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校级课题研究报告[日期:2009-12-14]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景玉国一、课题名称: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一)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合作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北京的新课程改革在2007年全面展开,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高中新课程的方案明确提出“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在高中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三种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较强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团结协作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基于此,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具备合作能力的人才。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的认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势,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解决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的需要。《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以小组的方式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初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由此,许多学科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在许多课堂上,小组合作还只是流于形式。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合作。其教学场景的表现有三个方面:(1)教师按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学生无法配合。教师便会让学生讨论问题,此时,学生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此则趁机说闲话。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是教师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完成教学设计,是以自己为中心。这种小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2)在教学中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小组合作的价值。(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问题一提出,不是让学生立即进行小组讨论,而是象征性地给几十秒钟考虑。在小组交流中导致个别学生侃侃而谈,多数学生说不出自己的见解,只好当陪客,作听众;或学生偏离主题作漫无边际的闲扯;或抛开重要话题,仅作肤浅的交流等。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课堂教学的点缀,确无实质意义。2、顺其自然、缺乏监控。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缺乏目的性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自由放任的状态。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是陪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一两个学生,大部分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4、学生合作学习处于消极状态。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然而,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常表现出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合作的现象,影响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往往一些学生未明白讨论问题,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未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上述问题在我校同样存在,本课题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流于形式等问题。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根据教育教学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借鉴已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抓住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形式。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并按自己的兴趣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合作意识和能力,以顺应教育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适应未来的合作化、信息化社会。2、课题研究的意义实践意义:新课程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与探究学习一样,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形式,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推动合作学习理论的实际应用进程,进而在实际应用中又丰富合作学习理论,从而推动教育理论科学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国家实践差异很大,加之其代表人物较多等原因,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综观世界各国合作学习专家对于合作学习概念的认识,本课题试将其概念表述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由教师设定具体目标,提供资源,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多让学生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进行调查和理论研究,找出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2、研究对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3、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形式4、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有效的合作方法5、研究教师的角色定位。3、研究合理的评价机制。(三)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上,以往的研究重在研究小组学习的方式上,而忽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本课题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与实效性有机结合,是一个新的尝试。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依据:集体动力理论、自控论原理、课堂教学工学、动机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认知理论等。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以及对改进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2、分组实验,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结成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小组,如兴趣小组、时事述评小组、课堂学习小组等。3、定期定性定量对比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包括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其他非智力因素等。4、通过和学生座谈、请专家指导、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推动研究的顺利进行。根据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现状,按照发现问题——学习理论——实验研究——总结反思——再实验——反思形成理论的思路。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其基本流程图如下:准备阶段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实施阶段初期探究推进阶段反思阶段实施阶段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7年1月)此阶段主要进行收集、分析资料,问卷调查,做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工作。研究的准备阶段和初始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即通过上网下载,查阅图书等大量查阅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学习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经验,借鉴已有成果,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明确课题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的种种问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召开开题论证会,评审专家市区两级教研员给予本课题研究充分的肯定,并给予相应指导。2、实施阶段(2007年3月——2009年1月)(1)初期探究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①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学习,深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并在全校政治教师中推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培训活动,更新教师观念,提高认识,提倡各位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中。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形式的实验,各课题组成员都不定期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进行如何合理分组的实验,并及时总结,每月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③课题组成员刘娜上一节《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区教研员和全区共40多位一线教师听课,课后所有教师共同研讨,总结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2)推进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①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形式的实验,在第一阶段成果即合理分组和准确定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有效的合作方法和合理的评价机制。②课题组成员田辉上一节《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公开课,北京市教育专家金钊博士和顺义区政治教研员特级教师董晨及全区40多位政治一线教师共同听课,广泛吸收意义和建议,推动和完善研究工作。(3)反思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总结学生进行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技能、方法,初步形成理论。各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多篇论文,其中,一篇论文获北京市一等奖,一教学案例获三北地区一等奖。3、结题阶段(2009年3月——2009年10月)(1)2009年3月——2009年6月总结经验,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初稿。(2)2009年9月——2009年10月完善论文和研究报告,最后定稿。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一)在实践基础上研究并总结出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和方法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在分组时,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可考虑两方面:一是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实力相当;二是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在进行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就是根据性别、能力、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要求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一方面使得各异质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理性思维、更多的思维碰撞,有更多的争论而产生思维的火花,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竞赛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每小组6人为宜。设小组长1人,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副组长1人,配合组长完成各项工作;记录员1人,负责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1人,负责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检查员1人,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并作好记录;资料保管员1人,负责保管组内的一切资料,并作好登记。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合作中各司其职,这些角色定期进行轮换。各组可自行设计本组的名称和标志,并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学习委员和宣传委员设计排行榜,并定时更新。(二)探索并总结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4种具体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是发展中学生主体性的良好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
本文标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