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陈华德教授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总结
陈华德教授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总结马慧芳1陈华德2(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2.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摘要]陈华德教授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30余载,勤读古籍,谙熟针法,学验具丰,在治疗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在眩晕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疗效确切。在具体治疗中,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明确病候与证候,采取辨病、辩证取穴与随证取穴相结合的方法。他指出只有辨病与辩证有机的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关键词]陈华德;眩晕;临床经验;眩晕并非一种疾病,而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日益增高,老年人50%~60%有眩晕症,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1]。现代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眩晕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越来越年轻化,“眩晕病”的突发性、高复发性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也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困扰。导师陈华德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耳尖穴和百会穴治疗眩晕有很好的疗效,兹将导师对眩晕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眩是患者自觉视物发黑,或眼花;晕是头晕头眩,即视物旋转,以致站立不稳等。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常见阵发性眩晕、持续性眩晕、间断性眩晕、一过性眩晕,甚则头晕目眩,伴恶心、呕吐、耳鸣,或兼见头痛、头胀、头目不清、头目昏沉等临床表现。眩晕一症,病因病机复杂,《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提出了眩晕病名。《景岳全书·眩晕》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尔。”强调了“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李东垣《兰室秘藏》载“恶心、呕吐、不食、眼黑发眩、目不能开,如在风云中···”即是脾胃气虚,痰浊上犯眩晕。《费绳甫医话医案》[2]:“坎之为象,一阳居二阴之中。肾阴久亏则头眩耳鸣,诸症作矣,指出了肾与眩晕的关系密切。《气交变大论》[3]“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泻食减,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说明眩晕与气候关系密切。今年为壬辰年,壬辰年为木运太过之年,这一年的司天之气辰戌太阳寒水生太过之木,致使风气大行。其发病多累及肝、胆、脾、肺等脏腑,易患眩晕、胁痛、飧泄、痹症等病。自内经认为眩晕病机为风与虚到张仲景提出痰饮致眩后,病因病机逐渐复杂化,主要在于风、火、痰、虚四个方面,脏腑涉及肝脾肾者多,虚实夹杂,单一病因者少。因此在治疗中要审因论治,以求得更好疗效。2治疗思路与方法眩晕病因病机复杂,陈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个体差异因时因地制宜,注重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对于眩晕实证陈老师根据“血实宜诀之”、“菀陈则除之”和“泻热出血”的治疗原则,采取我国古代传统医学“刺络放血”的基本原理,并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实了耳尖放血疗法治疗肝阳上抗型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耳尖放血疗法具有消炎、退热、降压、镇静、止痛、抗过敏、止晕、清脑、明目、消肿的作用。操作方法和要点为: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然后常规消毒穴位,左手固定耳廓顶端,右手持消毒的采血针、注射针头或三棱针等刺血用具,对准耳尖穴快速准确的刺入约2毫米深。而后用双手拇、食指轻压针眼周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情况放血5~10滴,完毕后再常规消毒针口。一般采用单耳、两耳交替刺血,重者可用双耳同时施治。视病情轻重行此疗法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对于眩晕虚证陈华德教授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眩晕乃人体上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脑,精气受阻,脑失所养。百会为督脉经穴,可调一身之阴阳气血,振奋阳气,疏通经络,清窍除眩,为治疗眩晕的要穴。正如《胜玉歌》云:“头痛眩晕百会好”。百会穴为百脉之宗,诸阳之会,长留针对穴位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刺激,可静以候气,使“气至病所”,升举一身清阳之气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更能激发经气,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又因其对神经活动是良性刺激,保持了良好的刺激状态,提高了神经冲动的敏感性,有利于经气的激发,达到了有效的刺激量,从而提高了疗效。操作要点为:选定百会穴消毒后,采用1.5寸一次性无菌毫针,顺着督脉循行的方向,将针尖与头皮呈15°~30°夹角快速将针刺入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疏松组织时,指下阻力减小,使针体平卧与头皮平行,刺入35mm左右,得气后将针柄从距离针根5mm处剪断。留针24h后取针,消毒针口,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以防出血。留针期间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起居,安全简便。3验案举例患者顾某,男,52岁,2011年3月初诊。主诉:反复头晕头痛一年余,加重1个月。病史: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高血压病史2年。近期因工作繁忙症状加重,就诊时头晕头痛,胀痛明显,面红目赤,烦躁易怒,不思饮食,伴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细数。BP:160/95mmHg。证属肝阳上亢型眩晕,于是行耳尖放血疗法,在两侧耳尖各放血十滴后,患者诉头胀痛症状有明显缓解,随后根据辨证取穴配合体针头皮针疗法,半小时后再测血压已降至145/90mmHg。患者隔日复诊时,自述针后头晕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较佳。依上法再针7次左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已基本调节到正常范围。并辅以平肝潜阳的中药以善其后,半年后未再复发。4体会眩晕病因复杂,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具有持续性特点,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疑难症。西医对眩晕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单一,服药时间长,不能对其它症状兼顾治疗,而针灸中药能够整体调治,综合治疗。陈教授在临床中细心研察指出辨病有助于辩证,而辩证使辨病更为具体,耳尖放血和百会长留针法正是通过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对症施法,而且在临床中应用更具简便性和实用性,配合针灸与中药疗法,效果更佳。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由肝火过旺引起的眩晕头痛较常见,今年运气中木运太过,容易患眩晕中风等病,耳尖放血这一简便疗法在临床和生活中经济实用,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参考文献】[1]陈春林,张仲达.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04)[2]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04)[3]方驰华,苏仲和.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10)[4]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02)[5]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01)[6]欧阳振波,张仲达,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06)[7]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2)[8]张绍祥.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01)[9]高成杰,张仲达,裴强,徐达传.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01)[10]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解剖学杂志(03)[11]续靖宁,邓晓红.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右江医学.2009(02)[12]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张仲达,胡群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0(31)[13]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河北医药.(24)[14]林丽珍,杨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1)[15]狄海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1(09)[16]张仲达,杨彦,杨伟文.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09)[17]马丽,叶新红,张文静.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04)[18]冯妍,刘蒙娜,赵兰娣.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8)[19]易媛媛,其木格,张仲达.1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02)[20]杨宏兰.非洲妇产科的特点和临床工作体会[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8(04)
本文标题:陈华德教授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3457 .html