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教案3.3摩擦力
第1页课题§3.3摩擦力(二)教学模式自主练习→小组讨论→讲练结合教学目标(认识技能情感)1.知识与技能: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比较辨析;②受力分析和受力分析图。2.过程与方法: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力;②受力分析步骤和规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规范化仍然是关键。教学重难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整个高中阶段常见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受力分析图怎么画才能对问题的研究最有效,那么,规范化是关键。应该不厌其烦得手把手的教会。教具讲义板书设计§3.3摩擦力(二)一、基础知识复习1、基本概念2、公式二、方法与规律应用1、基本概念应用2、三、巩固练习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内容(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实践、探索、训练等内容)教师导向激励示范等内容(精讲、启发、联系渗透等)一.三种性质力的比较1.重力:性质是万有引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为Gmg,其中g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单位可以是2/ms或/Nkg。2.弹力:性质是接触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绳子上的拉力沿着绳子,指向收缩的方向;弹簧的弹力分拉伸和压缩两种情形。大小:压力和支持力的大小往往比较复杂,而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Fkx确定。3.摩擦力:性质是接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静摩擦力在没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前,是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处于平衡态的物体,可以用平衡力的知识求;对有加速度的物体,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求。滑动摩擦力,首先可以用NfF,还可以在具体的问题中用其他的方法求的。【例析】对部分题目进行订正。第2页二.受力分析及受力分析图的画法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即你是要画什么物体所受到的力,只能把该物体受到的力画在该物体上,而绝不能把该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画在该物体的受力图上。(2)先画出重力,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而且其方向竖直向下,是唯一确定的方向。(3)再画弹力,注意,弹力可能有多种,压力或支持力、绳子上的拉力、弹簧的弹力等,有时可能同时存在,或者有多个,对压力或支持力,一定要先找接触面,还要小心是否一定有弹力。(4)再画摩擦力,也要先找接触面。静摩擦力是否有,往往要根据物体所出的状态和所受的外力的情况来判断。通常有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看结果物体有没有相对滑动的可能,若有,相对滑动的方向怎么样,再由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来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5)所画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清楚地说出它的施力物体。(6)不能把某个力的分力画在图上,即既不能少了力,也不能多了力。(7)必须用铅笔和直尺作图,清晰,便于修改。(8)养成作受力分析图的好习惯,它是解题的重要基础和良好素质。是影响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2.【受力分析例析】三.二种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①当被研究的问题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堆积在一起,或者通过绳子、弹簧、轻杆等相连而构成一个系统,且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先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对该整体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系统内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系统的内力,可以不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先把整体所受的外力搞清楚。以此为基础,再用隔离法把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单独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最终解决单个物体之间的力的问题。②一般来说,对由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应优先使用整体法,然后使用隔离FfNGFfGNGNfTGNTGNTNGTNGf第3页法,但整体法虽然好,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最终还是要靠隔离法,所以,是整体法和隔离法综合运用。【例析2】课时训练3,T9: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黑柱和白胖用水平力5bFN、10cFN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1F、2F和3F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三个力分别是多大?【例析3】如图所示,四块相同的木块A、B、C、D在水平方向上被夹在两木板之间静止不动。每个木块重力都是G,则木块C和D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B和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课堂小结】①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②整体法和隔离法初步。作业布置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下节课预习内容教后感领导查阅CABbFcFABCD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教案3.3摩擦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