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高等教育--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绪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经历了哪些重要变化?(1)中国史学理论起步于二十世纪初。翻译外国史学概论性著作。史学界出现了许多历史学的概论性著作,甚至成为教材。其发展达到第一次高潮。(2)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史学概论大发展。百家争鸣,成果众多。如李大钊《史学要论》,徐敬修《史学常识》等等。研究紧跟国际学术潮流。跟国外学术界关系紧密。史学界对于史学的学科性质形成了不同看法。这一时期的史学理论研究,还处在介绍转述的阶段,介绍多于探讨,沿袭多于创新。未能有充分深入的探讨。(3)五十到七十年代。1949年艾思奇的《从头学起——学习马列主义的初步方法》的发表,标志着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研究进入第二个阶段,掀起了一场从头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高潮。大约到了50年代中期,理论的学习逐渐转向理论的运用。史学理论研究者忙于批判各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各种史学理论,以及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历史学怎样才能成为一门科学”。然史学概论应该研讨史学自身的问题,有历史认识论的研究。直到“文2革”结束之后,学者们才普遍认识到此种研究的重要性,并最终付之于史学实践。(4)八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史学概论研究的复兴讨论的主要问题从历史哲学到史学概论。“文革”结束后,人们审视先前的各种争论,展开以“史学概论”为名义的讨论。对史学理论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目的。史学概论著述出版高潮。·研究模式第一种模式以李大钊《史学要论》为基础,再作进一步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化,代表者为苏双碧。历史唯物主义是史学理论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另一种是“拼盘”模式,这可以赵俪生、田昌五为代表。其核心部分仍然接近于第一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历史认识论模式,代表者为姜义华、曹伯言。前两种模式更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范例演示;这一种模式则是强调要用利用现代思维科学与现代科学方法的丰硕成果,对史学研究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所取得的共识其一,无论是马克思本人,还是其他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或穷尽使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的工作。其二,我们需要展开的是“对史学的理论研究”,而历史唯物主义不能代替史学理论的研究。一旦这些观念获得史学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史学理论研究的迷茫而3无方向的年代随之结束。(5)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历史认识研究的深化1.学术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第一,有关史家主体的剖析,包括史家主体意识,历史研究中的主体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等。第二,历史认识客体的研究,包括历史与历史认识客体的区分、历史认识对象的特点与历史认识的结构、以及历史认识的复杂性和认识结果的相对性;第三,有关历史认识的一般过程和层次,包括事实性认识及其客观性,历史学中的解释、历史研究中的概括和普遍性命题、历史学中的价值认识;第四,历史知识的性质及其检验,包括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认识的真理界定、历史认识的检验及其方式等。2.成就与不足找回了属于历史学自己的理论文章,而不是“大批判式”、或“社论式”的文章。史学要比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活动更为复杂,她与自然科学相对单一的认识形式和知识成果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而借助一般认识论的考察视角和体系框架,将历史认识活动的划分成不同层面,对不同的历史认识形式和知识性质分别加以研究,对于理解历史学的本性特质仍有相当的价值。然而,此种研究模式仍缺乏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它想论证的仍然是4“历史学怎样才能成为一门科学”,而不是“历史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科学”。预设前提未能冲破,问题意识未能转换,结果使得一些极有深度的历史认识论研究,一些对历史认识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层剖析的论文,仍没有触及历史学的本质特性问题。(6)九十年代以来史学理论研究的再定向从剖析史学向反思史学的过渡:何庞之争(1)何兆武先生把历史学分为历史学Ⅰ与历史学Ⅱ两个层面,他认为,历史学Ⅰ是科学的,而历史学Ⅱ则是人文的,是在科学之外的。历史学Ⅰ就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历史学Ⅱ则是对历史学Ⅰ的理解或诠释。何先生认为,历史学Ⅱ包括两个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二者的综合就成为历史理性。次年,庞卓恒先生也发表了《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一文(下文简称“庞文”),对“何文”的观点提出了商榷。庞先生认为:尽管有不同的界定,科学的基本含义已渐趋一致,“那就是把科学视为从特殊现象求出一般规律的学问或知识体系”。因此,历史学的科学性主要不是体现在历史学上,而是体现在她对历史规律的概括总结上。问题一、怎样理解历史认识的主体?(一)广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5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就是现实的人类。除了那些还不能将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昨日之事与今日之事区分开来的婴幼儿之外,任何人,当他抱着某种目的或为某种需要所驱使去回顾以往、思索过去时,他就进入了一种历史认识活动,就成为一个历史认识的主体。这种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广泛而普遍地存在着的历史认识主体,可以称为广义的历史认识主体。历史认识的意义:根据历史认识安排自己的活动。(二)狭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1.对人类群体进行历史认识的必要性。历史认识就是使我们能够架设一座从过去通向现在的桥梁,促使人们不仅对今天的,而且对明天的任务有所了解。一个群体的现实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有效性,取决于他们对自身历史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刻性。2.狭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的内涵与外延。在人类群体中,在广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的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专门关心和记忆群体历史的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可以称为狭义的历史认识主体。(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表现方式:普通人的历史认识是自发的、散漫的、不成系统的;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自觉地、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所获取的历史认识是深刻而系统的。62研究内容单个人的生活实践是狭隘的,他只记忆他自己和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和事的历史;历史研究者则有必要对这些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保持必要的关注。