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行星地球》教学计划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知识框架】【知识点】一、天体系统二、太阳系八大行星1、八大行星类地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巨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星的运动特征:,,。三、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安全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1、地球有稳定安全的环境;2、地球与太阳适中,地球具有适宜的,平均温度保持在。3、地球具有适中的和,使得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4、地球上有。总星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重点】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框架】【知识点】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能量来源反应。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4、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层、层、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重要标志):光球层——色球层——黑子和耀斑周期都是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2)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着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4)另外,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等。【补充知识】有关地球仪的知识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北端始终指向附近。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与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个圆,且都不平行一个圆,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4.纬度与经度的划分(投影展示)起点线度数划分度数含义代号常用划分界线纬度赤道(00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作900当地纬线上的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N)南纬(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300、600把地球划分为低、中、高纬度经度本初子午线(0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当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平面的二面角东经(E)西经(W)200W、1600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经度区分:(很重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经度递增的是东经,递减的是西经。5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6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大小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②赤道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cos该地纬度讲解习题。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知识点】一、自转与公转运动形式自转公转绕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周期恒星日23h56m4s恒星年365d6h9m10s太阳日24h回归年365d5h48m46s速度角速度15°/h角速度1°/d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线速度30km/s关系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为23°26′二、近日点与远日点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23°26′。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最北在,时间是,为;最南在,时间是,为;位于赤道时间是,为。四、自转的意义1、昼夜交替(1)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2)晨昏线的判断:如果晨昏线的西侧是夜半球,东侧是昼半球,则为______线;反之,晨昏线的西侧是昼半球,东侧是夜半球,则为_______线。(3)随着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因为晨昏线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4)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____________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就不断的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个____________日,即____________小时。2、时差(1)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2)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_______,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____,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慢(3)区时:全球共分为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___________。(4)中时区____________。(经度)东西十二区共用180°经线为中央经线。北京(120°E)在___________。纽约(75°W)在________。(5)日界线____________。从西十二区向西到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______________,从东十二区向东到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日期要________________。(补充: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3、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在北半球向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偏,赤道上_____________。五、公转的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角H=90°-两地纬度差(同减异加)2、昼夜长短的变化(1)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_________和_________。(2)昼长=昼弧/15°=24-夜长=(12-日出时间)X2=(日落时间-12)X2夜长=夜弧/15°=24-昼长=日出X23、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是冬、夏的过渡。(2)气候意义:包含的月份。春______________月;夏_______________月;秋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3)五带划分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教学难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球的内部圈层。【知识框架】【知识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即为地震波。(2)特点:传播速度随着________________而变化。(3)分类: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______,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______,只能通过_______传播。2、不连续面(1)概念: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的面。(2)分类:莫霍界面:地面以下_______千米处,该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_______;古登堡界面:地下__________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横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___。3、内部圈层(1)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_______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组成(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_。(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地球表层水体组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地_________运动之中。(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以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部、水圈部和岩石圈的部。2、相互关系: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2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