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政治《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教案
1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危难之中见“公仆”本色2、政府依法行政(1)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第一,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任何人、任何组织违反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惩处。第二,政府依法行政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政府行法行政,实质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政府行政不依法,必然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它们是互相统一的。政府依法行政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第三,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各种政府部门打交通。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第四,政府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责任重而又艰巨。政府依法行政,增强行政能力,可以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可以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经济建设、组织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A、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B、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要求,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C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D、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E、诚实守信:行政机关颂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E、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2(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有重要意义: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依法行政,行政有据,群众监督有据。可以保证公职人员廉政。C、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防止因为能力等因素,造成缺失。D、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审慎用权,民主决策(1)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A、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B、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C、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果的行政管理体制。(2)科学民主决策的典范政府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才能真正对人民负责。案例:关于三峡工程的决策。建设三峡工程的讨论,直到20世纪90年代。水电部成立了三峡工程论证小组,组织14个专家组,进行论证,有赞成,有反对。1992年国务院向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修建议案。1992年四月人大代表2633人,表决。1767票赞成通过。讨论: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尊重少数的原则。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1)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①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所以,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各部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②人民监督政府的可能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确保、权力用于为人民谋福利。(2)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我国政府监督体制的现状需要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我国目前对政府的监督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在实际工作中起了不小的作用,但通过实践观察,仍然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没有完善和监督的机制。我国必须建立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是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键。这个机制,一是靠民主,鼓励公民参与对政府权力的监督,这就要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3权和监督权。使人民能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二是靠法律,使政府的决策、执法和执法检查都按照法律行使,这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行事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照法律行使。(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形式。(4)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到权为民用。从而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为阳光工程喝彩(1)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政府为了方便群众对政府和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2)政府为什么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首先,国家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一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只有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才能更好地捍卫人民的利益,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其次,只有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依照法律赋予的权限,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⑴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监督政府是社会主义制度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就是为了实现政府权力运作合法化、民主化,不断修正政府的执法行为,减少和防止工作中的错误。⑵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由于权力的所有者(人民)与权力行使者(政府公职人员)相对分离,且政府权力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得政府和人民的意志存在着可能不一致的情况。在缺乏有力的监督控制、掌权者又缺乏道德约束力的情况下,一些政府官员把权力变为个人或小团体牟取私利的工具,导致权力的滥用。所以,人民依据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制定准则以规范政府的行为,对权力的实施、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⑶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政府行为只有表达民众的意志和利益,才能树立行政权力的威信,唤起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主动接受政府的公共管理。政府要实现反映民意、为人民服务和公民参与的民主行政,必须靠健全的监督机制的有效监督来实现。⑷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人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国家的侵犯。凡是搞特权、搞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从而保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3)“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1)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加强。(3)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4(4)利于群众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5)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三、政府的权威1、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1)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2)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权威的具体体现:①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③是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他得到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则行,有禁则止。④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2、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1)来源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旧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都不是代表人民的政府,就不可能有人民自觉认可和拥护权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的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②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的。要树立政府威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①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德行操守。以这种无形的影响力促使政府与公民关系趋向协调和谐,促使政府权威的形成。②政府依法行政。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端正依法行政的态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维护政府的权威。③政府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树立起高效、廉洁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从而树立政府的权威,获得人民广泛的认可和支持。(2)树立政府权威的要求①坚持权为民所用。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行使权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行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这样的政府,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认可,其权威自然会得到提升。②坚持情为民所系。政府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③坚持利为民所谋。政府要和广大群众同甘共苦,了解群众“难”在何处,“忧”为何事,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解决群众的困难,维护群众的利益,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复习提示:(1)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2)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要理解我国建立的行政监督体系,体会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真正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3)理解政府树立权威的具体要求:政府应该以德立威、以法树威、以才增威、以廉生威、以勤出威、以信取威、以情升威。(4)了解有关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