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政治选修42.3恰当运用简单判断
古时候,有个送信的人赶着一匹马奔跑。有人问他:“如此急事,何不乘马?”他说:“六条腿比四条腿跑得快些!”◎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哪里?赶马人人的判断“‘腿多’跑得更快”,是一个不符合实际的错误判断恰当运用简单判断一、判断应恰当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例如:①李白是大诗人。②语言不是上层建筑。③负数小于零。④并非所有细菌都是有害的。⑤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这里所谓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对象、社会领域的对象和思维领域的对象;所谓的“对象情况”,是指对象所具有的属性;所谓断定,就是肯定或否定。例①肯定了李白具有诗人的属性,例③肯定负数与零之间具有小于关系,例⑤肯定年满18周岁是具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例②否定语言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例④否定所有细菌都具有有害性。判断是人类思维不可缺少的思维形式。法官断案、医术诊断,都要运用判断。天气之冷暖、菜肴之佳劣、感情之好恶、作品之高下,都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判断有真假。凡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都是真的,凡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都是假的。例如,“郑州在北京之南”是真判断,“狼不喜欢吃羊”是假判断。“真”和“假”统称为“真值”。“真”是一种真值,“假”也是一种真值。在传统逻辑中,只有真和假两个真值。因而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有所断定和有真假,是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这两个逻辑特征是互相联系的。正因为有所断定,才有真假。2、判断的逻辑特征(1)对对象情况有所断定。(2)客观上必有真假。任何一个判断客观上它不是真的,就是假的。3、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首先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在概念、质量、关系(包括条件关系)的把握上必须明确、准确。4、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判断与语句)就像概念与语词的关系一样,判断与语句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判断是语句表达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判断的形成、保存、交流,都必须借助语句,所以,判断与语句是不可分割的。判断与语句之间的关系是思维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与判断这种思维形式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是语句,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表达。判断与语句又不完全对应,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些语句表达判断,有些语句不表达判断。表达判断的语具有陈述句、反问句、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和偏正结构的感叹句。例如,①李白是大诗人。②偶数难道不能被2整除吗?③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④多么蓝的天哪!例①是陈述句;例②是反问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偶数能被2整除的”;例③是主谓结构的感叹句,它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的祖国是很可爱的”;例④是偏正结构的感叹句,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天是很蓝的”。询问句、设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中的询问句不表达判断。例如:①你去过杭州吗?②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③请把门关上!④飞机!例①是询问句,真正的有疑而问没有任何断定。例②是设问句。设问句的特点是自问自答。有人说一答不就有所断定了吗?问题在于,答只是前面的问作为设问句的一个标志,本身并不表达判断。例③是祈使句,并没有对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也不表达判断。例④是独词句,它并没有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如“飞机飞过来了”或“飞机真快啊!”。第二、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这是我的书”和“Thisismybook”,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是同一个判断。这是语言的民族性的表现。在同一民族的语言中,同一判断仍然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革命者不怕困难”和“革命者难道怕困难吗?”表达的是同一个判断。从语句的角度说,这是直陈句和反问句的区别。又如,“他打碎了花盆”和“他把花盆打碎了”表达的是同一个判断,这是主谓宾语句与“把”字句区别。表达同一个判断的句子,叫做同义句。判断与语句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语言表达可以更加准确、鲜明和生动。第三、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例如,“他的笑话说不完”这个句子至少可以表达两个不同的判断,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一是指他很能说笑话;二是指他做事荒唐,闹出了很多笑话。可以表达不同判断的语句是多义句。多义句到了具体的语境中,意义可以得到确定。例如,“他很有口才,他的笑话说不完”,在这个语境中“他做事荒唐”的语义就被排除了。“他做事颠三倒四,他的笑话说不完”,在这个语境中“他能说笑话”的语义被排除了,而他有很多荒唐事的语义得到确定。5、判断的分类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二、“质”“量”应确定1、直言(性质)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叫直言判断。例如,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语言不是上层建筑。例①断定“农业”具有“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性质,例②断定“语言”不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2、直言判断的结构直言判断的结构可分为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主项,是表示被判断的对象,如例①中的“农业”和例②中的“语言”。主项经常用大写字母“S”表示。谓项是表示被判断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如例①中的“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例②中的“上层建筑”。