3专业深度:普通人不需要有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只要生活在社会中,社会自会教给他如何记忆自己的历史和与自己直接相关的群体的历史;历史研究者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须经过专门教育和培养,接受一定的技能训练联系:广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是狭义的历史认识的主体的社会基础。前者的状况、水平和性质,大体规定和制约了后者的状况和水平;而后者的认识成果能否为她的同胞所接受,并影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一面取决于这种认识的深刻程度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前者的状况和水平问题二、历史认识的客体包含哪几个层次?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1)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2)作为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3)隐藏在历史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问题三、历史认识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一、历史认识的第一层次及其与现实活动之间的关系7一般来说,人们不是出自无缘无故的好奇心的驱使去认识和研究历史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某种困惑或需要,驱使他们到历史中去寻求答案,才去认识和研究历史。在历史认识的开始阶段,社会历史观的制导主要表现在促进认识主体确定历史认识的主题和主旨,提出可能的结论假设,从而确定搜集史料和史实的方向和范围第二,他从现实社会中感受到他觉得特别需要从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的某些领域或问题,从而初步确定他要着手研究的领域或课题,甚至形成某种极初步的假设。二、历史研究的第二层次:对作为历史原型客体的遗存体的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考辨,弄清有关的史实。史料和史实考辨的得失,不仅受到社会历史观的制约,同时还取决于史料搜集是否充分,考辨方法是否科学、严谨,史料和史实考辨的结果,往往会促使研究者不断改变或修正原有的初步性或假设性的历史认识。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往往通过对史料和史实的考辨,形成全新的历史见解,以极大的学术勇气,对原有的认识加以否定,甚至突破原有的立场和社会历史观的局限,把整个历史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三、历史研究的第三个层次:史料和史实,不可能自己标明自身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历史认识主体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或观念框架,对那些史料、史实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加以理解和阐释,做出因果判断或价值判断,才能8最终形成对某个历史现象或过程及其内在关系形成整体性认识。这种认识与客观历史真相是否吻合,或在多大程度上吻合,既取决于研究者所掌握的史料、史实的充分、可靠的程度,也取决于社会历史观的正确或谬误的程度。三个层次的认识的关系1.这三个层次的认识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互相交错的;认识顺序也不一定全都是从第一个层次依次推移到第三个层次。2.就每个具体的研究者而言,每位学者的研究重心也不尽相同。3.社会历史观对每个层次的研究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只要是认真的、严肃的研究,总会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问题四、什么是历史认识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影响历史认识真理性相对性的因素有哪些?(一)内涵历史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第一,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对认识客体的反映总是近似的、不完全的,这是它的相对性;但是,近似的和不完全的反映又包含了不依赖反映者为转移的客观性内容,这是它的绝对性。第二,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相对于某一个具体限定的范围和条件来说,它是完满的和确定的,这是它的绝对性;一旦改变了具体限定的范围和条件,它的完满性和确定性就变成了不完满和不确定。9如“拿破仑死于1821年5月5日”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第三,按人的思维本性和认识能力来说,可以从无限多样的历史客体获得客观性的内容,这是它的绝对性;从思维的个别实现和每次实现来说,只能通过对有限的、暂时的历史客体的认识有条件地获得客观性的内容,这是它的相对性。历史认识真理绝对性、相对性的成因(二)历史认识真理绝对性、相对性的成因1.客体方面的原因(1)历史客体的异常复杂性历史认识的客体比人类其他学科的认识对象更为复杂。一方面它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服从于一定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这种运动过程和规律又不同于自然界的那种盲目的、不自觉的相互作用。(2)历史认识的客体具有强烈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不重复性。易验证。(3)非直观性历史认识的原型客体本身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之中,不能为人们直接观察,历史认识主体只能借助于它在现实中留存的各种遗物、遗迹或文字资料去认识它的原型。史料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局限着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2.历史主体存在的问题。(1)历史观的偏差。(2)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3)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10(4)研究者能力水平的局限第二章历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一、顾颉刚先生及其“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观顾颉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这份信里说的,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物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第二,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最早的状况。我们既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不立一真,惟求流变。问题二、在历史认识真实性与客观性的问题上,客观主义史学与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史学有什么不同看法?各自存在什么合理性?又存在什么局限性?11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殊途同归1.两者都以一种完全、彻底的尺度来衡量历史认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客观主义史学:真实性就是认识与对象的完全同一,不仅可以完全、彻底地认识历史事实,而且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产生终极的历史学。相对主义史学:这种真实性不可能彻底实现,历史认识领域无真实性可言。问题的症结:不能很好地处理认识的客观性与事实存在意义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2.客观主义史学理念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2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