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省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全市统考期末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全市统考期末语文试卷2016.01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请将所有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打磨或打磨过了又随着光阴的▲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色。那些书油墨都很▲,很清新。它的有些灰旧的沉默的色泽和铅字,太与内容▲,太至情至美地和谐了。A.流失纯正浑然一体B.流失香纯水乳交融C.流逝香纯浑然一体D.流逝纯正水乳交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互联网+”不仅推动了农产品供需两方直接对接,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渐渐地、深刻地改变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质量。B.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C.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距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D.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3分)(▲)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所以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①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②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③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④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⑤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⑥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A.①⑥④③⑤②B.③⑤②①⑥④C.③⑤④①⑥②D.①⑥②③⑤④5.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B.欧·亨利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其小说结尾出乎意料,合乎情理,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的“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而“传”指史书中的人物传记,如《陈涉世家》。D.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阿房宫赋》一文借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晚唐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二、文言文阅读(20分)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智力:智慧和力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没有必要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没有音信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往,赴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因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接近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厥:其,代词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善属文。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时长安有罗尊师者,深于相术。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每与尊师接谈,常自大以沮之。及累遭黜落,不得已始往问焉.。尊师笑曰:“贫道知之久矣,但以吾子..决在一第,未可与语。今日之事,贫道敢有所隐乎!且吾子之于一第也,贫道观之,虽首冠群英,亦不过簿尉尔。若能罢举,东归霸国以求用,则必富且贵矣。两途吾子宜自择之。”隐懵然不知所措者数日。邻居有卖饭媪,见隐惊曰:“何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隐谓知之,因尽以尊师之言告之。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罗隐,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隐闻之释然,遂归钱塘。(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有删改)时钱尚父镇东南。隐进谒,投素作。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遂为掌书记。镠爱其才,未几,奏授著作郎。镠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隐忽来谒,女从帘后窥见迂寝之状,自是绝不咏其诗。(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及朱温篡唐,隐说鏐举兵伐梁。曰:“虽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奈何交臂事贼,为千古羞?”鏐始以隐不遇于唐,必有怨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又以诗寿鏐有曰:“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则知隐虽在吴越,心实在唐,惓惓不忘也。(节选自《咸淳临安志·人物列传》,有删改)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恃:拥有B.但以吾子..决在一第,未可与语吾子:您C.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辟:征召D.表奏,将鹰犬..我矣鹰犬:把……当成鹰犬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得已始往问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B.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C.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D.不如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尊师精通看相的方术,认为罗隐即使在科举考试中力压群英,也只不过做个主簿和县尉这样的小官,不如东投地方势力,可以求得富贵。B.邻居卖饭老太早就知道罗隐内心的痛苦,她开导罗隐,天下没有谁不知他的名声,不要过于迷恋科举考试,并诚恳地劝他尽早求取富贵。C.罗隐为钱鏐改写奏表,显示了他的才华。他获得女性的仰慕,宰相之女为他神魂颠倒,但见到他之后,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吟咏他的诗。D.罗隐虽然投靠了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的钱鏐并得到其的赏识,但始终心在唐王朝。劝钱鏐举兵伐梁和为钱鏐祝寿而写的诗句显露了他的心迹。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分)(《劝学》)译文:▲(2)何辞色之沮丧如此?莫有不决之事否?(2分)译文:▲(3)虽不能用,心甚义之,荐表之为吴越给事中。(3分)译文:▲三、古诗词鉴赏(8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1)词赋予了“青山”以人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2分)答:▲(2)请简要谈谈你对“岁晚太寒生”一句中“寒”字的理解。(2分)答:▲(3)最后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元嘉草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五、名著阅读题(10分)1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李纨带领众人在芦雪庭(一作“庵”)里依题即景联句。李纨以“一夜北风紧”句开了个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B.《边城》三到六章(课文节选部分)在叙述角度上采用“全知视觉”,通过作者“无所不知“的叙述,让我们了解翠翠生活的环境和故事。C.《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后返回港口的几天里,带了足够的面包,所缺少的是淡水。D.《边城》中的翠翠聪明、美丽、乖巧、淳朴、善良;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小节;傩送不爱说话,聪明而多情。E.《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后托梦给凤姐,赠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预示了红楼女儿的不幸命运。14.《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中“赚”是什么意思?是谁将“尤娘赚入大观园”?请结合本回情节概括“赚”的过程和结局。(5分)答:▲六、课内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节选自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15.第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6.“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土坑“漫长等待的”到底是什么?(2分)答:▲17.最后一段中“虚无之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作者回家的脚步踏上的是虚无之途?(3分)答:▲七、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远与近(美)托马斯·沃尔夫①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从铁路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有一架葡萄棚,到了八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这一切,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②二十多年来,每天下午两点多,两个城市间的特快列车要在镇上附近暂停一下。列车驶近小屋,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③司机多年操劳,已白发苍苍。他驾驶列车横贯大地已上万次。他曾四次在他面前的铁轨上看到可怕的悲剧所凝聚的小点,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火车头前的恐怖的阴影:一辆满载小孩的轻便马车和一排密密惊惶失措的小脸;一辆廉价
本文标题:江苏省苏州市高一第一学期全市统考期末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3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