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三地理专题限时集训(五)
专题限时集训(五)(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4·海淀区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2014·福建高考)如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3~4题。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2014·广安三诊)年平均气温0℃以下的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如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6题。5.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A.3100mB.3300mC.3700mD.3900m6.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分布,正确的是()A.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2014·东城区模拟)博格达峰位于我国天山的东段。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博格达峰()A.垂直自然带分布主要以水分为基础B.北坡和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相同C.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温带荒漠带D.各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季节而变化8.图中山地针叶林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①阳坡,蒸发强②阴坡,蒸发弱③迎风坡,降水量多④背风坡,降水量少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2014·蚌埠一模)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及植被类型分布。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A.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常绿阔叶林、草甸灌丛C.高寒荒漠、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D.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甸灌丛10.导致甲、乙、丙植被更替的直接原因是()A.热量B.降水C.地形D.土壤如图中四个箭头方向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11~12题。11.四个箭头方向中,出现非地带性现象的是()A.aB.bC.cD.d12.上述非地带性现象出现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陆分布C.洋流D.岩石性质二、综合题1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14.读非洲南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试分析其原因。(2)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时,约翰内斯堡市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特征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图中甲、乙沿海地区都处于回归线附近,自然带有何不同?说明成因。(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图中赞比西河与世界主要河流相比航运价值相对较小的原因。专题限时集训(五)1.C2.B第1题,开采地壳内部的矿产资源这种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①活动会影响水圈;②排放的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③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④是指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第2题,因CO2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A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朝向南面、东南面的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朝向东面、偏北面的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该流域偏南面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等的影响。4.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冰川面积缩小会使河流的流量减少,使得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冰川面积减少,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也会缩小。5.C6.D第5题,直接读出图中0℃线与甲坡气温变化曲线交点对应的海拔高度即可。第6题,从甲、乙两坡的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看,甲坡低海拔处的温度降低比乙坡小,出现雪线的海拔较低,说明甲坡为向阳坡、迎风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7.C8.A第7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主要是因为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图中显示南坡缺乏山地针叶林带,基带是温带荒漠带。第8题,天山的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且位于阴坡,蒸发较弱,因此水分条件较好,出现了森林带。9.B10.B第9题,甲地位于藏北高原,气候寒冷、降水稀少,为高寒荒漠植被;乙地在100~400毫米降水条件下,发育高寒草原;丙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顺雅鲁藏布江河谷推进的热带季风影响,发育常绿阔叶林;丁地降水较多,但海拔高,水热条件适于发育草甸灌丛带。第10题,甲→乙→丙随降水的增加,体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11.D12.Aa、c方向的变化都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方向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方向的变化受山地地形影响,呈现出非地带性。13.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桉树移植到我国西南地区为背景材料,通过移植前、后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考查沼泽的水源补给原因、过程;移植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降水角度比较热带雨林气候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等。桉树移植前、后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第(1)题,图a沼泽的水位和地下水水位持平,说明沼泽的水源自地下水。其稳定的原因是山坡上地下水水位稳定,植被能涵养水源;其过程可逆推地下水—下渗的雨水—植被截留大气降水。第(2)题,从图b中可以看出植被较移植前稀疏、沼泽的面积较移植前缩小。从图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是桉树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第(3)题,该问本质上是考查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差异。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3)(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14.解析:第(1)题,南半球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主要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的影响,气温低。第(2)题,约翰内斯堡周边地区属于热带草原带,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时正值南半球冬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为干季,草木枯黄。第(3)题,甲沿海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沿岸本格拉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乙沿海地区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第(4)题,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需要联系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赞比西河水文条件比较复杂,河水浅,多沙洲,还有湍流瀑布,有很大一段河段是在南非高原峡谷中穿行,对航运威胁很大;而且水量受到干季、雨季影响,变化很大。答案:(1)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作用。(2)草木枯黄。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时为南半球冬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为干季。(3)甲沿海地区为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乙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带,由于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富。(4)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水流急;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泥沙淤积,水浅且多沙洲,不利于航运。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专题限时集训(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4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