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________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图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__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③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________(填数字)。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_(填数字)。(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来调节生命活动。(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3)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____。(4)若激素①表示雄激素,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激素,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5)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调节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神经纤维被切断、损伤、麻醉或低温处理而破坏,就会发生传导阻滞或丧失传导功能,由此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图中的A和B相当于其中的______。A和B之间接触的部位叫______。(3)A和B的遗传物质相同,释放的物质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效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________。(4)已知某些神经元含有NO合成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那么NO相当于一种________。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填“兴奋”或“抑制”)。4.神经中枢兴奋都由刺激引起,当刺激作用停止后,神经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有时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有时也会兴奋后及时停止。这些都与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有关。如图为中枢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请据图回答问题。(1)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多次分支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_。(2)假设①②③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将沿着________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耗时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用图中编号和字母表示)。由于兴奋的这种传递方式,使B处接受兴奋的时间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①②神经元表示抑制性神经元,③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后,则B处兴奋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式图和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1)据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如图一)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RNA自身即可发挥翻译模板的作用。其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二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________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物质A由效应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效应T细胞,则这是一个______调节过程,效应T细胞产生的物质A为________。(3)防控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初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的人体内,下列哪种细胞最先增殖分化()A.骨髓造血干细胞B.记忆细胞C.B淋巴细胞D.浆细胞6.下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1)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________;人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2)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菇这一实例体现了________的原理。(3)若图乙中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7.下面A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作答。(1)如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3)B图中Q1的b1和d1表示________________。(4)若P和Q1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2·a)和72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J/(cm2·a)和24J/(cm2·a)。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______。8.请回答下列与种群特征有关的问题。(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每平方米N1、N2、N3、N4、N5(株),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株/m2。(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_。9.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________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________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②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__(填“抑制”、“促进”)作用。③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________ppm。等级高度(cm)数量(株)a级中华资源库h≤10120b级10<h≤3062c级30<h≤10032d级1000<h≤300016e级h≤3006④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________,所需处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①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4)图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11.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主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发生改变。(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其他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_能力。1.(1)胰岛B细胞(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①、②③(5)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2.(1)基因的表达(2)神经递质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升高(3)甲(下丘脑)(4)性腺萎缩(5)a、b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3.(1)神经元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2)反射传出神经突触(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酶作用的专一性(4)神经递质抑制4.(1)突触小体(2)4A→③→②→①→③→B延长(3)兴奋及时停止(或兴奋时间缩短)5.(1)寄主细胞的核糖体(2)MHC糖蛋白(正)反馈淋巴因子(3)C6.(1)芦蒿3(2)物质循环再生(3)c1/(a1+b1+c1+d1)或(a2+b2+c2+d2)/(a1+b1+c1+d1)7.(1)N1·W1N2·W2(2)P=b+c+d+e(3)未被Q2利用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4)15%8.(1)随机取样(N1+N2+N3十N4+N5)/5(2)A(3)增长型9.(1)解除了顶端优势(2)①三十烷醇的浓度三十烷醇浓度为0(或蒸馏水)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②促进③8~15④较低较长10.(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③④⑦(2)非生物的物质(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光合作用(3)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呼吸量8.707×104kJ(4)能量流动11.(1)三或第四竞争和捕食(2)垂直结构(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一定的自动调节1.(1)胰岛B细胞(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①、②③(5)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2.(1)基因的表达(2)神经递质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升高(3)甲(下丘脑)(4)性腺萎缩(5)a、b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3.(1)神经元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2)反射传出神经突触(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酶作用的专一性(4)神经递质抑制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三填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7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