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讲.
第二讲中国的自然灾害考点一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成因及特点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地质灾害多发,其原因、特点、分布列表如下: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特点分布地震灾害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又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烈度较高、危害大、东重西轻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特点分布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山地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夏季多暴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在地域上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特别提醒】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多发区,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如下所示:【探究演练1】(2013·厦门模拟)读我国东部某村落附近等高线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村落可能受何种地质灾害的威胁,并解释理由。(2)为了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题主要通过读图分析得出该地起伏大,多暴雨,故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一步分析其防治措施。答案:(1)滑坡和泥石流。理由:村落位于山谷地带,坡度较大;水源地(山顶)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及植被,地表多松散物质;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骤降,易在此形成堆积。(2)加强气象和地质灾害的预报和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保护植被,禁止破坏植被;合理选择人类生产和生活设施等。(答对3点即可)考点二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灾害的成因我国地域辽阔、海陆兼备,季风气候不稳定,气象、水文灾害复杂多样,对我国农业危害较大。对比分析如下:1.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灾害名称时空分布差异成因旱灾东北区夏旱为主气温升高,雨期推迟华北区的春旱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尚未来临长江区,发生在7~8月的“伏旱”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雨带推移到北方,受高温天气影响西南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受西南季风干热风和高温天气的影响灾害名称时空分布差异成因台风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粤、琼、闽、浙等省区濒临热带气旋多发的西北太平洋寒潮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除滇南、青藏、台湾、海南外大部分地区源于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2.洪水灾害的分布、成因分析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洪水灾害暴雨洪水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融雪洪水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分析洪水灾害冰凌洪水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特别提醒】夏季风的强弱对我国旱涝的影响(1)当夏季风较往年强大时,北方地区提前进入雨季,雨季延长,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容易形成旱灾;(2)当夏季风较弱时,北方地区推迟进入雨季,雨季时间缩短,容易形成干旱灾害,南方地区受雨带控制,雨季较长,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简而言之:夏季风强时,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时,北旱南涝。【探究演练2】(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是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受夏季风活动规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为梅雨季节,此时流域内降水强度大,河谷地带雨水汇集,产生洪涝灾害。第(2)题,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加剧洪涝,因此上游防洪应侧重于水土保持、修建水库等,而下游是洪涝的主要危害区,围湖造田等也会加剧洪涝,因此,应实施退耕还湖、修建分洪滞洪区等措施。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考点三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因此生物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主要虫灾分布危害蝗灾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黄淮平原的农业区为重灾区危害农作物和农田,对草场、森林造成威胁。鼠类还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鼠害喜湿鼠类:东北、华北、西南区大部,华东、华南全部;耐旱鼠类:西北区、青藏高原大部,东北、华北区边缘【特别提醒】蝗灾往往和旱灾相伴而生,“旱极而蝗”。在干旱年份,由于河湖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量大为增加;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较快,而且繁殖能力较高。【探究演练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广网北京2011年4月30日消息这几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两个地方鼠灾肆虐,老鼠每天吃掉上千吨牧草,严重影响了牧民日常生产生活。由于冬春季节降水量偏低,青草至今还看不到踪影。而严重的干旱成了鼠害产生的温床。为了防止鼠灾面积扩大,相关部门已采取一些措施防止鼠灾面积进一步扩大。(1)据材料信息,说明这次鼠灾发生的主要原因,说出鼠灾的主要危害。(2)举出两种灭鼠的措施。【解析】本题以内蒙古鼠灾新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鼠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本次鼠灾的原因及危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可采取喷洒鼠药和利用鼠类天敌等措施灭鼠。答案:(1)严重的干旱。破坏草场,影响人民生活;传播疾病,威胁人类健康。(2)喷洒农药灭鼠,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鼠类的天敌灭鼠等。考点四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1.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分布(1)成灾人口集中省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2)农业灾情区域分异东部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影响,种植业灾情严重西部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畜牧业灾情严重2.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灾害带范围主要灾害种类危害海洋灾害带东部和南部海域台风、风暴潮、赤潮等影响海洋渔业、石油平台、船舶、港口东南沿海灾害带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东部灾害带地势第三级阶梯洪涝、旱灾、病虫害、霜冻、地震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灾害带范围主要灾害种类危害中部灾害带地势第二级阶梯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西北灾害带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青藏高原灾害带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特别提醒】东部灾害带是我国重灾区的分析思路主要从致灾因子(气象气候、地形地貌、海陆位置、地质条件等)和受灾体(人口、基础建设、经济规模)两大方面分析。1.(2012·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甲自然灾害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为地震。乙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则为飓风。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主要从监测与预报、应急预案、防御设施、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来回答,属于较容易题。答案:(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2.(2013·龙岩模拟)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下图回答问题。(1)说出对台湾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地理位置可知,台湾是介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位于西北太平洋,多台风的形成。第(2)题,考查地震发生中的烈度的影响因素。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形、地面建筑物的质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地震和台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剧烈多大地震发生;位于低纬度大陆东岸,为台风的频繁登陆区或台风主要运动路径经过区。(2)②较大。原因是②地距震中较近,且地质构造不稳定。3.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程度差异的原因。第(1)题,由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不难看出空间分布特点。第(2)题,由图知,西安受寒潮影响程度大于成都,主要从寒潮入侵路径及地形两方面分析。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2)成都受寒潮影响程度小于西安。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大,降温剧烈;成都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影响小,降温较小。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材料二2011年9月5日至7日,四川阿坝州境内的省道302线黑水段和茂县段受区域性强降雨影响,发生塌方、泥石流,造成多处多次中断。(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阿坝州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读出泥石流的分布区域。第(2)题,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工程建设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答案:(1)西南地区。(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岩石破碎,土层松动;工程建设开挖坡脚,坡度较陡。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6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