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模式
1新兴一中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模式一、依据类答题模式: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需要。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⑥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意义。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2、个人(消费者、劳动者)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1)权利与义务相统一;(2)个人的消费观;(3)个人消费品的分配;(4)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5)劳动合同制度;(6)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7)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8)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9)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3、企业(生产者、经营者)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2)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3)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4)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6)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7)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4、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5、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6、政府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2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7、党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①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②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③党的作用决定的(三个只有才);④是加强党自身的建设的需要;⑤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8、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3)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4)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9、人民代表大会做某事的依据:(1)我国的国体政体。(2)人大的地位、性质、职权。(3)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4)民主集中制原则。10、各民主党(政协)活动及依据:(1)、各民主党是参政党,要行使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参与国家管理,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2)、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与民主党的关系: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组织上相互独立,法律上地位平等,工作上互相监督、通力合作。(3)、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并非国家职能)。(4)、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11、(政治生活)我国在对外关系方面为什么这样做?①必要性: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②意义:对我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12、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二、一般措施类设问的答题角度如下1.企业怎么做某事?(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3经营战略。(2)科技管理: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创立企业自主品牌,形成自己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3)效益: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品牌:要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要诚实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形象,创立品牌。(5)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6)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2.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怎么做某事?(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6)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7)综合利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8)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政治学中见到如何做,应想到:1.政府怎样做某事:(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⑤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42.党怎样做某事:从党的角度:(党的性质、宗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党的建设等)。①践行“三个代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②完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从公民的角度:公民怎样做某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等)。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②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③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4.国际方面:国家利益、对外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建设和谐世界;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5、民族问题上“怎么做”(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制度);(3)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5)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三)文化生活中见到如何做时,如:1、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1)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2)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3)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2.怎样对待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对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反对“守旧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3.如何对待外来文化(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2)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5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4)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5.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6、如何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2)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4)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