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三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1高三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最近阶段高三学生家长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孩子缺乏持久的学习动力,有的孩子压力过大,有的孩子动力不足,有的孩子学习情绪波动比较大……这与孩子的个性特点、考试经历、学习心态等有关。作为重要的陪伴者,家长需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要激发应考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首先应具备几个“力”。一、自己先优雅,提高情绪的自控力,让孩子不受干扰要警惕“高考家长综合征”。孩子的高考,成为家长当下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为重要,所以情绪多元又多变:期待、兴奋、失望、恐惧等,其中较多的成分是焦虑。随着高考的临近,家长将会不约而同、不同程度上出现“高考家长综合征”。而教育专家指出,“高考家长综合征”是当前高三学生的最大压力。情绪会传染,就像多米诺骨牌的传递,家长的焦虑会加深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家长得处理自己的压力,不能自己先被击垮。高三心理咨询的问题中,关于情绪方面居多,而其诱因有近1/3来自于父母。“剧情”基本都是这样: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家长心急、“恨铁不成钢”,进而“强烈”指出,不知不觉就爆发成了狂怒、绝望、抨击、挖苦孩子,引发孩子心情的“暴风雨”,有的甚至引起激烈的亲子冲突。家长要警惕,一旦你的负面情绪爆发,孩子需很长时间去消化你的负面情绪,会条件反射地想起不愉快的事情,而难以进入学习状态。为了孩子,家长一定要尽可能控制自己可能出现的极端的负面情绪。家长要做到:尽可能不在孩子面前释放你的负面情绪。提醒家长们,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不要轻易流露出对生活的不满;夫妻争吵虽然难免,也一定要在孩子前面避讳;不要让家庭中的重大事情影响孩子。家长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在整个高三时间可能会有几次和孩子的争吵和不快,这个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做情商高的家长,要理智地让孩子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面对坏脾气的孩子,试着分析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二、提高对孩子压力的调控力,寻找孩子最佳承受压力区间现在的家长已经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意识到“压力越大并非效率越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盲目减压现象和无意识加压现象,前者是因为家长认为压力大不好,就干脆把压力撤走,后者则是因为家长虽从认知上认为自己已减压,但行为上还是在加压。这两个倾向要不得,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学习动力不足。心理学上有个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它的图像是个“倒U形”曲线,图像把压力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呈现,横坐标是压力程度,纵坐标是效率。压力较小,缺乏挑战而处于松懈状态,无效;压力逐渐增大,激励人们努力学习或工作,效率将逐步提高;当压力达到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效率会达到最大值;压力超过最大承受力后,压力成阻力,效率也随之降低。这个“倒U形”也可以说明家长的期望与孩子动力的关系。过高的期望不仅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也会给孩子增加不应有的压力,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弱的孩子来讲,要求过高容易导致孩子望尘莫及的悲观无助感。家长要保持对孩子适度的压力和期望,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需要家长在平日的生活中一边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学习状态,一边借此来进行对自己行为策略的微调,找到一个孩子最佳的承受能力区间。三、传递积极情感,提高自己的感染力,使外在要求成为孩子的内在需求家是温馨的港湾,但是家长未必是孩子愿意沟通的对象,到了高三,问题依然。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外在的要求变成孩子自己的内在需要,是有条件的,心理学家指出这个过程的实2现取决于孩子的几个心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其中亲密感和信任感非常重要。