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
1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简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灾情严重。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明显的南北不同和东西分异。广大的东部季风区是自然灾害频发、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带,华北、西南和东南沿海是自然灾害多发区。中国的地震、洪灾和旱灾等灾害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大大加重了中国自然灾害的严峻程度;生态资产的明显短缺、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已成为推动自然灾害在空间上蔓延、在时间上加剧的重要原因。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这部分内容作为《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独成章,目的是使高中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而渗透国情教育,培养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本章的编写主要遵循了以下指导思想。(一)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从区域国情知识角度突出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形成机制和危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形成机制和危害,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是帮助高中生了解国情、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和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的知识基础。因此,教材以渗透国情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区域为背景,在总结了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常见的五种自然灾害分别进行了阐述,既注重了知识的纵向联系,又突出了区域差异,立足于使高中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增强高中生的防灾意识和用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二)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从自然灾害系统角度突出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地域系统,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的变异系统。本章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从自然灾害系统角度反映灾害科学的内容。教材中贯穿人地相互作用关系的主线,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但着重要求学生深入分析人类活动对各种灾害的影响。如:“中国的水文灾害”一节介绍了洪水灾害的分布地区、影响因素及灾情,重点针对1998年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54年大得多,但人员伤亡、大堤决口的数量和淹没范围都小得多这一现象,对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进行对比,以揭示人类活动参与的结果。即一方面说明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抢险。另一方面说明中下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极为严重。不合理的砍伐树木、围湖造田建垸等人类行为也是成灾的原因之一。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治起到的正负作用以及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2(三)注重高中生的地理基础和认知规律,引用案例教学和各种图件辅助教学中国的自然灾害区域分布广泛,成因复杂,整个自然灾害系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时空差异。长篇幅的文字叙述和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讲授模式将使原本复杂抽象的自然灾害内容愈加枯燥难懂。高中学生曾经在初一学习过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高一阶段又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本章教学从学生的地理基础和认知规律出发,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案例选择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突出典型性、知名性和说明性,不仅对课文相关内容起到诠释、证实、应用等作用,案例教学实际上重视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有的放矢地分析探究问题,注重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本章的另一特点是运用各种专题地图、遥感图像、实景照片、简化框图等多种图件辅助教学。上述这些科学直观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如要求学生基于地图分析成灾分布、灾情和特点,学会应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信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强化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二、教材的知识结构本章首先概括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征,然后对不同的灾害种类分节阐述,全章共分为五节,重点分析了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特点和成灾特点,强调区域成灾差异,突出了灾害多发区的成灾原因和灾情,论述了灾害链之间的联系(图1)。3图1中国的自然灾害知识结构示意三、教材重点与难点说明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4(一)教学重点①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②我国农业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形成因素。③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6个自然灾害带。④列表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二)教学难点我国灾害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为难点。教师应结合必修课模块的知识点,如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形成、地貌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我国灾种多、灾次频的原因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概括。(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强弱、位置移动的快慢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频繁交替的旱涝灾害。将这些影响灾害形成的因素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对应起来,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从夏季风的推进和锋面雨带的推移两个方面解释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西南板块活动地区;从地貌、气候和植被的影响方面解释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西南区;从纬度与气候方面分析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从海陆位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来解释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利用上述因素分析法,结合人口分布、地形分布、降水分布等专题地图,同样也可以解释我国6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与区域分布特征。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一)教学重点①理解我国地震西多东少,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②结合案例认识地震预测和防震意识在灾害中所起的作用。③分析不同地区同级地震造成不同灾情的原因,重点认识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④归纳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地域分布总特点。⑤解释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及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⑥如何避免地质灾害和防御地质灾害。(二)教学难点5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成因,需要从自然与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1)自然因素,如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2)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由此可见,地质灾害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地震和暴雨以及人类活动均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地质灾害多发区往往是兼有这些自然特征和人为活动的地区,如我国的西南地区。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一)教学重点①暴雨洪水的分布地区、类型和原因。②结合图中所示洪涝灾害点位集中区域的经济状况,分析我国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③对比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造成洪水灾害的人为因素,认识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④如何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以降低洪涝灾情。(二)教学难点洪水分布规律及成因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需要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来分析。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是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地区,海拔均在50米左右。我国洪涝的多发地区(东部季风区)恰是我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工业、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也扩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也会增加洪水灾害的风险性,如围湖造田、建垸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滥伐森林、植被降低将使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泥沙沉积,阻塞河湖水库,蓄、泄洪能力下降;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使财产过于集中等等。而植树造林、保持上游的水土对下游地区防洪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以及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的协调关系,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的重要意义。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一)教学重点①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及其成因。6②华北地区成为我国第一旱灾多发中心的原因。③我国旱灾的区域特点和差异,不同地区旱灾类型的成因及灾情。④我国易受台风袭击的原因;登陆我国的台风路径;台风灾情严重地区的特点。⑤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⑥沙尘暴发生的时间、地域分布和形成条件,人类活动有利于防治沙尘暴的举措。(二)教学难点旱灾与涝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交错出现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我国主要的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稳定,旱灾频次少);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华南地区──夏秋旱;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这些现象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有关,因此应从气候成因上加以解释,使学生温故知新,真正理解因时、因地防治这些灾害的必要性。上述旱灾中,华北地区春旱严重,主要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人口密集、有超大城市群,生活用水多;国家商品粮基地,灌溉用水多;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用水多等;还表现为水质性缺水,即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与化肥污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污染水。华北地区的春季也是沙尘暴集中的区域,主要因为以下原因。(1)每年3~4月,华北地区受西伯利亚进退的冷空气影响,大风天气比较多。(2)此时草木初生,加之春旱对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植被不能完全覆盖地面。(3)此时地表面已经解冻,春季加速升温使地表干旱加速。干燥疏松的地面物质极易被大风扬起,形成沙尘暴天气。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还可增加湿度,调节局部地区气候,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从而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一)教学重点①我国生物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②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③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二)教学难点7蝗灾与鼠害。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对蝗区的改造与治理尤为重要。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人类活动,例如农作物复种、间种、套种的面积大,为多种害鼠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料条件等,以上是教学中应该强调的。随着世界贸易的日趋频繁,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公害,通过实例,说明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灾害跨地域传播的同时,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抓住主干,明确重点,讲解适度①各种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这是教学的首要目标。②各种分布规律成因的讲解要详,各种自然灾害成因的讲解要适度。③在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的同时,如何预防是教学的首要任务。④在灾害类型成因中,应侧重人文因素,使学生辩证地认识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即不断约束和修正人类行为,朝着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方向发展。(二)充分巧妙地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和思考分析能力本章教材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正文、阅读、思考和活动。其中,正文部分多穿插案例,对课文相关内容起到诠释、证实、应用的作用,案例有单一案例和群案例两种,前者更强调整体性,后者更强调系统性。阅读是为补充和丰富正文内容而设计的,主要包括对相关概念的进一步解释和定义,对正文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增加知识的趣味性等。思考是最具有互动理念的环节,具有承上启下、激发创新的功能。思考题设计突出基于图表的分析思考、基于区域的对比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