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变异。“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C.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D.有意识地改造事物的属性及规律2.“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一观点A.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认为物质和意识都是独立存在的C.承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D.主张科学研究应脱离知觉主体3.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B.都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都肯定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D.都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4.“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此处的“物质”是指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5.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6.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表明A.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相对静止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C.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7.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存。”这句话说明A.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其他东西不一定是运动的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是不存在的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人们眼里、心中运动8.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这说明A.世界上的物质是绝对运动的物质B.世界上的物质是相对静止的物质C.世界上的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物质D.辩证法就是又动又不动9.“世界上惟一不变化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10.2006年5月18日,今年第一号强台风“珍珠”在广东省汕头市登陆。台风,是形成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强热带海洋气旋,它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光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科学技术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运行的线路,人们可以做到的是预测台风的到来和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表明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C.人们在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11.从哲学角度看,右图这幅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一切从实际出发C.承认矛盾的客观性D.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1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发展D.按规律办事才能造福人类13.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1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修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预测C.自然规律是人们行动的向导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15.右图漫画启示我们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二、简答题16.有人认为,自然界是具有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你认为上述观点对吗?为什么?三、论述题17.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同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设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应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参考答案:1-5.BCDCA6-10ABCCA11-15.ADDAC16.(1)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因此,认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的观点是正确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因此,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否定了社会的物质性。17(1)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倡导节约环保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公共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同步练习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