亲子之间本应该是一种亲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孩子才可能亲近家长,听家长说话,思考家长的话,认同家长的观点。如果孩子在和家长的接触中,感到的是不安全、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孩子必然会抵触家长的要求和教育。很关键的一点要提醒家长,切忌翻孩子的老账。许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来讲一定是想要奋力拼一把。而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后,一些孩子的成绩依然没有很多起色,于是有些家长开始唠叨了,失去耐心和信心,认为孩子不努力,没有高三的状态,忍不住要习惯性地翻孩子的老账。而这种做法会阻碍孩子的转变。很可能,孩子已经下定决心重塑自我了。所以,如果要想让孩子取得更大进步,就必须将过去的老账放下,至少不在孩子面前把自己想当然的原因说出来,而是不断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孩子改变和成长的背后是家长认识的改变。情绪多米诺效应告诉我们,焦虑会传染,当然积极的情绪也会传递。这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关爱、信心、信任。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被激励和认可时,便会激发他的潜能和责任感,家长要经常向孩子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你,坚持下去,爸爸妈妈在旁边支持你,陪伴你!四、做有能耐的家长,提升自己的业务指导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和父母沟通,嫌自己烦、说自己不懂。除了要处理好亲子关系之外,家长需要懂点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己的权威感,不让孩子认为家长瞎指挥。做高三考生的家长非常不容易,作为孩子的坚强后盾,有几个角色如果能够做好,就能使孩子在高考中如虎添翼。家长可以做的角色:孩子心理、学习的指导者、孩子的保健医生、营养师。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方面需要密切指导,是取胜的关键;身体是保障,越到后期越体现重要性。家长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做家长的能力,比如心理学、教育学类的文章,推荐《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这是一位母亲的日记,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指出了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对考生和家长有极好的参考和启示。还有保健类的文章,推荐《万病皆可心医》和《不生病的智慧》,书中有很多增强体质、焕发精神的保健常识和按摩技巧,此外也可以通过按摩增进亲子关系。家长对营养、饮食方面也可以进行些关注。建议家长可以寻找在现实中或网络群上的“家有考生”同盟,和其他家长互相倾诉,分析孩子的各种问题,并分享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失,让自己获得一些借鉴。通过阅读和分享增加做家长的能力,这样遇到实际问题家长就会进行有技巧地处理。五、不忘规则和约束,加强对孩子的掌控力,以提高孩子的执行力高三的学习非常繁重,有家长认为,孩子蛮累的,要对孩子宽松点,于是他们放松了对孩子的作业要求和行为规范。这一定要引起警惕,只能偶尔为之,倘若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力肯定会受影响。规则和约束很重要,刚柔并济才会发挥更多作用。家长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不能放松对他们的习惯上的要求。家长依然要督促孩子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督促孩子完成任务的好处在于首先成功没有捷径,学习规律无非就是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完成任务是对学习的巩固;其二,家长权威感的树立,没有经常的规定动作,孩子慢慢会不把家长的劝导放在眼里;其三,让孩子从紧张感走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任务中都会显现出一种紧张状态,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完成任务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让孩子提高做事情的执行力,学会坚持到最后。孩子行为规范不能让道。规则不能随意破坏,良好的规则容易营造环境的稳定、心理的稳定。家长要配合老师一起对孩子的生活进行管理和制约,不能纵容孩子,否则长期以往孩子将缺乏意志力。3给高考父母:学会六招提升20分一、要帮助孩子减压高考学生承担着三座大山的压迫,学习、精神、经济的压力。学习是一个宁静致远的过程。背负压力过大,会出现紧张焦虑反而学习成绩下降。学习的最佳状态就是心静如止水宁静致远。中高考家长现在很多起了反面作用。现在的家长比孩子更紧张。