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资料包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2014·福建文综,9~10)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解析首先看清图中的各项信息,图中横坐标为纬度,纵坐标为海拔,横坐标以0°为界,左侧为7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右侧为1月的风速和风向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读取某纬度某海拔某点的风向(实线或虚线)及风速。第1题,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有1月和7月风向相同就可以排除。根据上述分析,①(约60°N,海拔约7km)和④(约49°N,海拔约7km)两点的1月、7月均为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km)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17°N,海拔约8km)7月为东风,风速5,1月为西风,风速10,变化最大,故选B。第2题,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也与风速、风向分布规律相类似。答案1.B2.D(创新题)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3~4题。3.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①B.②C.④D.⑤4.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解析第3题,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第4题,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③影响,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④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光热并不充足。答案3.A4.A(2016·重庆一模)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图示季节,下列气压系统最强的是()A.印度低压B.蒙古高压C.亚速尔高压D.夏威夷高压6.图示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城中最可能吹偏西风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5题,从非洲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此时20°N以南盛行东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冬季,蒙古高压强盛。第6题,根据等压线可知,③④吹东北风,①②处吹偏西风。答案5.B6.A(2016·山东菏泽检测)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7~8题。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8.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7题,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第8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答案7.C8.C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9~11题。9.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9题,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第10题,根据风向可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侯。第11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压影响。答案9.A10.C11.B(2015·北京海淀模拟)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12~13题。12.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A处的数值为1004②A处的数值为1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020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解析第12题,A处等压线处于1020百帕和1004百帕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8百帕,故A处的数值为101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一高压中心,故B处的气压值介于1020和1028之间。第13题,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上受高气压控制,为南半球冬季。C地盛行由澳大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季风;C地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为西南季风,故D地此时吹西南风。选C。答案12.D13.C二、综合题14.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_______方向流动。(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非常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偏南风逆时针(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1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或东北信风带⑤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上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第(4)题,地中海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答案(1)北②⑤(2)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资料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6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