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复习课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归纳】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能源中和热的测定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热的计算(3)在化学反应中,与这两个过程所吸收和放出的能量,因此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考点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能量,化学键的正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在25°C和101kPa下,断开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与生成1mol相同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吸收放出断裂和形成相等断裂旧键形成新键不相等能量变化考点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判断方法:比较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当∑E(反应物)>∑E(生成物)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当∑E(反应物)<∑E(生成物)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热436kJ②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热243kJ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热431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1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1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1√2.4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自主体验1.(2011年辽宁抚顺高二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C、D3、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C考点3:反应热和焓变1.对反应热和焓变的认识(1)、概念(2)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故规定△H为“-”,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要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故规定△H为“+”(3)△H的单位为kJ/mol.(4)△H有正负之分。因此比较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类似数学上正负数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热量多少,则只比较数值大小.1.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H1、△H2表示,关系正确的是①H2(g)+1/2O2(g)=H2O(l)△H1=-Q1kJ/mol②2H2(g)+O2(g)=2H2O(l)△H2=-Q2kJ/mol(A)Q1Q2(B)2Q1=Q2(C)2Q1Q2(D)Q1=Q2B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06江苏高考题)①C(s)+O2(g)=CO2(g);△H1C(s)+1/2O2(g)=CO(g);△H2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③H2(g)+1/2O2(g)=H2O(g);△H5H2(g)+1/2O2(g)=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C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白磷,s)+5O2(g)====2P2O5(s);△H1===-akJ/mol4P(红磷,s)+5O2(g)====2P2O5(s);△H2===-b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a<bB.a=bC.a>bD.无法确定C考点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在多少度,多少千帕;如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s),液体(l),气体(g);不用↑和↓(因已注明状态)。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4、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H为多少“+”或“一”kJ/mol。5、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C2、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H=+242kJ·mol-1B.2H2(g)+O2(g)===2H2O(l)△H=-484kJ·mol-1C.H2(g)+1/2O2(g)====H2O(g)△H=+242kJ·mol-1D.2H2(g)+O2(g)===2H2O(g)△H=+484kJ·mol-1A3.(2003年江苏高考题)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18(1)+25/2O2(g)=8CO2(g)+9H2O(g)ΔH=-48.40kJ·mol-1(B)C8H18(1)+25/2O2(g)=8CO2(g)+9H2O(1)ΔH=-5518kJ·mol-1(C)C8H18(1)+25/2O2(g)=8CO2(g)+9H2O(1)ΔH=+5518kJ·mol-1(D)C8H18(1)+25/2O2(g)=8CO2(g)+9H2O(1)ΔH=-48.40kJ·mol-1B4、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13/2O2(g)==4CO2(g)+5H2O(g)的△H为:A.+8Qmol·kJ-1B.+16Qmol·kJ-1C.-8Qmol·kJ-1D.-16Qmol·kJ-1D考点5:燃烧热、能源(2)燃烧热一般是实验测得,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如未注明条件,则指25℃和101.3kPa时热量),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1)概念(3)定义1mol物质指1mol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4)定义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则指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后变为最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g)H2-H2O(l),P-P2O5(s)S-SO2(g)(5)燃烧热是以1mol可燃物为标准进行测量的,因此书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其他物质的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2014·广东执信中学高二期中考)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CH4(g)+2O2(g)===CO2(g)+2H2O(g)ΔH=-802kJ/mol,甲烷的燃烧热为802kJ/mol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比生成H2O(l)放出的热量少C.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D.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ΔH0BD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A、CH4(g)+3/2O2(g)=2H2O(l)+CO(g)△H1B、S(g)+3/2O2(g)=SO3(s)△H2C、C6H12O6(s)+6O2(g)=6CO2(g)+6H2O(l)△H3D、2CO(g)+O2(g)=2CO2(g)△H4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94kJ,则反应H2(g)+1/2O2(g)==H2O(l)△H=_______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kJ/molH2(g)+1/2O2(g)==H2O(g);△H=-241.8kJ/mol-285.8285.8√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H2O时释放的热量称中和热。数值: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时△H=-57.3kJ/mol弱酸与弱碱电离是要吸收热量的,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的中和热<57.3kJ/mol21[练习]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偏小2.实验室进行中和热的测定的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外,其他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A.0.50mol/L盐酸,0.50mol/LNaOH溶液,100mL量筒1个B.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100mL量筒2个C.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50mL量筒1个D.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50mL量筒2个D5、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问题探究不能。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概念辨析2、若将1L1mol/L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H1>△H3>△H23.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lmol水时放热57.3kJB.含lmol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中和后,放热为57.3kJC.1L0.lmol/LCH3COOH与1L0.lmol/L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5.73kJD.1L0.lmol/LHNO3与1L0.lmol/L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为5.73kJD自主体验4.(2011年河北石家庄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在25℃、1
本文标题: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49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