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一)选择题读表1数据,回答1~2题。表1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海拔/m纬度经度北京3139°55′N116°24′E兰州151736°03′N103°49′E福州8426°02′N119°19′E甲地11034°44′N113°42′E乙地189125°04′N102°42′E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图4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3.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三角洲平原B.黄土高原面C.大陆架D.沙丘4.下列选项与图3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5.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6.“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7.图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A.天然气水石油B.水石油天然气C.石油天然气水D.天然气石油水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8~10题。8.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A.东西向B.东北-西南向C.南北向D.西北-东南向9.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10.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A.3个B.4个C.5个D.6个11.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的形成是由于()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B.南极洲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2003年秋季,泉城济南市许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图1表示济南市附近地貌类型,据此回答12~14题。12.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⑤13.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为()A.土壤水B.潜水C.承压水D.地表径流14.这次泉水由枯变丰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效C.退耕还林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B.200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雨量大增D.南水北调东线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15.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一巴楚地区发生6.8级地震。这次地震()①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上②发生在亚欧板块上③是地壳张裂造成的④是地壳挤压造成的A.①④B.②①C.③②D.②④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16~17题。16.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堆积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17.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区下沉迅速增快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8~19题。18.甲处的地形名称是()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D.火山锥19.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读等值线图,回答20~21题。20.若图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b,下列可信的是()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③一般中午时d处气压略高于a处④深夜c处常吹山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1.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②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③b、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④b、d处于山脊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读图,做22~24题。22.图中山岭是()A.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B.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C.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23.图中E处的井属于()A.潜水井B.自流井C.承压井D.枯井24.若图中的隔水层由页岩组成。按成因分类,下列岩石中与页岩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花岗岩B.大理岩C.石灰岩D.玄武岩读某种地形示意图,完成25~27题。25.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向斜成谷D.背斜成谷26.该种地形在我国哪个地区分布最为普遍()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27.下列自然地理事物形成中,与图示地形成因有密切关联的是()A.挪威西海岸幽深的港湾B.科罗拉多大峡谷C.东非大裂谷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28.甲处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①水平挤压②水平拉伸③地壳上升④地壳下降⑤外力侵蚀⑥外力沉积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③④⑤读图完成29~30题。29.国家首都A是()A.新德里B.马尼拉C.雅加达D.堪培拉30.B处的地形是()A.山岭B.山谷C.海岭D.海沟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部分河段,据此分析回答31~34题。31.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山麓冲积扇B.冲积平原C.沙洲D.三角洲32.在河口能否形成三角洲决定于该河流域的()A.降水量多少B.地壳运动形式C.植被状况D.气温年变化33.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A.①B.④C.③D.②34.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A.夏秋两季B.春夏两季C.秋冬两季D.春冬两季读下图,回答35~36题。35.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36.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顺序的是A.“U”型谷,断崖,风蚀柱B.“V”型谷,海蚀洞,冰斗C.峡谷,三角洲,移动沙丘D.峡湾,角峰,风蚀洼地37.下面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A.①喷出岩②岩浆③侵入岩④变质岩⑤岩浆岩⑥沉积岩B.①岩浆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沉积物⑥喷出岩C.①喷出岩②沉积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⑥侵入岩D.①喷出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⑤沉积岩⑥沉积物38.某地质队在长江口崇明岛上钻探取样,自上而下依次钻取到的沉积物样品可能是()A.砾石-砂-粉砂-黏土B.黏土-粉砂-砂-砂石C.黏土-砂-粉砂-砾石D.黏土-砾石-粉砂-砂“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在2007年唯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其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重庆等地。回答41~42题。39.“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自然条件是()A.炎热多雨的气候B.寒冷干燥的气候C.岩浆岩广布D.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40.“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A.角峰B.沙丘C.峰林D.风蚀蘑菇41.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A.H1>H2B.H1<H2C.H1=H2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42.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12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②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③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④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A.①④B.②①C.③②D.②④43.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44.图示是公园(林草地)、操场(裸地)、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A.公园、操场、足球场B.足球场、操场、公园C.操场、足球场、公园D.公园、足球场、操场45.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A.清晨B.傍晚C.中午D.夜晚46.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A.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C.丙、乙、丁、甲D.丙、丁、甲、乙47.图示是某时刻地面气压(百帕)分布图。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甲地气流下沉B.丁地出现暴风雪C.丙地气压梯度力最大D.乙地是高气压中心48.水汽的气压高低可以反映水汽含量的多少,图6是某城市近地面水汽压等值线图,哪种原因可导致等值线数值自外向内减小()A.城市绿地面积比郊区大B.城市地面挥发能力弱C.城市地面可供蒸发的水分少D.气旋过境49.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一般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50.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B.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C.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D.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参考答案及其解析1~2.【解析】1.B2.C根据表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华北平原;乙为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不会太高;由于云贵高原地处亚热带,冬季气温不会在0度以下。3.【解析】答案选B三角洲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而成,高原面的沟壑则是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沙丘则是由于风力搬运作用而成,他们都是由于外力作用而成。4.【解析】答案选A。考查的知识点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其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变成松散的碎屑物,这种破坏作用就是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基础上,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经过外力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5.【解析】答案选C。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既有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又有流水的物理冲刷作用,它的形成条件是:石灰岩地区;降水和热量条件比较好的地区。6.【解析】答案选D。水滴石穿属于水蚀作用。应属于流水侵蚀作用。7.【解析】答案选D。根据岩层向上弯曲可知,该地层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根据水、油、气的比重可知,水最大,油居中。8.【解析】答案选D。题干中提到的两次余震,①发生在岛屿的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②发生在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而且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综合以上的推理,尽管不知道该海沟的名称,也能作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判断。9.【解析】答案选C。两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较易判断出,亚欧板块较易误作太平洋板块。区分的方法为发生地震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是亚欧大陆的延伸部分,从而作出亚欧板块的正确判断。10.【解析】答案选A。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具体考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及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知识。解此题,首先要明确这是一幅地球剖面图,其次从图中可知此剖面线经过亚欧大陆和南美洲,此时可以判断该剖面线经过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一个斜剖面。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亚欧、太平洋和美洲三个板块,注意六大板块中没有大西洋板块。11.【解析】答案选C。本题考察板块的构成图的阅读能力。12.【解析】答案选A。通过材料和图形把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之中,并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现象。近些年黄河断流,趵突泉休眠现象比较突出,得到了地理学科的关注,而通过2003年的“重新涌水”引发学生思考。泉多为承压水的排泄区,它埋藏在上下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