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中文理科生生态道德水平差异比较研究
1高中文理科生生态道德水平比较研究设计一、导论(一)问题提出生态道德问题研究是对威胁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危机的回应,在20世纪初成为德育研究领域的新课题。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人类已由能否生存过渡到能否更好地生存。工业文明一方面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为人类生存创造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同时由于缺乏理性和无节制地开发,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行为导致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相继而来的便是自然的报复,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生态危机所触及到的不只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或人类学问题,它也不只是一个制度或法律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所触及到的是一个涉及人类生存根基的基本问题,其根源在于目前人类主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于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和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因此,对生态道德现状的研究,看当前人们生态道德水平的程度,寻找其影响因素,并探究提高生态道德水平的实践途径已迫在眉睫。虽然已有学者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人对不同群体的生态道德水平作过比较研究。本课题旨在对高中生文、理科同学的生态道德水平,包括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和意志及生态行为三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探明两者是否存在生态道德的结构性差异和的水平高低,为提高高中生的生态道德水平寻找具有可行性的途径。(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了解当前高中生文理科生生态道德水平实况,比较两者的差异性。2.研究价值生态道德属于道德领域中较为新颖,研究尚不成熟的课题。高中生是一个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思维活跃、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群体,高二、高三年级学科专业的分流使得文理科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果对他们的生态道德状况进行研究和比较,一方面可以丰富德育领域的理论体系,同时在实践领域通过调查高中生生态道德现状,可以了解当前中学生的生态道德实况,寻找到当前生态德育实效性低下根源,并试图探索提高中生生态道德水平的可行性途径。(三)研究假设无论高中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已经拥有一定程度的生态道德水平,这些素养有些是可能2他们自己清楚地意识到的,有些可能他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本研究课题的假设是高中文理科学生生态道德总体水平有明显的差异性,总体是文科生生态道德水平比理科生程度高。(四)重要概念界定1.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文科生:指学习文科的学生,是相对于理科生而言的,一般在高一末分科,由学生自己选择文或理。文科生学习的主要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以物理、化学、生物为辅。理科生:指学习理科的学生,是相对于文科生而言的,一般在高一末分科,由学生自己选择文或理。理科生学习的主要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以政治、历史、地理为辅。2.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以善恶标准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人与自然间的道德关系;二是明确人在自然中的角色,探讨人类对自然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制定道德行为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包含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和意志、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良心等几个方面内容。生态道德水平就是综合生态认知、生态道德情和意志、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良心等几个方面素养的优劣程度。二、文献综述生态道德观念由来已久,但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研究大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目前教育理论界对这一研究领域主要对其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目标及内容有学者从德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出发,对生态德育的目标进行条理化的分析和总结,具体内容大致涵盖如下:1.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认知是指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以及关于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道德认知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经过自己的感知、体悟,才能转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思想。因此,教育者应系统地、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生态哲学和生态科学知识,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合乎生态理性和德性的思维方式。2.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交往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3共鸣,也是人对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1受教育者有了生态道德认知,并不一定就能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还需要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深厚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诚挚的道德情感,就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做有背生态原则的事。3.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履行生态道德义务而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自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难,往往会使情绪波动,使个人的欲望与生态道德的约束发生冲突。生态道德意志能促使人们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并坚持按生态道德要求决定的生态道德行为。24.生态道德良知生态道德良知主要是指让他们懂得与自然交往中的是非与善恶,对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道德判断,并自觉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来引导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生态良知是生态道德内化的标志,表现为道德主体的生态信念的确认和形成。35.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意识指导下,对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不需要任何强制力约束、监督的自觉行为。它是生态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生态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认知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进而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内化为潜意识,形成生态道德品质。生态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都靠动机的斗争或是意志的控制来维持,必须使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形成经常性的行为习惯。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意志、生态良知和生态行为是构成生态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交替作用,并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因而,生态德育不仅是道德观念的范畴,更是道德实践的范畴,也是知行统一的人格样态4。(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原则1.科学性原则在生态德育过程中,方案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确保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教育的前提。生态德育不仅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对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知识,即在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加以道德上的指导,使人们在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具有合理的理念,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增强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生态道德觉悟。2.实践性原则1朱家安:《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载《教育探索》,2006年第10期。2雷新兰,华启和:《浅析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其基本原则》,《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3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在生态德育过程中必须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生态道德素质并在实践中检验生态德育的正确与否。实践性是生态德育的根本原则1。运用生态科学的知识指导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3.渐进性原则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如何,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育状态和文化程度相关。因此,作为教育特殊部分的德育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密切相关,由此使其教育表现为特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学校德育尤为如此,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理解力、接受力、消化力、行为发展水平等情况,把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坚持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24.与时俱进原则生态德育要根据实践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自身,进行创造性、导向性、前瞻性的工作。德育应超越“人际德育”的狭隘视域,应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整体存在与发展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在借鉴国外生态德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同时要积极关注科技与环保发展新动向,适时调整生态德育的目标和内容。35.持久性原则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深入细致的工作,要从长远着眼,将生态道德教育普及到每个人,并贯穿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全部实践过程。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即“树立学生的生态哲学观及物本主义价值观,呼唤学生的生态道德良知和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规范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为实现这个目标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文化程度来具体安排生态道德教育的子目标及其教育内容。6.综合性原则生态德育是涉及生态学、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系统教育,单独某一门学科不可能囊括全部的生态内容。因此,在实施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获得较为全面的生态知识,形成对生态的整体化认识,培养生态道德情感,从而能在实践中形成生态道德行为,解决生态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关系。4(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生态德育的实施可以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种途径。正规教育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指家庭和社区教育。1.正规教育1宋金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广西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2雷新兰,华启和:《浅析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其基本原则》,载《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3张美玲:《论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生态道德教育》,合肥工业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4张美玲:《论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生态道德教育》,合肥工业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5学校是实施生态德育的主阵地,它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道德的要求。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要将生态德育落到实处应将其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具体可以开发一下几种课程:第一,学科渗透性课程。这种渗透性的方式不仅可能而且有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度挖掘与生态道德有关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生态道德的教育。如此,在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有目的地进行生态德育,唤起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第二,校本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研究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各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体现了师生作为德育资源开发的主体,内容选择上具适切性并贯彻生活化德育理念使得它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第三,隐性课程。重视生态德育隐性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图书室中生态方面的书刊、杂志、图书、碟片等占相当比例,橱窗板报中要经常传播新的生态文明发展和生态环境伦理,生态危机警报常鸣,生态科学知识常新,形成浓厚的校园生态人文环境。第四,活动课程。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对工厂的生产及污染提出改进措施;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废品回收计划;组织学生参与环保组织的活动;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出游,在自然美景中陶冶情操。通过上述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技能,认识自然的价值观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获得直接的道德体验,以促进道德的内化。生态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因为其最终效果落实在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上。如果学生在生态德育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积极的情感投入,那么即使目标再明确,课程再多样,教育者意识再强,生态德育也不会取得实效。教育者不要总是自上而下、自外向内地单向地“组织”或“发起”生态德育活动,应该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2.非正规教育(1)家庭生态德育家庭教育是学生生态德育的基础工程。在家庭生活中,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言行举止都会在彼此之间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道德行为的示范意义是巨大的。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点滴中形成的,如建立适度的消费规模、合理的消费结构、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2)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即可利用社会资源、利用一些环境纪念日,设计相关的主题来开展德育。除此之外,社会一方面必须运用行政的、经济的乃至法律的手段对不符合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进行调节和规范,做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符合生态规律,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及条例对生态
本文标题:高中文理科生生态道德水平差异比较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7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