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三年级强化训练(16)教师版
高三语文强训(16)第页共2页111高三年级语文强化训练(16)(教师版)(命题人:王红英时间:40分钟分值:58分)班级姓名成绩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注音错误只有一个的一项是()A.寥.廓(liào)颓圮.(pǐ)忸怩.(ní)剑拔弩.(nǔ)张B.当.(dàng)做菲.(fěi)薄浸渍.(zì)一撮.(cuō)芝麻C.旗杆.(gǎn)轧.票(gá)搽.(chā)粉亘.(gèn)古贯今D.提.(dī)防藩.(fán)属挨.(āi)饿混.(hùn)混沌沌答案:A【解析】A.“寥”应读“liáo”;B.全对;C.“杆”应读“gān”,“搽”应读“chá”;D.“藩”应读“fān”,“挨”应读“ái”。2.下列各项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星辰/寥若辰星醇美/民风纯美抱负/打击报复B.慌乱/兵慌马乱变换/风云变幻常年/长年累月C.清秀/山清水秀降服/降妖伏魔坚韧/坚忍不拔D.淡泊/人情淡薄顾忌/无暇顾忌化装/化妆舞会答案:C【解析】A.“寥若辰星”应为“寥若晨星”;B.“兵慌马乱”应为“兵荒马乱”;D.“无暇顾忌”应为“无暇顾及”,“化妆舞会”应为“化装舞会”。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双转移”成功“腾笼换鸟”,“双提升”战略瞄准“扩笼壮鸟”,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广东从“拼汗水”“拼体力”到“拼知识”“拼智慧”,从生产到创意,从制造到创造,从贴牌到品牌,再次未风先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中,敢为人先,正奋力“闯出一条新路”。A.腾笼换鸟B.未风先雨C.敢为人先D.奋力答案:B【解析】A项,腾笼换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B项,未风先雨:比喻未见事实先下结论。应改为“一马当先”。C项,敢为人先:比别人早预知的事情,能果断地作出相应的决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敢,勇敢、有胆量;先,先知先觉。D项,奋力:充分鼓起劲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专家认为当前西方势如骑虎,或许将对伊朗发动袭击;当然,不但伊朗权衡利弊,见机而作,作出妥协,而且化干戈为玉帛,也是有可能的。B.昆明理工大学内有一座五星级标准设计的酒店,日房价最高2000元。据称,酒店用于接待来校交流访问的外国政要、知名专家、学者,搞得过于寒酸,难免会丢了中国人的脸。C.农业部25日表示,康菲公司提供的10亿元将用于解决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以及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工作。D.国际网球女子协会最新一期排名李娜连降三位,但其状态的回升有目共睹。加上目前排名第17位的彭帅及伤愈复出的郑洁,三朵金花同时跻身世界前二十的辉煌极有可能实现。答案:D【解析】A.项,不合逻辑,关联词使用不恰当。将“不但……而且……”换成“假若……从而……”。B项,“一座”后面应加上“按照”一词。C项,“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区县”表意不明,有歧义,应为“河北和辽宁两省的部分区县”。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出席今天纪念大会的还有本市两位已故市长的子女以及一些文艺界的知名人士。B.看着新买的29英寸的大彩电,老朱不由感慨万分,十几年前,买一台小小的12英寸彩电也要1800元,而且还凭票供应,排队购买。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D.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答案:B【解析】A项,“两位已故市长的子女”有歧义。C项,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先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再“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D项,“此”指代不明。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B.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C.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D.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答案:C【解析】A项“避免”与“减少”连用,不合逻辑。B项,不合逻辑:句子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是强加因果;表意不明:“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还是一下子看了“十天的报纸”?D项,表意不明。“第一批……传承人”有歧义。二、现代文阅读(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李泽厚先秦时期,百家峰起,诸子争鸣,意识形态领域极为活跃,而理性精神是贯串其中的一个总思潮。它承先启后,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一条基本线索。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孔子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是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还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在这里,艺术已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它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并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这种由孔子开始的对礼乐的理性主义新解释,到荀子学派手里,达到了最高峰。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2016届高三语文备课组高三语文强训(16)第页共2页112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但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税和否定。道家的某些说法更好地抓住了艺术、审美的基本特征: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纷,乃凝于神。这些恰恰又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前者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在主题内容方面,后者则更多在审美方面。而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选自《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有删改)7.根据文意,对“先秦理性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理性精神是贯串先秦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总思潮,是诸子百家思想中的一个共同倾向。B.先秦理性精神承先启后,不仅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而且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C.先秦理性精神在思想、文艺领域主要表现为作为中国美学思想基本线索的“儒道互补”思想。D.孔子、孟子、荀子建立完成的以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为基本特征的儒学路线是先秦理性精神在儒家思想中的表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B中“摆脱了……观念传统”,“奠定了……心理结构”不合文意,把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摆脱原始……观念传统”和“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将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礼乐”,使得他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上取得了难以否认的地位。B.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使它们得到抒发和满足。C.作为补充和对立面,道家与儒家相反相成,是除儒家以外,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D.道家强调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它的某些说法比儒家更好地抓住了艺术、审美的基本特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B中“使它们得到抒发和满足”说法错误,“它们”混淆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原文是“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里的“其”指情感,而不是情感、观念、仪式。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艺术和审美中,中国重视情理结合,是以礼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重视的则是神秘的情感迷狂或心灵净化。B.孔子认为,艺术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它要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这种理性主义解释在荀子学派手里达到最高峰。C.孔子思想一方面发展为荀子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和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一方面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和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思想。D.虽然庄子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突出美和艺术的独立,对儒家强调的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的这种观念给予了有力的冲击,但他的这种观念又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D中的“这种观念又恰恰……与儒家一致”说法错误。此处的“这种观念”指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恰是“对儒家强调的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这种观念给予了有力的冲击”,甚至“解脱和否定”,显然这与儒家是完全不一致的,原文所说的“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一致”的观念是指庄子的“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纷,乃凝于神”,所以D的说法是张冠李戴,前后矛盾。三、语言文字表达(22分)10.请写一段文字,具体细致地描绘黄叶飘零的过程,不少于60字。(6分)60答案:深秋时节,片片枯黄的树叶如同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舒展着身姿,在空中翻转着,悄然从树梢向树根飞去,下落,聚拢在大树母亲的脚下。11.下面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一段话,其中画横线的句子被压缩了,请根据语境将其重新扩展开来。(50字左右)(6分)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候,透过融解的雪的浓重的水汽,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云雀歌唱,溪水奔流。50答案:在雪融化了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阳光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唱着,溪水发出愉快的声音,从一个溪谷奔流到另一个溪谷。【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一要认真阅读原语段,明确原语段所写景物的特点;二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另外,扩展时要考虑整个文段的意蕴,特别要注意“早春”、“温暖”等词语。12.阅读下面的
本文标题:高三年级强化训练(16)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4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