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数学必修12选修3-1245教材上的重要内容
物理必修1、2选修3--1、2、4、5教材上重要内容必修1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静止是相对的)。2、电磁打点计时器---------6V以下交流电,f=50Hz,T=0.02s,振针+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的,f=50Hz,T=0.02s,电火花+墨粉(摩擦力小,误差小)3、加速度(速度变化率):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量。4、伽利略:(P45)(1)伽利略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奠定了他作为近代力学创始人的地位。(2)伽利略的主要贡献:a、建立了许多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并认为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应该是速度是均匀变化的。b、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的方法引入科学研究的人。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伽利略创造的科学方法(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包含以下几点: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推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C、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①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用力来维持;②研究了自由落体并外推-------无阻力时,所有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a都是一样的(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用来“冲淡”重力,运动时间长,容易测量。d、发明了望远镜,是“日心说”的拥护者。5、4种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核力)、弱相互作用力6、摩擦力①(P58)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②雨天,轮胎花纹状的沟槽,能把轮胎与地面间的水排出,保持两者的良好接触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③流体阻力A、流体的阻力跟物体相对于流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所以,大雨滴落的时速度较大,毛毛雨滴速度小B、流体的阻力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C、流体的阻力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的物体阻力小。7、动力学的奠基者-----------牛顿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牛顿三个运动定律。而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核心。(1)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和运动的关系)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提出除非物体受到别的力的作用,否则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不会转弯而做直线运动。牛顿--------------最后归纳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质量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在非惯性参考系中不成立。(2)牛顿第二定律实验----------P72-------P73物理学中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摩尔-----基本单位对应的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物质的量在失重(a↓)和超重(a↑)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实际作用力并没有变化。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仅适用于静止物体之间,也适用于运动物体之间,即这种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必修2一、曲线运动1、平抛实验注意---------先确定原点O位置及x、y轴,再描平抛轨迹。2、匀速圆周运动是-----------速率不变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周期、频率)不变的运动。3、修筑铁路时,根据转弯半径R和规定速度v,适当使外轨高于内轨,使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几乎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来提供。4、离心运动的应用(1)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物体上的水分甩掉;(2)无缝钢管(水泥管等)-------利用离心运动使钢水离心而趋于圆柱形模子的周壁,冷却后形成圆柱形钢管。离心运动的危害(1)汽车转弯时速度v大,所需向心力F最大静摩擦力Fmax汽车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事故。(2)砂轮、飞轮等转速过高时,其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离心运动会使它们破裂,酿成事故。二、万有引力定律1、P30地心说(托勒密)——→日心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第谷(20年的观测记录)支持日心说——→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准确测出常量G的数值。2、开普勒三定律(1)所有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任意一个行星,相等时间t内扫过的面积s相等;(3)所有行星的a3/T2=K------都相等,K只与中间天体M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3、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应用到-------开普勒定律、胡克的研究成果、牛顿第二、第三定律;(2)万有引力定律明确地向人们宣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规律。其依据是——月—地检验①月球轨道半径r≈60×地球半径R;②同一物体在月球轨道上受到的引力F1≈在地面附近受到的引力的1/602;③同一物体在月球轨道上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a1≈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a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1/602;④数据表明:a1=1/602a2所以说,地面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研究太阳有行星间的引力,真得遵从相同的规律———一切问题就都有相互吸引力———万有引力。(3)牛顿在发表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①万有引力定律②牛顿三个运动定律③牛顿设想人造卫星---以很大速度平抛一物,物将不再返回地面----成为一颗人造卫星。(4)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①成功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②可测量天体质量;③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海王星的发现(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④正确计算并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4人造地球卫星(1)v=7.9km/s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2)v=7.9km/s-------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匀速圆周运动;7.9km/sv11.2km/s-------做椭圆运动;v=11.2km/s-------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脱离地球引力);v=16.7km/s-------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逃出太阳系)。(3)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完全失重------一切以重力G为原理的仪器均不好用。如:天平、水银气压计等。(4)所有同步地球卫星(通讯卫星)-------均位于赤道上方,T=24h。5、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弱引力;不适用于微观、高速、强引力。6、牛顿在把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等概念系统化的同时,贡献出两个关键性的概念------“力”和“质量”,并把质量和重量区别开来。三、机械能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引入能量概念的重要性。2、要提高速度会增大牵引力-------必须提高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这就是高速火车、汽车很大型舰船需要大功率发动机的原因)。3、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而不是地球上的物体单独具有的。4、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所以,动能定理应用更广泛,5、能量守恒定律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①确认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②发现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6能源与能量耗散(1)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2)能量耗散表明: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这就是能源危机更深层次的含意。------也是“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的根本原因。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选修3—1一、电场1、法拉第提出:在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磁场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和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2、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来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尖端放电会导致高压设备上电能的损失-------所以,高压设备中导体表面尽量光滑------夜间高压线周围有时会出现一层绿色光晕。3、静电屏蔽------野外高压输电线易受到雷击,所以,在三条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与大地相连的导线,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4、电容器:P30演示、P32做一做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力偏转------电偏转------用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P36思考与讨论P37密立根实验二、恒定电流1、I=Q/t=nqsv------n: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2、电动势E①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的本领的量;②电动势E是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点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也跟外电路无关;③电动势E=电路断路时的路端电压。3、欧姆定律①对金属、电解质溶液适用-------(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②对气态导体(如日光灯管、霓虹灯管中的气体)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其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4、电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阻温度计;有些合金弹的阻力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三、磁场1、1820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磁场的确认容易控制----如电磁起重机、电话、电动机、发电机以及在自动控制中普遍应用的电磁继电器等。2、磁感应强度B=F/Il=ф/s---→表示穿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磁通密度。3、安培的贡献:①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②判断导线中电流的磁场方向-------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③确定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安培力F=BIL4、磁电式电流表:①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而发生偏转;②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③表盘刻度均匀的原因:磁极与圆柱间的磁场都沿半径方向,使线圈无论转到什么位置,它的平面都与磁感线平行。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实际是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6、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原理--------应用了电子束的磁偏转的道理。7、P98磁流体发电机P100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质量、比荷q/m、及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P101回旋加速器--------用磁场控制轨道,用电场进行加速。带电粒子最大动能EK-----由盒半径决定。带电粒子在盒内的加速时间t=NT=EK/2uqTP103霍尔效应-------找准在磁场B中移动的是什么电荷(+、-离子?还是自由电子?)8、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使用选修3---2一、物理学史:1、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2、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引入场概念的人,另外,他创造性地用“力线”(即电场线和磁感线)形像地描述“场”的物理图景。3、对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法拉第、纽曼、韦伯等。二、教材上的重要内容:1、电路中电动势的作用实际上是某种非静电力对自由电荷的作用。例如:一闭合电路静止于磁场中,由于磁场强弱的变化,闭合电路内产生了感应电动势。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非静电力就是感生电场对自由电荷的作用。电子感应加速器就是利用感生电场使电子加速的设备。例如:一段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相对于一个电源,这时的非静电力与洛仑兹力有关。2、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必修12选修3-1245教材上的重要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5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