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44张).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课标要求课题解读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发展。明清之际:16—17世纪思想活跃: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材料:“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四书五经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4、阶级: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二、明清进步思想家(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生平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1602年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于是愤而以剃刀自刎。二、明清进步思想家材料一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材料二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一)李贽的离经叛道2、思想著作(1)反对以孔子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二、明清进步思想家材料三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焚书·何心隐论》材料四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与百姓不相关者也。——《焚书·答邓石阳》(一)李贽的离经叛道2、思想著作(2)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反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二、明清进步思想家材料五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一)李贽的离经叛道2、思想著作(3)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一)李贽的离经叛道3、影响二、明清进步思想家(1)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2)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李贽离经叛道生平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经历:少年求学—中年做官—晚年入狱思想⑴挑战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⑵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常私欲(3)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影响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著作《焚书》《藏书》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二、明清进步思想家(二)黄宗羲1、生平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二、明清进步思想家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二)黄宗羲2、思想著作(1)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二、明清进步思想家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明夷待访录.原君》(二)黄宗羲2、思想著作(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二、明清进步思想家(3)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二)黄宗羲2、思想著作二、明清进步思想家(4)提倡法治。材料四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明夷待访录.财计三》(二)黄宗羲2、思想著作(二)黄宗羲3、影响二、明清进步思想家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宗羲生平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人称梨洲先生。思想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⑷主张“工商皆本”影响著作《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二、明清进步思想家(三)顾炎武1、生平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二、明清进步思想家(1)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反对不切实际学风,提倡实践和真知;(三)顾炎武2、思想著作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日知录》顾炎武的观点倡导经世致用评价顾炎武的观点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何谓“经世致用”?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二、明清进步思想家(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三)顾炎武2、思想著作二、明清进步思想家(3)用“众治”来取代“独治”材料三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享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三)顾炎武2、思想著作二、明清进步思想家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四)王夫之1、生平二、明清进步思想家(1)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材料一“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气者,理之依也”。“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之即古水……”——王夫之《读通鉴论》(四)王夫之2、思想著作二、明清进步思想家(2)认识论: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提出“行先知后”;材料二“行先知后”“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王夫之《尚书引义》(四)王夫之2、思想著作二、明清进步思想家(3)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材料三“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四)王夫之2、思想著作(四)王夫之3、影响二、明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思想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学3、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1、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积极影响:局限:三、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影响1、从内容看:早期的民主思想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2、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3、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1、经济:明清之际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3、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理学)的束缚和影响。讨论: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归纳总结】思想家主要思想对理学的批判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①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②提倡“法治”,反对“人治”③提出“工商皆本”1、主张“经世致用”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世界是物质的,2、认识由客观对象引起3、静止是相对,运动是绝对①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②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的空谈。③王夫之通过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主义思想,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批判、继承并发展儒学的?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继承先秦民本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批判脱离实际的学风继承积极入世、关注现实和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儒学传统提出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构建了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你认为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进步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关注国计民生、注重实践和考察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提出男女平等等思想。(2)反封建专制。如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如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等。(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如工商皆本思想等单元小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末年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宋朝明朝明清之际孔子学说奠定基础孟子、荀子继承发展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反封建早期民主思想儒学创立蔚然大宗确立正统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批判继承思想演变规律①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②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③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
本文标题: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44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