谓项经常用大写字母P表示。联项是表示主项和谓项之间联系的概念,经常用“是”或“不是”来表示。联项刻画直言判断的质,“是”表示肯定,“不是”表示否定。量项是表示主项外延数量范围的概念,可分为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全称量项经常用“一切”、“凡是”、“凡”、“所有”等语词表示。特称量项经常用“有”“有的”、“有些”等表示。特称量项的逻辑含义是“至少有一个”。例如,“有些羊是动物”是说“至少有一只羊是动物”,而并不是“有些羊不是动物”的言外之义。◎此翁请客失败,问题出在哪里?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此翁的错误是把特称量项误用为全称量项,应该说“有的该来的没来”,“有的不该走的走了”。3、以“质”和“量”的标准划分直言判断按照直言判断的质,直言判断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所有金属是导体”是肯定判断。“所有的事物都不是静止的”是否定判断。按照直言判断的量项可以把直言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全称判断用全称量项,如“所有金属是导体”。全称量项在语言表达中可以省略,如“金属是导体‘。特称判断用特称量项,如“有些作家是青年’。单称判断没有量项,如“李白是大诗人”。4、直言判断的种类按照质和量的结合,可以把直言判断分为如下六类:全称肯定判断,如“所有金属是导体”;全称否定判断,如“所有事物都不是静止的”;特称肯定判断,如“有些作家是青年”;特称否定判断,如“有些细菌是有害的”;单称肯定判断,如“李白是大诗人”;单称否定判断,如“杜甫不是商人”。在直言判断中,全称判断断定了主项的全部外延,单称判断断定了主项的整个外延,整个外延可以看成是全部外延的特殊状况。因此,传统逻辑往往把单称判断当做全称判断来处理这样,直言判断主要研究下面四类。全称肯定判断判断的主项与谓项之间的包含于关系。其判断形式为“所有S是P”。完全用人工语言、可以写作SAP,简写作A全称否定判断断定了主项和谓项之间的不相容关系。其形式为“所有S不是P”。完全用人工语言,可以写作SEP,简写作E。特称肯定判断断定了主项和谓项之间的相容关系。其判断形式为“有S是P”。完全用人工语言可以写作SIP,简写作I。特称否定判断断定了主项和谓项之间的不包含于关系。其特定形式为“有S不是P”。完全用人工语言,可以写作SOP,简写作O。六种直言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所有一切有些有些商品理论中学生中学生刘翔这个人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有价值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共青团员球迷田径运动员小学生量项主项联项谓项(5)准确运用直言判断的要求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试纠正上述材料中的不当之处。材料一的不妥之处在于:“中学生”与“重要阶段”,是判断的主项与谓项关系搭配不当,应改说“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材料二的不当之处在于:“仙人掌”“也不是植物”,这是把概念的种属关系误作为全异关系,可以改为“也不是树木”。材料三的不当之处在于量项“有些”的误用,应该改为“所有”。三、“关系”应当明确1、关系判断的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称为关系判断。例如,①甲数大于乙数。②小张和老刘是老乡。③苏州在上海和南京之间。④有些城市比南京大例①判定甲数和乙数之间有大于关系,例②判定“小张”和“老刘”之间有同乡关系,例③判定“苏州”、“上海”、“南京”、有“在……之间”的关系,例④判定“有些城市”与“南京”存在着“比……大”的关系。◎这间房子里至少有几个人?从辈分最小的那个人的角度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间屋子里至少有四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孙子——父亲,叔叔——爷爷。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构成。关系者项是表示具有某种关系的对象的概念。关系项是表示关系的概念。量项是表示关系者数量范围的概念。例②中的“小张”“老刘”分别是“同乡”是关系项。如例④中的“有些”是量项。2、关系判断的结构如果用R表示关系项,用a、b表示关系者项,当关系者项为单独概念时,具有两个关系者项的关系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aRb或R(ab)关系判断的逻辑结构图示: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量项第一关系项关系项量项第二关系项3、对称关系的含义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中,当对象a与对象b之间具有R关系时,对象b与对象a是否也具有R关系的问题。也就是说,当aRb真时,bRa是否也真的问题。对称关系有三种情况:•前面讲过的词项之间的“全同”、“交叉”和“全异”关系,两个命题之间的“反对”、“不反对”和“矛盾”关系都是对称关系。其它如“等于”、“同学”、“邻居”、“配偶”、“兄弟”等,也都是这种对称关系。①对称关系在特定论域中,当aRb真时,bRa必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对称关系。例如,“同案犯”关系就是对称关系,因为如果甲与乙是同案犯,那么,乙与甲也必定是同案犯。②反对称关系在特定论域中,当aRb真时,bRa必假,aRc必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反对称关系。例如,“重于”关系就是的对称关系,因为如果甲的罪行重于乙的罪行,那么,乙的罪行一定不重于甲的罪行。两个词项之间的“真包含于”和“真包含”关系也是反对称关系。其它如“多于”、“早于”、“大于”、“以南”、“之上”、“剥削”等,也都是反对称关系。③偶对称关系在特定论域中,当aRb真时,bRa可能真,也可能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偶对称关系。例如,“称赞”关系就是偶对称关系,因为,如果甲称赞乙,则乙可能称赞甲,也可能不称赞甲。其它如“信任”、“尊敬”、“认识”、“批评”等,也都是偶对称关系。根据关系的对称性,如果已知R是对称关系,则可以从Rab推出Rba;如果已知R是反对称关系,则可以从Rab推出→Rba.→Rba表示b与a不具有R关系。如果已知R是偶对称的,我们就不能从Rab推出a与b之间有或没有R关系。◎将上述三个关系判断的第一关系者项与第二关系者项的位置互换一下,原来的“关系”是否还能成立?材料一的“关系”能够成立。材料二的关系不能成立。材料三的关系有时成立有时不成立。4、传递关系的含义传递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中,当对象a与对象b之间具有R关系,并且对象b与对象c之间也具有R关系时,对象a与对象c是否也具有R关系的问题。也就是说,当aRb真并且bRc真时,aRc是否也真的问题。•关系的传递性也有三种可能情况:•①传递关系•在特定论域中,当aRb真并且bRc真时,aRc必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传递关系。例如,“重于”就是传递关系,因为如果甲的罪行重于乙的罪行,并且乙的罪行重于丙的罪行,那么甲的罪行必定重于丙的罪行。两个词项间的“全同”、“真包含于”和“真包含”关系也是传递关系。其它如“大于”、“高于”、“在前”、“年长于”、“早于”、“以东”等都是传递关系。•②反传递关系在特定论域内,当aRb真并且bRc真时,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反传递关系。例如,“父子”关系就是反传递关系,因为如果甲与乙是父子并且乙
本文标题:高中政治选修42.3恰当运用简单判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3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