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中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精品教案鲁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可以运用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从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方面来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对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从而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天体的定义、类型及其天体系统的层次性2.运用材料结合实际说明太阳辐射的、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作用3.分析太阳系模式图,结合图表信息概括总结地球普通又特殊的原因。三、教学重点: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四、教学难点: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五、教学方法:主题探究、总结六、学生分析: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七、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人类迄今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一幅“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生成、演化离不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宇宙1.宇宙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宇宙具有物质性特点,宇宙中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天体:存在于星际空间的物质有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通信卫星等(发射出以后)学生思考:判断下列是否天体:白云?亟待发射的卫星?正在工作的嫦娥卫星?宇宙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在练习本上画出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并大概的确定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总星系(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约150亿光年)河外星系(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地月系[[师生共同阅读]知识窗: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察到的宇宙范围会不断扩大,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开发宇宙的重大事件。在所有的恒星中。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并且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下面我们就学习关于太阳的相关知识。【课堂练习】见学案、(2)太阳1.太阳的概况:学生阅读归纳总结:太阳是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两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辐射方式:电磁波;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肉眼看到的为太阳的光球层)。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验讨论,然后再结合课文简要的归纳维持地表温度;提供能量;提供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3.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来源:学科网]学生阅读第6页知识窗,列表对比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从类型、发生的位置、周期等方面分析)太阳大气的异常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呢?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读图1-1-15“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思考一下问题:(1)从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从太阳黑子相对数曲线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3)如果将两种曲线叠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基本吻合,大约为11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的确会对气候有影响。学生阅读课文7、8页归纳: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失灵);产生极光(两极同时同纬度发生,只有极夜能看到)。很多同学都相信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呢?如果你生活在其他星球,你认为这颗星球应为你的生存提供什么条件?三、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根据图1-1-11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分布。我们常用运动的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九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试根据图1-1-11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倾角7º3.4º0º1.9º1.3º2.5º0.8º1.8º偏心率0.2060.0070.0170.0930.0480.0550.0510.006问题:⑴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相同吗?(同向性)⑵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相差大吗?是不是近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共面性)⑶八大行星公转运动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近圆性)⑷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得出结论]从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设问导学]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结合表1-1-1回答下列问题:⑴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⑵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殊的地方?[得出结论]地球与九大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比较,没有特殊的地方,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2.地球的特殊性[承转提问]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是哪些条件决定着地球上能繁衍出勃勃生机。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地球处在怎样适合生物生存的宇宙环境中?[结论]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的空间运行轨道[讨论]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处在这样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呢?地球自身又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哪些条件?[结论]日地距离适中——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15º,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对地表保温)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差变化幅度不太大,适宜生命的新陈代谢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课堂练习见学案课堂小结:本节由远及近,由宇宙到太阳到地球,让我们逐渐的了结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即地球生命的出现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演化离不开宇宙环境。教学反思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开发。课下作业基础训练相关题目。预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基础知识十、板书设计: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1.天体2.天体系统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三、太阳1.太阳能量来源——核聚变2.太阳的大气层:光球、色球、日冕3.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4.太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地球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存在生命的行星[来源:学科网]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精品教案鲁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