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一轮复习习题及解析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考纲定位考法总结1.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的图例和注记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内容探究:经纬网的地理意义、地图,尤其是图例注记、等高线(等值线)是常考点。重点关注等高线的判读及其应用形式探究: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考查形式并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难度系数在0.5左右,分值为4~8分热点预测:2016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会以经纬网的判读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为主考点一地球与经纬网(考查频度:★★☆☆☆)1.地球的大小和形状:(1)地球的大小:极半径R1约是6357km,赤道半径R2约是6378km,赤道周长约是4万km。(2)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仪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且都不平行圆,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度的划分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180度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度代号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根据经度值确定东西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时区7.5°W~0°~7.5°E为中时区,向东、向西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东西十二区172.5°E向东到180°为东十二区,172.5°W向西到180°为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日期相差一天根据纬度值确定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高、中、低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至南、北极点为寒带正相对的两条经线有什么关系?【提示】地球仪上,正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经线除外)。经纬网的判读应用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②不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距离北极点近的点在北,距离南极点近的点在南。③不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按照两条经线经度差小于180°的劣弧,依据地球运动方向,在地球运动方向前方的为东,反之为西。(2)用经纬度法判断。①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减小的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减小的方向为东。②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北,减小的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南,减小的方向为北。2.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的弧长约为111km。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纬度差×111km)。(2)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为111km。(3)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为111km×cosφ(φ为当地纬度)。3.判断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4.选择“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右图中弧AB)(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右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3)由于晨昏圈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圈上两点的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地球上对称点的判断(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且数值相等,如下图中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和为180°;纬度相同,如下图中A(40°N,2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和为180°,纬度相反且数值相等,如下图中A(40°N,20°W)与D(40°S,160°E)。1.判断正误(1)地球的南北极点只有一个方向(√)(2)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3)如果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4)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08′27″、东经118°54′08″和北纬34°08′09″、东经116°53′34″,则甲在乙的西南方。(2013·山东基本能力)(×)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下题。2.(2014·课标卷Ⅱ)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解析:选C。该批产品运输最近航线由徐州经过太平洋、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所以选C。3.(2010·北京卷)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C.8°D.10°解析:选B。我国最南端省级行政中心海南海口位置大致在20°N,北京纬度为40°N,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20°;又由于题图中两地之间有间隔度数相等的4个格,故选项B正确。4.(2010·全国卷Ⅱ)下图中所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提示:sin45°≈0.71)()A.1300kmB.1800kmC.1000kmD.2100km解析:选B。图中天然气管道大部分位于45°N以南,长度比45°N纬线上所跨约20°经度的长度稍长一点,即实际管线长度应大于20°×111km×cos45°=1576.2km。考点二地图三要素(考查频度:★☆☆☆☆)1.比例尺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三种意义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就越简略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844.43米”为注记。你知道怎么用经纬网来求算比例尺吗?【提示】在经纬网地图上,我们可以利用经线长或特定纬线长来求算该图的比例尺。如两地的纬度间距为10度,量得或从材料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1厘米,这样可以利用经线长得到该图的比例尺,即1.1厘米/10×110千米=1∶100000000。1.比例尺缩放(1)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2.比例尺的应用(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如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的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2)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①知道比例尺求距离如图中A、B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可以通过比例尺量算得出,约为25千米。②知道距离求比例尺如图中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0千米,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比例尺。1.判断正误(1)绘制地图时,可以随意选取不同的比例尺。(×)(2)图幅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其比例尺也越大。(×)(3)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4)一般看地图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下图,完成下题。2.(2014·重庆卷)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解析:选B。本题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据比例尺公式,可以计算出长300m、宽220m按1∶1000缩小后的图上距离分别为30cm和22cm,则选项中略大于这两数的B4纸最合适,故B正确。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下题。3.(2014·北京卷)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读图可知,校训碑距离指示牌80m,气象站距离指示牌150m,老校门距离指示牌200m,地理园距离指示牌350m,结合比例尺可知,符合条件的是②处,B项正确。4.(2013·山东基本能力)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解析:选AB。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的相关知识。甲、乙两图中同一城市面积在甲图中大,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大,即比例尺大,A项正确,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B项正确。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考查频度:★★★★★)1.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部位地形在等高线图中的表现特点A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注记)B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C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D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2.地形剖面图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可以直接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状况。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分布处的等高线一般具有什么特点?【提示】河流主要分布在山谷中,山谷处等高线弯曲,且凸向地势高处。1.等高线地形图的几种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米。(3)估算陡崖的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②陡崖的绝对高度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注:n为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等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相(n+1)d。②例证:如右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相400米。(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定其数值。如右图中有两条等高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2.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选点。水库建设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一轮复习习题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6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