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PhysicsOlympiad简称IPhO)①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②几乎每年一届,参赛国逐年增加,每国代表不超过5人。③中国参赛始于1986年的第十七届,此后未间断,成绩一直辉煌。④1994年第二十五届,首次在中国(北京)承办。⑤考试内容:笔试和试验各5小时,分两天进行,满分各为30分和20分。成绩最佳者记100%,积分在90%以上者获金奖,78%~89者获银奖,65~77%者获铜奖。2、国家(ChinesePhysicsOlympiad简称CPhO)①1984年以前,中学物理竞赛经常举行,但被冠以各种名称,无论是组织,还是考纲、知识体系都谈不上规范。②1984年开始第一届CPhO,此后每学年举办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和决赛。在校高中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报名。凡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均在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参加预赛。预赛(笔试)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各地方竞赛委员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预赛满分为200分,竞赛时间为3小时。地方竞委会不得组织其它考试来确定学生参加预赛的资格。•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题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理论考试满分为160分,时间为3小时。各地方竞委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复赛实验由地方竞委会命题和评定成绩,满分为40分,实验时间为3小时。复赛实验的日期、地点和组织办法由各地方竞委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参加复赛的学生由地方竞委会根据决赛成绩确定。参加复赛理论考试的人数不得少于本赛区一等奖名额的5倍。参加复试实验考试人数不得少于本赛区一等奖名额的的1.2倍。考试时间:初赛:每年九月第一个星期天考试。全国命题,各市、县组考,市统一阅卷,选前30名(左右)参加(全省)复赛。复赛:九月下旬考试。全省命题,各省组织。理论考试前20名参加试验考试,取理论、试验考试总分前10名者参加省集训队。集训队成员经短期培训后推荐3~7名参加(全国)决赛。决赛:全国统一组织。按成绩挑选15~25名参加国家集训队,到有关大学强化训练,最后从中选拔5名优秀队员参加IPhO。二、知识体系•1、高中物理的三档要求:一般要求(会考)→高考要求→竞赛要求。•2、竞赛知识的特点:①初赛——对高中物理基础融会贯通,更注重物理方法的运用;②复赛——知识点更多,对数学工具的运用更深入。3、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中学物理全部知识、少量的大学物理知识和必要的数学知识。其中大学物理知识主要有:斜抛运动;非惯性参照系;均匀球壳对球壳内外质点的引力公式、开普勒定律、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弹簧的弹性势能;谐振动方程[x=Acos(ω+a)]、位相;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热膨胀;点电荷的电势公式,均匀带电球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电容器的连接、电介质的极化、电桥、补偿电路;纯电感、纯电容电路.必要的数学知识有:中学阶段全部的初等数学(含解析几何)、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3、教法贯彻•①高一:针对“高考要求”,进度尽量超前高一新课,知识点只做有限添加。目标瞄准初赛过关。•②高二:针对“竞赛要求”,瞄准复赛难度。高二知识一步到位,高一知识做短暂的回顾与加深。•③复赛对象在约15天的时间内模拟考试,进行考法训练。•4、常用方法:对称法、等效替代法、叠加法、微元法、割补法、类比法、解析、推理、归纳法,等等。高中物理竞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能在透彻分析物理过程(尤其是对陌生的物理情境)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模型,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以达到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其中,就建立科学模型和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而言,后者难于前者,即使对指导教师来说,为科学模型选择一个符合题目物理情境的解题方法也是一件很难的事。•4、教材范本:龚霞玲主编《奥林匹克物理思维训练教材》,知识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推荐典型参考书目——•(1)孙尚礼毛瑾主编《高中物理奥林匹克基础知识及题解》(上、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2)张大同主编《通向金牌之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逐年更新);•(3)湖南省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物理分会编《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4)湖南省奥林匹克委员会物理分会、湖南省物理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编《新编物理奥林匹克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5)舒幼生主编《高中物理竞赛培优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6)《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解题方法大全》主编陈海鸿•(7)《高考奥赛全程对接》机械工业出版社。辅导内容:•1、物体的平衡2、运动学•3、动力学4、功和能•5、冲量和动量6、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7、振动和波物体的平衡8、物体的性质•9、热力学第一定律10、静电学11、稳恒电流12、磁场13、交流电与电磁波14、几何光学15、物理光学16、原子物理17、实验18、相对论初步19、真题模拟大题22届23届24届一其它知识(10分)力学(2小题,简单,20分)两部分:(1)其它知识,12分(2)简单知识(天体运动作图、自感,13分)二力学(平衡问题,简单,17分)光学(透镜折射、作图,20分)力学(圆周运动,25分)三光学(反射、作图,18分)电场(简单,20分)热学(25分)四原子物理(跃迁、光电效应方程等,20分)热学(20分)电磁综合(25分)五力学综合(碰撞,一般难度,25分)原子物理(20分)电磁综合(25分)六热学(气态方程、热力学定律、内能计算,25分)电磁综合(25分)磁场中的运动(25分)七电路(简化与分析,25分)磁场中运动(25分)光学(反射、折射、作图,25分)八力学综合(转动问题,30分)力学综合(转动问题,25分)力学综合(较难,25分)九电磁综合(电磁感应、能量守恒等,30分)力学综合(天体运动,25分)•2、试卷特点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1)尽管每年各部分知识点分值略有变化,但力学、电磁学在试卷中占比例一直最高,是重中之重。其它如热学、光学每年都必有一题。(2)热学所涉及知识在高中物理课本中基本不作要求,应放弃。光学所涉及的反射、折射知识高中物理课堂上学过大部分,只要把透镜、面镜成像作图的知识掌握,光学题可拿满分。原子物理知识也经常命题考察,这部分与玻尔理论、能量守恒知识结合较多,应给予关注。(3)预赛卷总题量有所减少,但小题数增多,其目的是降低难度.•三、预赛备考对策:•(1)做预赛卷不能求全,而是要把会做的简单题、中档题做对。一般的,像简单的力学题、电场题、电路题、磁(电)场中的运动、光学作图题应力求拿全分,像原子物理、一般的综合题应力求步骤分,看都看不懂的综合题大胆抛弃。•(2)要掌握微元法、图象法的应用。•(3)要重视对答案的分析,通常要分情况讨论。•(4)奥赛题计算量通常较大,用计算器计算一定细心,做到准确无误。答案正确很重要,虽说是按步骤给分,但答案错即使步骤对也往往吃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2006年2月修订版。C:\DocumentsandSettings\Owner\桌面\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2006年2月修订版.doc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8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