式特点或目的流通方式地位第三课9、()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10、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政策,这个政策最先由()提出。11、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和()相继问世。12、两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3、明清时期,商帮出现,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和()。14、()时,市坊的界限被打破,经济中心()移。15、西汉时,由于开通了()和()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16、元朝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1217、古代的对外贸易主要由()控制,()贸易占主导地位。18、清朝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一至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