就是那句话,看球的比踢球的更累,很多家长看孩子一回家不学习,就着急,就批评孩子不学习,如果孩子在学校很投入,在家就是要放松。所以,家长一定要想尽办法帮孩子减压。二、减少干扰高考之前,不要与孩子谈与高考有关的信息。涉及到高考志愿、自主招生家长先研究着,不要让孩子过多参与。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干扰。三、多陪孩子聊天家长在减少应酬,和孩子多聊天,海阔天空的谈,谈学习以外的任何时,看似随意的聊,聊完了,孩子就轻松不少。家长如果一脸愁容,孩子也就不想找你聊了。比如我当年,每次回家前,就先占在门口备课,先把负面的的都留在门外,带着一脸轻松回家。孩子看到我很轻松的回家,也愿意和我聊天。这样,一聊,她的压力就少了。总的来说,家长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提高自己的沟通艺术,多谈与学习无关的正能量的内容,多用心用智慧帮助孩子。四、正确看待成绩起伏我们追求完美的结果,过程的不完美不重要,潮起潮落,正因为有起伏才更波澜壮阔。家长更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起伏,要求孩子一直提升是非常不人道的。我带过几千个学生,没有一个学生成绩是一路高歌猛进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个人成功的道路必然伴随泪水、磨难。不要怕考不好。平时暴露问题,是一个机会。如果你花两小时做一张试卷,全是对的,心理很高兴,但其实是没用的,那等于这两小时白花了,一点问题也没有暴露出来。什么是考的不理想,就是不该错的问题都暴露出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孩子成绩起伏,这样孩子就不怕失败。一个不怕失败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果家长总盯着成绩,不能接受失败,那么孩子也很难所以接受自己的失败。另外,目标不要定太高,制造了失败的假象。出现错题出认真查找是基础知识、还是基本技能,还是基本方法上出了问题,不要有包袱,大考前暴露问题是好事。五、对孩子进行适度方法指导家长毕竟不是专家,很难高屋建瓴,一语道破,但有一些学习方法是家长应掌握的。1、引导孩子高度重视错题。目前孩子主要的学习形式就是考试。现在就是不断考试不断发现错误的问题。不要怕考试出错,可怕的不是出错,可怕的是出了错不认真改正,轻松放过。我要求学生,在发现错题的时候,不要轻松放过,每天睡前问自己“我今天错题全改过来了吗?”,只要改了,这一天的学习就是有效的。2、高度重视难题。大家注意,从一楼到二楼,没有楼梯谁都上不来,有了楼梯谁都上得来。这些难题,就是台阶,就是你提升的机会。当你征服这些难题的时候,就是又上了一个台阶。那么怎么对待难题呢,如果一个题,现在起,花10多分钟还研究不出来的题,坚决放弃研究,直接看答案,看懂了。把答案忘了,合上答案,重来一遍,亲自动手,花多长时间都行,但要满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难题是智慧是台阶,要满怀激情拥抱它。今后60多天,不要光求量,一套一套做题,一定要重视难题。3、重点突破。最后一百多天,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间不要成套做卷子了。要在这么12个字上下功夫:高考必考,看似会做,经常出错。对这样的地方要集中打击,这样才能压力不是很大,但是效率却能很大提升。比如数学的解析几何很多孩子摔跟头,我就要彻底拿下的决心。4家长学会这三招,孩子提升10-20分不是问题!六、陪着孩子高考要认真备课孩子从考场出来,一脸愁容,考不好怎么说?一脸高兴,考的好又怎么说。大喜之后可能大悲。关键的时候,什么话让孩子如梦方醒,什么话让孩子信心百倍,千万别孩子不爱听什么说什么,孩子明明没考好,还没事没事的说个没玩。你说能没事吗。答: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女儿高考时,第一科是语文,出来时非常兴奋。得让人家兴奋一会啊,多不容易啊,十多分钟过去了,我说:“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是忘掉上一场的考试,忘掉的最好办法就是准备下一科,下一科的书我都给你带来了。”家长们要记得大喜易大悲,家长要说点管用的话,说得越少越好。第三科综合出来,孩子一脸郁闷,欲哭无泪,我陪着走了一会,孩子说,“爸爸,下午考试我不考了,我上午考得不好,今年肯定考不上北大了,我准备复读,明年考。”我说:高考四科,正常是两科好一点,两科差一点,加起来是你的正常水平。四科全好,平常你做到了吗?她说没做到。我说:那指望到高考的考场上出现是不可能的。调整好心态,下午这科考好了,还能做到三科好呢。她说,对啊,下午我拼了。最后,她以高出总分20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所以说,家长们,说点什么话非常重要,你只说“没事,没事”,没用的,事在那儿摆着呢。以上便是我给责任重大的中高考家长提的六条建议,这是我的多年总结,希望给中高考生带来成绩的提升!高三家长:你了解影响孩子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吗一、智力因素从乡村中学到北京的人大附中,什么样的学生都教过的王金战老师凭他30年的教育经验,得出一
本文标题:高三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4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